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撒大帝 (戲劇)

凱撒大帝》(英語:The Tragedy of Julius Caesar,直譯為《優旈·凱撒[3]。)是莎士比亞的其中一齣悲劇,通常被認定為是在1599年完成的[4]。故事描述公元前44年一眾羅馬元老計劃並成功刺殺獨裁官朱利葉斯·凱撒,以及叛徒們在腓力比被擊退的經過。莎士比亞有另外兩齣戲劇也是改編自古羅馬歷史,即《安東尼與克麗奧佩托拉》及《科利奧蘭納斯》,而《安東尼與克麗奧佩托拉》更可算是此劇的續集

凱撒的鬼魂對布魯圖的未來作出警告。原圖畫家理察·維斯特奧[1]:倫敦,1802年;雕版者愛德華·斯克里文[2]

雖然戲劇的名字是《凱撒大帝》,但有觀點認為劇中的主角是馬爾卡斯·布魯塔斯;凱撒只在三場戲中出現。此劇以布魯圖斯的內心掙扎為主題,描繪他怎樣在友誼國家榮譽之間猶疑不定。

角色表 編輯

劇情 編輯

馬爾庫斯·布魯圖斯凱撒的密友,羅馬的執政官。布魯圖斯被勾引加入了元老們組成的一個謀反組織,這是來自於卡西烏斯的懷疑——凱撒意圖推翻羅馬共和國,自立為王。

劇本一開始敘述了布魯圖斯與卡西烏斯之間的辯論以及他自己的內心掙扎,而公眾的支持信使得布魯圖斯決心反對凱撒(公眾的支持信其實是卡西烏斯用不同的筆跡偽造的,以誘使他參與謀反)。一位預言家警告凱撒小心3月15日,[19]凱撒雖然被預言家和他的支持者阿特米德斯反覆警告,但凱撒無視警告,還是落入叛徒的陷阱。

刺殺凱撒是該戲最著名的片段,出現在第三幕。凱撒無視預言家和他妻子的警告,步入了元老院。叛徒們玩了一個膚淺的把戲,由米特魯斯·辛伯遞交訴狀,為他被流放的兄弟請願。凱撒不出意外的拒絕了他。卡斯卡從背後摟住了凱撒的脖子,其他人一擁而上,行刺凱撒;布魯圖斯是最後一個。這時,凱撒說出了最著名的一句"Et tu, Brute?"(「吾兒,亦有汝焉?」)。[20]莎士比亞加了一句「倒下吧,凱撒!」說明了凱撒不願苟活,只求壯烈。

叛徒們為了證明他們這麼做是為了羅馬,而不是為了自己,在殺人後沒有逃離現場。凱撒死後,布魯圖斯進行演講為自己辯護,這時他得到了公眾的支持。然而馬克·安東尼在凱撒的屍體旁進行了更為巧妙優雅的演講——開場白是"Friends, Romans, countrymen, lend me your ears"(「各位朋友,各位羅馬人,各位同胞,請你們聽我說…」)[21]——成功的操控了民眾的情緒,使聽眾反對刺殺。與布魯圖斯的理性不同,他的修辭更為複雜:安東尼首先提醒大家凱撒對羅馬的貢獻,對窮人的憐憫。凱撒在牧神節上拒絕稱王,並以此質疑布魯圖斯的說法。他向公眾展示了凱撒滴滿鮮血的屍體,使得公眾為他們倒下的英雄涕淚相加;他閱讀了凱撒的遺囑,即:每位羅馬公民都會收到75德拉克馬,安東尼雖然自稱反對暴亂,但依然使憤怒的民眾將叛徒逐出羅馬。在混亂中,無辜的詩人秦納被錯認為是叛徒路奇烏斯·秦納而被誤殺。

第四幕的開始是一場爭鬥,布魯圖斯因卡西烏斯受賄對其進行攻擊[22],二人隨後和解。兩人開始備戰,應對馬克·安東尼和凱撒的養子屋大維。當晚凱撒的鬼魂向布魯圖斯顯靈,預言他的敗亡。[23])。

