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修辞手法的一种,援用名人的话,或名人的事、物、诗文、典故、寓言成语俗语格言谚语等,来支持作者的立场,以达到证明和加强自己所说的理论,让文章的内容更为充实[1]。引用是一种诉诸权威或大众的修辞法。利用一般人对于权威的崇拜及大众意见的尊重,以借此加强言论的真实性、说理性、表现力及说服力,借此收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除此之外,引用修辞还有节省文辞的功能,因为引用前人千锤百炼的文字,或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言,胜过自己用十倍篇幅所能表达言论的效果[2]。引用修辞依内容来源的出处分类,可以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3]

明引

编辑

明白告知读者所引的话出自何处,称为“明引”。例如:

  • “爱迪生说:‘成功是靠一分天才,九十九分的努力。但是有时候那一分天才,比九十九分努力还要重要。’表示出天才般的天赋有多重要。”
  •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李文炤勤训》)
  • “宋代欧阳修则云:‘最佳读书时间,乃为三上:即枕上、马上、厕上。’”(刘真《论读书》)
  • 曾文正公说:‘作人从早起起。’因为这是每人每日所做的第一件。”(梁实秋《早起》)
  • “耶稣说:‘凡去寻找自己生命的人必将失去它’这是生命中的一个吊诡。”(王溢嘉《生命因付出而充实》)
  • “古人说:‘人在画图中’,实在不错。”(吴敬梓儒林外史王冕的少年时代》)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引用修辭. [2016-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2. ^ 引用修辭法介紹. [2016-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2). 
  3. ^ 修辞宝典----引用修辞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