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

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簡稱「新四軍分會」、「新四軍軍分會」、「軍委新四軍分會」、「中革軍委新四軍分會」)是抗日戰爭前期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在東南敵後的派出軍事領導機構。[1]

歷史 編輯

1937年9月中國工農紅軍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堅持三年游擊戰爭後,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開赴皖南皖中抗日前線。為保證黨對新四軍的絕對領導,1937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二月會議」決定由項英陳毅張鼎丞曾山黃道5人組成,項英任主席,陳毅任副主席,受中革軍委統轄。不久,項英提出新四軍軍分會由項英、陳毅、周子昆傅秋濤、張鼎丞、劉英高敬亭譚余保、曾山9人組成,項英、陳毅、周子昆為常委,項英任書記,陳毅任副書記。1940年秋,增補饒漱石為委員。[2]

皖南事變以後,1941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書記處電示,新四軍軍分會由劉少奇、陳毅、張雲逸鄧子恢賴傳珠組成,劉少奇任書記。

1941年4月16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命令,5月20日在鹽城新四軍軍分會改稱中共中央軍委華中分會(簡稱「華中軍分會」)。[3]軍分會由劉少奇、陳毅、張雲逸、鄧子恢、賴傳珠5人組成。劉少奇任書記,陳毅任副書記。

1942年3月,劉少奇回延安,陳毅代理軍分會書記。

1945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決定撤銷新四軍軍分會,中共中央華中局直接領導新四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熊武一、周家法主編.《軍事大辭海·上》:長城出版社,2000年5月:第367頁
  2. ^ 王樹林:「紅軍改編與人民軍隊政治制度的變遷——以軍政委員會制度為中心的考察」,《炎黃春秋》2017年第5期,第51-57頁
  3. ^ 李友唐:「新四軍軍部的十個舊址」,《黨史博覽》2008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