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閩浙邊臨時省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閩浙邊臨時省委員會,簡稱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成立於1935年10月7日(一說為11月7日[1]),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國共內戰抗日戰爭時期在閩東浙南一帶地區建立的地方組織,省委書記劉英。1936年南陽事件後,由於中共閩東特別委員會的退出,閩浙邊臨時省委事實上解體,但浙南一帶的中共黨組織依舊以該省委名義活動,直至1938年改組為中共浙江省臨時委員會

位於福建省壽寧縣和浙江省泰順縣交界處的235國道閩浙界碑,此地在1936年屬於閩浙邊臨時省委的活動範圍。

背景 編輯

1934年8月,中共派出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團)攻克羅源縣城,北上抵達寧德陽穀村(今屬赤溪鎮),與閩東武裝力量會合,閩東獨立第二團與先遣隊一同攻克福安穆陽。在國軍第47師的追趕和中共中央特派員曾洪易的壓力下,北上先遣隊未在有後方根據地的閩東蘇區過多停留,北赴壽寧慶元邊區,後在懷玉山之戰中被國軍擊敗,方志敏劉疇西等先遣隊領導人先後被俘處決,僅有劉英粟裕等人率領的一千餘人突圍成功[2]。1935年1月,根據中共蘇區中央分局指示,以紅軍北上先遣隊先頭部隊和突圍部隊為基礎,迅速組建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入浙江境內,戰略上配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1935年5月,挺進師在浙西南一帶組建了中共浙西南特別委員會宗孟平任書記,但宗孟平不到半個月便在戰鬥中戰死,書記由挺進師政治部主任黃富武兼任。9月,由劉英、粟裕率領的紅軍挺進師從浙西南轉戰至浙南。[3]

成立 編輯

1935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與閩東獨立師在福建省壽寧縣的含溪村(今屬南陽鎮)會師,後在鄭家坑(今屬犀溪鎮甲坑村)召開聯席會議,雙方在聯席會議上決議成立閩浙邊臨時省委,並計劃與閩北游擊區聯合組建閩浙贛臨時省委。11月7日,雙方在浙江省泰順縣的白柯壪村(今屬泗溪鎮)召開第二次聯席會議,完成了省委人員的組建工作,劉英擔任省委書記,葉飛任宣傳部長兼少共共青團)省委書記,粟裕任組織部長,省委委員還有黃富武許信焜洪家雲劉達雲方志富(一說李凡林)、阮英平範式人許旺。1936年8月底至9月召開的擴大會議上,又增補龍躍謝文清為省委委員。[4]

主要活動 編輯

臨時省委成立時,下轄閩東特委和浙西南特委。由於挺進師剩餘不到200人,且在浙西南難以立足,閩東獨立師抽調第一縱隊編入挺進師,並改稱閩浙獨立第一師,剩餘部隊號稱閩東獨立第二師;葉飛還將鄭丹甫、鄭宗玉管理的鼎平游擊區劃歸浙西南特委管轄。1935年底至1936年底,閩東、浙南兩方面都對根據地進行了擴張。閩東特委退出臨時省委後,劉英、粟裕在浙南、浙西南分別率部繼續活動,1937年4月,收到中央指示的中共閩浙贛省委向浙江省政府發出共同抗日的呼籲,於同年9月16日達成合作抗日協議。1938年3月,粟裕率領挺進師北赴皖南岩寺,接受國民革命軍改編,改番號為新四軍第二支隊第三營,而劉英留在浙江繼續活動。[4]

後續 編輯

1936年秋的南陽事件後,閩東特委在閩東地區繼續活動,軍隊番號恢復為閩東獨立師,並與中共閩北特別委員會聯合組建中共閩贛省委,1937年,閩東特委與福建省政府達成合作協議,閩東獨立師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北上參加抗日戰爭;1938年8月,閩東特委與閩浙贛特委聯合組建中共福建省委,繼續活動至1945年實質上解散。而劉英方面繼續使用閩浙邊臨時省委的稱號,1938年5月7日,中共中央撤銷閩浙邊臨時省委組織,改組為中共浙江臨時省委,劉英繼續擔任省委書記[4]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徐振權. 关于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问题的考证. 福建黨史月刊. 1986, (12): 68-71. ISSN 1006-2254. 
  2. ^ 红军闽东独立师成立于宁德支提寺. 福建黨史月刊. 2012年, (20期): 36. 
  3. ^ 解放軍檔案館編. 红十三军和浙南革命斗争.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2014.10: 49. ISBN 978-7-5065-6867-8. 
  4. ^ 4.0 4.1 4.2 繆慈潮.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的建立及主要革命活动. 黨史資料與研究 (福州市). 1987, (3): 21-25. ISSN 1003-70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