在戰場上,卡西烏斯和布魯圖斯自知來日不多,便相視而笑,彼此握手。卡西烏斯聽到自己的摯友提坦納斯被俘虜的消息後,自殺身亡。提坦納斯其實並沒有被俘,當他歸來看到卡西烏斯的屍體時,他也悲憤自殺。布魯圖斯雖然贏得了這場戰鬥,但戰事並沒有結束。第二天,布魯圖斯懷著沉重的心上戰場,結果兵敗自殺。

劇尾是安東尼對布魯圖斯的致辭,並稱布魯圖斯仍然是「最為尊貴的羅馬人」,因為他是叛徒中唯一一個為羅馬的利益而去行刺的人。[24]

時代與文本 編輯

 
第一對開本》中《凱撒大帝》第一頁的臨摹本,1623年出版。

《凱撒大帝》最初出現在1623年的《第一對開本》,但小托馬斯·普拉特[25]在他1599年9月的日記里記錄了有關的演出。1598年,弗朗西斯·梅爾斯[26]出版的莎士比亞戲劇列表中沒有提及《凱撒大帝》。根據上述兩點,以及當時的軼事,就戲劇修辭、韻律與《哈姆雷特》、《亨利五世》,《皆大歡喜》的對比[27]學者們認為1599年可能是戲劇的誕生日。[28]

第一對開本》中的《凱撒大帝》是戲劇的唯一官方文稿。對開本文稿以質量和前後一致而著稱;學者認為文字的形式為提詞者所用的劇本。[29]莎士比亞使用的參考文獻來源於托馬斯·諾斯爵士[30]普魯塔克作品《布魯塔斯的一生》、《凱撒的一生》的翻譯。[31]

戲劇出現了許多伊莉莎白時代時代錯誤。劇中人物使用的帽子、緊身衣(大型厚重夾克)都是羅馬時代所沒有的。凱撒被描述為穿著伊莉莎白時代的緊身衣而不是羅馬寬外袍。在某一時刻,時鐘被敲響,布魯塔斯則稱「看看時鐘」。.

和普魯塔克歷史記錄的相異之處 編輯

  • 在莎士比亞劇本,凱撒在2月15日的牧神節凱旋歸來,比史實早了6個月。
  • 為了增進戲劇效果,凱撒在劇中死在了元老院中,而不是龐培劇院。
  • 凱撒的遇刺、葬禮、安東尼的演講、公布遺囑、屋大維的到來被放置到了同一天。歷史上,謀殺發生在3月15日,遺囑公布時間為18日,葬禮為20日,屋大維則在5月份姍姍來遲。
  • 莎士比亞讓三巨頭在羅馬聚會,而不是博洛尼亞,以節省戲劇中的地理元素。
  • 他將腓力比的兩次戰鬥整合了起來,而在歷史上,兩場戰鬥有20天左右的間隔。
  • 莎士比亞中凱撒的最後一句話是"Et tu, Brute?("吾兒,亦有汝焉?")。普魯塔克則稱凱撒什麼都沒說,而是當看到布魯塔斯時將寬外袍蒙到了自己的頭上。[32]然而,蘇埃托尼烏斯稱他用希臘文對布魯塔斯說了"καί σύ τέκνον" ("Kai su, teknon?"; "你也是麼,吾兒?"[33])。[34]拉丁文字Et tu, Brute?不是莎士比亞戲劇的原創,而是在1599年左右的早期伊莉莎白時代有關凱撒的戲劇中就甚為流行。

莎士比亞修改了歷史事實,以便節省時間,使得戲劇得以在舞台上演出。悲劇被縮減到了幾個場景,用以提升其氛圍與效果。

分析與評論 編輯

歷史性 編輯

如同莎士比亞其他歷史劇,此劇有一定程度上的借古諷今:當時伊莉莎白一世已年老,卻仍未指定王位繼承人,她的臣民均擔心英格蘭在她死後會發生內戰——就好像羅馬共和國在凱撒大帝死後一樣。[35]

