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泽柾

日本國新潟縣人

梅泽柾(日语:梅沢 柾/うめさわ まさ罗马化umesawa masa,1877年9月27日—1920年1月29日),日本国新潟县人,旧柳原藩平民出身,曾任日本陆军工兵特务曹长、退伍后来台湾转任警察,是蕃地相关土木建筑工程的专家。

梅泽柾
出生1877年9月27日 编辑维基数据
Noda 编辑维基数据
逝世1920年1月29日 编辑维基数据 (42岁)
花莲港厅 编辑维基数据
职业警察 编辑维基数据

从军经历 编辑

梅泽柾原籍日本国新潟县刈羽郡野田村大字野田270番地。目前尚不清楚梅泽柾从军前的经历,推测可能是在新潟当地接受基本教育。[1]

1897年6月10日从军,就读陆军教导团工兵科,1898年11月24日毕业,毕业后留在教导团内,配属工兵第九大队。1899年10月10日晋升陆军工兵一等军曹,陆军教导团在11月30日废止后,被改编至铁道大队。在铁道大队服役期间,梅泽柾修习通信学,1900年11月10日自要塞通讯学术科毕业。1902年10月15日派驻中国,调任清国驻屯军第九师团司令部,10月21日任北京通信所长,1903年9月15日任保线长。[2]

曾参与日俄战争,1907年5月20日升任工兵曹长,参与南山战役。同年7月10日调第九师团后备工兵第一中队,任特务曹长代理,参与旅顺会战,11月11日真除为工兵特务曹长,隶属第二军兵站监部。旅顺之役后,再参与奉天会战。日俄战争结束后,梅泽柾于1905年7月30日调第二军兵站电信队,11月30日因战功叙勋八等。1906年2月4日调工兵第一大队附,同年4月1日叙勋七等,1907年12月11日以赤羽根工兵队特务曹长身份退伍,时年30岁。[3]

来台参与理蕃 编辑

梅泽柾兼具野战工兵的土工、爆破、通信、轨道架设等专业技术,被台湾总督府秘书官大津麟平延揽到台湾担任警察。梅泽柾凭借土木、通信等专业知识,自1908至1920年间参与多次关键性的隘勇线前进、对原住民作战及山地道路兴建工程,被视为是蕃地工事设施专家。

担任嘱托时所参与的理蕃作战 编辑

梅泽柾自1908年1月9日出任台湾总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嘱托,从事“防蕃作业事务”。1909年5月兼任南投厅嘱托,1910至1911年间又于台湾总督府警察官及司狱官练习所嘱托讲师。

梅泽柾在担任嘱托期间所参与隘勇线前进作战与相关工程,条列如下:

  1. 内雾社隘勇线前进(1908—1909):1908年12月15日南投厅向雾社一带赛德克族领域发动隘勇线前进,将隘勇线推进到三角峰一带,梅泽柾为预备队成员。[4]1909年3月至5月参与隘勇线前进,指挥炮队。[5]
  2. 帽盒山隘勇线前进(1909):7至9月参与新竹桃园两厅六畜山、帽盒山隘勇线前进,指挥迫击炮队、勘查道路预定路线等。[6]
  3. 卡奥湾方面隘勇线前进(1910):5月下旬,由宜兰厅、桃园厅发动卡奥湾方面隘勇线前进,新竹厅方面亦派员参战。梅泽柾以台湾总督府蕃务本署嘱托身份投入宜兰厅方面的作战序列,于6月7日参与第三部队的搜索作业,[7]于6月9日指挥搬运工120人,自圆山本部河滩搬运三吋速射炮至芃芃第二高地炮台,6月11日梅泽柾率技术工赶赴芃芃第一高地构筑炮台,于炮台竣工、火炮运抵之际,50多名卡奥湾原住民来袭,梅泽柾及猪㑨宗次两嘱托即连发迫击炮、机枪予以击退。[8]7月2日梅泽柾被任命为特别作业队队长,率领巡查及日籍、台籍人夫,负责地雷埋设、木石爆破、筑路、架桥等,并协助勘查预定隘路、电流铁条网的路线。[9]

担任警察时所参与的理蕃作战 编辑

1910年7月22日台湾总督府解除梅泽柾的嘱托身份,改聘为桃园厅技手兼任台湾总督府技手,正式任官。同年9月17日,桃园厅依据‘台湾总督府警部警部补特别任用考试规程’相关规定,经铨叙将梅泽柾改为技手兼任警部,自此梅泽柾具备警察身份,11月17日梅泽柾再改任台湾总督府警部。[10]

梅泽柾在理蕃事业五年计划期间所参与隘勇线前进及对原住民作战,条列如下:

