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侧带小公鱼

太平洋侧带小公鱼学名Stolephorus punctifer)俗名魩仔,为辐鳍鱼纲鲱形目鲱亚目鳀科的其中一

太平洋侧带小公鱼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鲱形目 Clupeiformes
科: 鳀科 Engraulidae
属: 侧带小公鱼属 Stolephorus
种:
太平洋侧带小公鱼 S. punctifer
二名法
Stolephorus punctifer
Fowler, 1938[2]
异名
  • Stolephorus buccaneeri
    Strasburg, 1960
  • Stolephorus buccaneri
    Strasburg, 1960
  • Stolephorus punctifer
    Fowler, 1938

分布 编辑

本鱼广泛分布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东非马达加斯加红海波斯湾毛里求斯塞舌尔群岛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湾安达曼海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中国沿岸、台湾日本韩国新几内亚澳洲北部等海域。

深度 编辑

水深0至20米。

特征 编辑

本鱼体型侧扁,呈透明状,主上颌骨末端截平,向后延长但不达前鳃盖骨前缘,鼻尖较钝。背鳍软条12至15枚;臀鳍软条14至17枚。体长可达13公分。

生态 编辑

本鱼成群在内湾、沿岸游动,以浮游生物为食。

经济利用 编辑

鱼肉多水分易糜烂,多煮熟后出售,炒食甚美味。

参考文献 编辑

  1.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5-4. <www.iucnredlist.org>. Downloaded on 18 June 2016.
  2.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棘小公鱼.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