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1型滑翔機

中級-1型是一種全木製單座教練滑翔機,為中國進口及仿製的波蘭IS-A Salamandra型滑翔機。[1]

波蘭航空博物館中的IS-A Salamandra滑翔機
波蘭航空博物館中的IS-A Salamandra滑翔機

原型

編輯

二十世紀30年代中期,波蘭W.W.S.(Wojskowe Warsztaty Szybowcowe - Military Glider Workshops)的首席設計師Wacław Czerwiński設計了W.W.S. 1 Salamandra「火蜥蜴」式滑翔機,該機具有非常優異的操作性能,很適合作為飛行學員單飛後的首選訓練機種。自1936年起波蘭的很多工廠製造了大量「火蜥蜴」式滑翔機,受到廣泛好評。[1]1938年8月22日,該機在波蘭創造了留空11小時15分的紀錄,該紀錄後來又被一名羅馬尼亞飛行員以23小時留空時間刷新,但使用的滑翔機為羅馬尼亞根據許可證生產的「火蜥蜴」。[1]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幾乎所有波蘭滑翔機和相關文檔資料都被毀或失蹤。戰爭結束後,只有一架「火蜥蜴」躲過了戰火,被幸運地保存了下來,並被決定在它的基礎上重新開始生產「火蜥蜴」滑翔機。 波蘭滑翔研究所IS(Instytut Szybownictwa - Gliding Institute),對其進行了逆向工程。並在1947年首次製造出了5架,也是波蘭戰後生產的第一批滑翔機。1948年起開始批量生產,使用了新的型號IS-A Salamandra 48。1949年和1953年分別進行了改進,並用批號IS-A Salamandra 49型和IS-A Salamandra 53型加以區別。

「火蜥蜴」式滑翔機的結構為全木製,機翼和尾翼蒙布;有一個膠合板製成的單人座艙;後機身採用鋼絲支撐的開放式框架結構;擁有一個十字形結構的尾翼;在機身機翼尾梁尾翼等部分使用了大量張線。採用張線結構上單翼,在左右五分之一翼展處各有一個和機身底部相連的支架。機尾和機身下部裝有木製滑橇式起落架。後期的改進型號中,49型加裝了減速板,53型可選裝風擋玻璃。在1953年版本中,還加大了水平尾翼,並陸續對以前的型號也做了同樣的改進。「火蜥蜴」式滑翔機共有4個型號,分別是1936年開始生產的W.W.S.1 Salamandra;1948年生產的IS-A Salamandra 48型;1949年生產的IS-A Salamandra 49型;1953年生產的IS-A Salamandra 53型。

 
W.W.S. 1 Salamandra滑翔機

在二戰前W.W.S. 1就被出口到了南斯拉夫芬蘭愛沙尼亞。南斯拉夫生產過一款非常相似的滑翔機Čavka,芬蘭則仿造了滑翔機PIK-5c。Czerwiński作為難民移民到加拿大以後,設計了一款改進的「火蜥蜴」,命名為Czerwiński Sparrow(麻雀),以及「麻雀」的改進型Czerwiński Robin(知更鳥)。

中國的引進與生產

編輯

中國於1956年12月29日進口了50架IS-A Salamandra 53-A型,在國內被稱為中級-1型,後來根據許可證自行組裝及生產了約150架。[1]在該機基礎上,中國還生產出了一種雙座教練機,其中只有一個座位有座艙。

參數

編輯
指標 數值
類型 初級滑翔機
乘員 1 人
翼展 12.48 米
長度 6.48 米
高度 2.3 米
機翼面積 16.9 平方米
翼型 Göttingen(哥廷根) 378
空重 140 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 225 公斤
動力裝置
最大平飛速度 150 千米/小時
失速速度 43 千米/小時
滑翔比(最大) 15.2(56千米/小時)
下沉率 0.81 米/秒

[1]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魏, 鋼; 陳, 應明; 張, 維. 中国飞机全书 第三卷. 中國 北京: 航空工業出版社. 2011 [2015-05-25]. ISBN 9787802438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