商山四皓,简称“四皓”,隐士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四人,因避秦乱世而隐居商山,采芝充饥,四人年皆八十多岁,须眉皓白,世称为商山四皓、南山四皓。

颐和园长廊彩绘: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

介绍 编辑

世家索隐引《陈留志》云:“园公姓庾,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曰夏黄公。甪里先生,河内轵人,太伯之后,姓周名术,字元道,京师号曰霸上先生,一曰甪里先生”。

传说这四人是秦始皇秦朝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其职掌有三: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后四皓先生因见秦政暴虐,隐居商山,过着“岩居穴处,紫芝疗饥”的生活[1]

汉代立国以后,刘邦一直想要网罗德高望重的四人,但却被拒绝。他们过著清贫而安乐的生活,写《紫芝歌》以明志。

后来刘邦宠幸戚夫人,打算贬吕后之子刘盈,另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太子,吕后急找张良商量,张良教太子以卑词厚礼请出商山四皓,并将四人奉为太子上宾。

当刘邦看到太子身后有四皓陪同便问道:“我多次召请诸公,避而不见,今诸公何以随我儿相处。”四皓答道:“陛下轻视士人,动辄训斥责骂,臣等不愿受辱,逃匿深山。听闻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人莫不引颈乐为太子效力,故臣等前来。”刘邦得知太子“羽翼已成”,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因此召来戚夫人并指著四皓说:“我打算换太子,但他们四人辅佐太子,羽翼已成,很难改动了。吕后以后真的是你主子了。”(《史记·留侯世家》)

不久刘邦去世,太子刘盈登皇位,是为汉惠帝。惠帝要封四皓为官,但是四皓谢而不受,重回商山隐居,卒于商洛,葬于商山脚下(今陕西丹凤县的商镇),隔丹江互望,汉惠帝闻讯令三千御林军每人自长安携土十斤去商山为四皓墓培土,又在商州城南高车为四皓建庙建祠,以表彰四皓避秦安汉之功。后人仰慕四皓的才学风骨,为其修墓建庙,留下了大量的碑刻。“四皓古陵冲北斗”为商州八景之一。唐人许浑题诗:“峨峨商岭采芝人,雪顶霜髯虎豹茵。山酒一壶歌一曲,汉家天子忌功臣。避秦安汉出蓝关,松桂花阴满旧山。自是无人有归意,白云常在水潺潺。”

北宋淳化二年(991年),贬任商州团练副使的王禹偁为“商山四皓”撰写了《四皓庙碑·易》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惟圣人乎。先生避秦,知亡也;安刘,知存也;应孝惠之聘,知进也;拒高祖之命,知退也。四者俱备,而正在其中矣。”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黄慎有《商山四皓图》。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取商山四皓之事。[2]

注释 编辑

  1. ^ 皇甫谧《高士传》载,四皓见秦政虐,乃逃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之肆志。’乃共入商洛山。
  2. ^ 《考异》:“高祖刚猛伉厉,非畏缙绅讥议者也。但以大臣皆不肯从,恐身后赵王不能独立,故不为耳。若决意欲废太子立如意,不顾义理,以留侯之久故亲信,犹云非口舌所能争,岂山林四叟片言所能尼其事哉?借使四叟实能尼其事,不过污高祖数寸之刃耳。何至悲歌,云‘羽翼已成?矰缴安施’乎?若四叟实能制高祖使不敢废太子,是留侯为子立党以制其父也,留侯岂肯为哉?此特辩子欲夸大四叟之事故云然,亦犹苏秦约六国从,秦兵不敢窥函谷关者十五年,鲁仲连折新垣衍,秦将闻之却军五十里耳。凡此之类,皆非事实。司马迁好奇,多爱而采之,今不取。”

参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