  1. 眉原隘勇线前进(1911):10月参与南投厅隘勇线前进警察部队,曾罹患疟疾。[11]
  2. 马里阔丸方面隘勇线前进(1912):10月2日起率领警察战斗部队及作业队,建置李崠山监督所炮台、乌来山炮台、马美山炮台等,另于12月13至17日间率领特别搜索队,负责开辟道路,修补电话线与电流铁条网,伐采射界,建筑房舍与防御工事等。[8]:868
  3. 基那吉方面讨伐作战(1913):率领作业队。 在总督佐久间左马太的命令下,位于李崠山最高点的李崠山隘勇监督所,由梅泽柾负责以铁线混凝土、红砖改造为永久性据点,[12]于1913年12月15日动工,即今日俗称“李崠山古堡”的新竹县定古迹尖石Tapung古堡
  4. 太鲁阁方面讨伐作战(1914):担任花莲港厅警察队巴督兰方面讨伐队辖下“梅泽作业队”队长,负责建设粮食弹药集积所及厂舍,架设铁线桥、电话及电流铁丝网,开辟木瓜溪畔道路(即1917—1918年开凿的横断道路、今称能高越岭道之前身)等。

开辟三大横断道路 编辑

太鲁阁战役结束后,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宣告平定台湾蕃地,理蕃事业五年计划正式结束。“蕃务本署”在1915年7月21日裁撤,总督府当局提早一步将蕃务本署辖下、包含梅泽柾在内的20名中高阶警察官安排至各地方政府任职,梅泽柾调任花莲港厅警部。[13]

梅泽柾带领花莲港厅警察作业队,着手修建横断中央山脉的蕃地道路,条列如下:

  1. 内太鲁阁道路工程(1914—1915):从太鲁阁峡口至塔比多(今天祥),1914年9月5日开工,1915年4月完工。
  2. 能高越道路东线工程(1917—1918):南投厅、花莲港厅于9月开始兴建“横断道路”,分别由西、东两端向中央山脉开路,花莲港厅由梅泽柾担任作业队长,率领警备队、工程队约500人进行筑路工程。横断道路东起初音(今花莲县吉安乡初英),沿木瓜溪北岸,经天长断崖,至南华山麓跨越中央山脉,于奇莱南峰天池一带与西段相接,长13日里(51公里),于1918年1月竣工。
  3. 八通关越道路东段第一期工程作业中因病殉职(1919—1920):1918年8月2日玉里支厅长松尾温尔及梅泽柾率领38人调查队,踏查八通关越道路预定线,翻越中央山脉主棱秀姑峦山,同月8日抵达南投厅境内。 八通关越道路东段第一期工程(玉里伊霍霍尔溪谷,全长约10里18町;41.2公里)由梅泽柾担任工程队长,1919年6月10日开工,1920年3月27日竣工。1920年1月22日梅泽柾在绿分遣所(今八通关越道路美拖利)罹患西班牙流感,后送花莲港医院但治疗无效,于29日病逝,得年42岁。[14]梅泽柾虽曾娶妻,但未育有子嗣,来台13年间大多在山地参与理蕃作战,病故时孑然一身。

著作及影响 编辑

《蕃地作业轨范》 编辑

梅泽柾将历年来在台湾山地的警戒、作战与土木工程经验,撰写成《蕃地作业轨范》[15]一书,此书是梅泽的遗作,也是他唯一流传于世的著作。本书于1919年3月完稿,于10月自费出版。全书分为12篇:筑垒、急造道路、轻便铁道、桥梁、寮舍、防御家屋、爆破、测图、电线路建设、电话、电信、信号;附录:电磁学、各国度量衡比较表等,共280页,含附图30余幅、附表300多项。

《蕃地作业轨范》是针对特定对象(在蕃地执勤的警察)、特定主题(蕃地相关作业)的专书,内容含括土工、土木建筑、通信、测量等传统战斗工兵的本职学科,以及二十世纪初期最新科技的电气、电磁等知识与技术。根植于从军时养成的工兵技能,梅泽柾在蕃地作业中最擅长的是开路、架桥等土工,他大多担任“作业队”或“工程队”队长,率领各级警察从事伐采、开路、架桥、筑寮、造堡、架线、埋雷等等隘勇线相关土木建筑事务,并开辟蕃地道路及附属设施。

《蕃地作业轨范》是目前仅见唯一针对蕃地相关作业的工具书,几乎可视为准官方版的规范或准则,该书第一刷被理蕃警察订购一千余本,推估当时约每6名理蕃警察中就有一人拥有此书。[16]

