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剧
概述
编辑它来源于彝族古老的说唱艺术,并融汇了滇剧、花灯戏等地方剧种。彝剧音乐由彝族流行的山歌小调、舞曲和乐器形成唱腔,称为山歌体[2]。表演采用“叠脚”等民族舞蹈的舞步、身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色彩。
彝剧表演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式,也没有严格的区分,最初是以模拟某些生活动作和动物特征的简单表演,后又从毕摩(彝族祭司)祭祀和唱《梅葛》的动作、声调、表情中吸收一些表演技巧,再从“打跳”中提取某些身段、步伐,变成节奏性和舞蹈性较强的表演技巧,发展为以歌、舞、乐、剧结合的表现形式,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点。主要代表剧目有《半夜羊叫》、《曼嫫与玛若》、《歌场两家亲》、《查德恩达》、《银锁》、《掌火人》等[3]。
1986年彝剧正式定名,主要流传在峨山、新平、元江等县彝族聚居地,也有小型节目演出。1989年,李长明编演的《外乡人》等剧目,从剧本、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都向戏曲化迈入,特别是《荞花又开》,以及1995年宋佳良等创作演出的《赶羊调》等剧目为主要代表。1985年楚雄州彝剧团参加云南省第二届民族戏剧汇演,演出了《银锁》、《蔑独尼闹店》(后改为《闹店》)、《跳歌场上》、《春荡彝山》4个彝剧。其中《闹店》剧本,曾被《剧本》月刊刊出,并在全国的民族题材戏剧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银奖[4]。
参考
编辑- ^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 大辞海 民族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12: 143. ISBN 978-7-5326-3821-5.
- ^ 冯骥才总主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代表性项目卷 上 The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Represental projects.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5.05: 456–458. ISBN 978-7-5059-9401-0.
- ^ 曲六乙编著.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 中 现当代篇 1911-2009.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4.12: 686. ISBN 978-7-5122-0521-5.
- ^ 钟廷雄主编. 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 A variorum of nationally inscribed minority intangible cultural legacies in China.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4.09: 236–237. ISBN 978-7-5660-0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