“山の亲分” 编辑

梅泽柾被称为“山の亲分”(山老大),[17]曾率领过为数众多的巡查、隘勇、警手及人夫等,他们以比拟亲子的主从关系彼此称呼“亲分”(Boss、老大、师傅等)、“干儿”等,关系十分紧密。这些下属们先后在各地方政府蕃地任职,将梅泽柾传授的土木建筑专业技术应用在理蕃事务上,就训练与传承来看,梅泽柾有其影响力。[16]

《梅泽掩堡五百圆》 编辑

理蕃五年计划期间,蕃地警察间流行一首名为《梅泽掩堡五百圆》的歌曲。为了防御原住民的袭击,梅泽柾曾主张在隘勇线上各分遣所内构筑有顶盖的掩堡,每座造价为500日圆,而当时执行蕃地勤务的巡查因故死亡的补助金同样是每人500日圆,因此“梅泽掩堡五百圆”被隐喻为一名巡查牺牲的代价。[18]

相关史迹与文物 编辑

  • 锥鹿大断崖二号隧道:在隧道外侧岩石上,有细小的阴刻字“开凿、记念、梅沢作(业队)、大正叁年”,为梅泽作业队参与内太鲁阁道路工程的证据。
  • 横断道路开凿纪念碑:碑文记载“作业队长 梅泽柾”。本纪念碑位于花莲县吉安乡干城村吉安段4781-9地号,花莲县吉安乡干城村10邻254之1号西宁寺后方,已指定为花莲县定古迹。
  • 八通关越道路开凿纪念碑:碑文记载“队长 警部梅泽柾”。本纪念碑位于花莲县卓溪乡玉山国家公园南安管理站前方。
  • 尖石Tapung古堡(李崠山古堡):由梅泽柾于1913至1914年所监督建造的李崠山隘勇监督所遗构,现为新竹县定古迹。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林一宏. 〈梅澤柾生平考:芻論理蕃事業中技術者的角色〉. 《第八届台湾总督府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15-05: 105-128. 
  2. ^ 「梅澤柾蕃務ニ關スル事務囑託」,〈明治四十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第十八卷秘書〉. 《台湾总督府档案.总督府公文类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07-11-07: 典藏号:00001347056. 
  3. ^ 「囑託梅澤柾解囑并ニ任官ノ件」,〈明治四十三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判)第七卷秘書〉. 《台湾总督府档案.总督府公文类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典藏号:00001725049X002. 
  4. ^ 〈隘線前進〉. 《台湾日日新报》. 1908-12-18: 7版. 
  5. ^ 〈南投蕃界增員〉. 《台湾日日新报》. 1909-03-11: 2版. 
  6. ^ 〈桃園前進隊情形〉. 《汉文台湾日日新报》. 1909-09-04: 2版. 
  7. ^ 〈蘭竹討蕃情形彙記〉. 《台湾日日新报》. 1909-06-30: 2版. 
  8. ^ 8.0 8.1 猪口安喜 (编). 《理蕃誌稿》 第三編. 台北: 台湾总督府警务局. 1921: 567–575. 
  9. ^ 〈蘭竹討蕃隊情形彙記〉. 《台湾日日新报》. 1909-09-12: 2版. 
  10. ^ 「桃園廳警部兼總督府警部梅澤柾總督府警部ニ任用ノ件」,〈明治四十四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判)第十一卷甲秘書〉. 《台湾总督府档案.总督府公文类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11-11-08: 典藏号:00001894041X004. 
  11. ^ 〈南投推隘隊情報〉. 《汉文台湾日日新报》. 1911-10-14: 2版. 
  12. ^ 〈竹桃蕃社大討伐誌 桃園隊行動〉. 《台湾日日新报》. 1913-07-04: 5版. 
  13. ^ 「府警部梅澤柾(任花蓮港廳警部)」,〈大正四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判)第三卷甲三秘書〉. 《台湾总督府档案.总督府公文类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15-03-01: 典藏号:00002457080X008. 
  14. ^ 〈梅澤警部之訃〉. 《台湾日日新报》. 1920-02-01: 7版. 
  15. ^ 梅泽柾. 《蕃地作業軌範》. 花莲港: 花莲港厅. 1919. 
  16. ^ 16.0 16.1 林一宏. 〈日本時代臺灣蕃地駐在所建築之體制與實務〉. 中原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学程博士论文. 2017: 257-259. 
  17. ^ 宫本生. 〈山の親分逝く:思出多き梅澤警部〉. 《台湾日日新报》. 1920-02-03: 5版. 
  18. ^ 滨尾勋彦. 〈蕃界勤務の今昔〉. 《理蕃の友》. 1935-01-01, (1935年1月号): 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