主角爭議 編輯

學者們對莎士比亞《凱撒大帝》一劇中誰是主角產生了爭議。標題中的主人翁凱撒在3.1中就去世了,但他自比北極星,因此將其排出在主角人選之外是不明智的,而整個劇本也因他而轉移。交錯在這個爭議之中的是共和制與君主制之間的哲學、心理意識形態的辯駁。另一位作家羅伯特·C·雷諾德[36]在他的文章《凱撒大帝中的諷刺形容》中著重討論了形容布魯塔斯和凱撒的名字與詞語。作家指出雖然卡斯卡在表面上讚揚了布魯塔斯,但卻漫不經心地將其看做是一個笑話,並把他與鍊金術士做了對比,「哦,他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崇高/看起來對我們來說是個冒犯/他的表情,猶如鍊金術士一樣豐富/會變成美德和垃圾」(I.iii.158-60)。雷諾德也討論了凱撒和他「巨人般」的形容詞,指出力量與男性氣概之間的關係,但也隱含了外表的榮耀與內部的混亂。[37]文章得出的結論為:由於在形容凱撒與布魯塔斯上使用了極具自負般的形容詞,誰是主角這一問題變得模糊不清,難以回答。

麥倫·泰勒[38]在他的論文《莎士比亞的<凱撒大帝>與歷史的諷刺》中,對比了凱撒與布魯塔斯的邏輯與哲學。凱撒的哲學被認為是直覺的,認為跟著感覺走就是正確的;因此,當他在被刺前對卡西烏斯感到不安,這個直覺不假。布魯塔斯被描繪成類似凱撒的人,但他的熱心迷惑了自己的邏輯,在最後的V.v.50–51中,他說 「Caesar, now be still:/ I kill'd not thee with half so good a will」.[39]這個解釋是有瑕疵的,因為"good a will" 更可能是「不正確的判斷」,而不太像是「處於好意」。

約瑟夫·W·霍普特[40]承認有的評論家否認凱撒是主角,認為布魯塔斯是戲劇最終的驅動力量,因此是該劇的悲劇英雄。布魯塔斯試圖將共和國置於自己與凱撒的個人關係之上,隨機對他下手。很遺憾,布魯塔斯犯了政治錯誤,導致自己先祖們所創立的共和國垮台。他的行動出於熱血,沒有收集足夠的證據來進行合理的判斷,因此被卡西烏斯和其它的叛徒玩弄於鼓掌之中。[41]

傳統觀點認為卡西烏斯和其它叛徒們是出於嫉妒與野心而謀反,而布魯塔斯是因為榮譽與愛國。然而,戲劇的中堅力量是故事反對將其人物簡單滴歸類為正面英雄或反面惡棍。政治新聞記者、古典學家加里·威爾士英語Garry Wills稱「戲劇之所以獨特是因為它沒有反面人物。」[42]

戲劇最出名的部分在於難以確定哪個人物是重點。所有人物都圍繞著對方轉,如同考爾德雕塑一樣。對一個人的改變會影響所有人的地位。一個起來,另一個落下。但是他們最終形成一個不穩定的平衡狀態。[43]

威爾斯的當代解釋觀更傾向於意識、潛意識對人類行為、互動之間的影響。如此,卡西烏斯成為全劇的最高統治者。

名句 編輯

  • 「Beware the Ides of March.」,摘自第一幕,第二場:這是預言者對凱撒的一句警告,意即「小心三月十五日。」,而凱撒是在羅馬曆三月十五日英語Ides of March遇刺而亡的。
  • Et tu, Brute?」,摘自第三幕,第一場:這是凱撒發現布魯塔斯是行刺者之一時的說話,意即「吾兒,亦有汝焉?」莎士比亞在這兒引用了一句當時已廣為人知的句子。
  • 「Cry 'Havoc!' and let slip 戰爭猛犬英語The Dogs of War.」,摘自第三幕,第一場:這是馬克·安東尼發現凱撒被謀殺後的其中一句說話。此處的「dogs」並不是指,而是工具
  • 「Friends, Romans, countrymen, lend me your ears…」,摘自第三幕,第二場:這是馬克·安東尼在凱撒的公開喪禮上之致詞的開頭,意即「各位朋友,各位羅馬人,各位同胞,請你們聽我說…」,格式為抑揚格五音步(iambic pentameter)。此段致詞令到本來支持布魯圖等密謀者的人民轉而反對他們,使布魯圖等必須逃離羅馬

演出 編輯

本劇可能是莎士比亞第一部在環球劇場演出的戲劇。[44]瑞士旅行家小托馬斯·普拉特[25]於1599年12月21日在河岸劇場觀看了上演的「凱撒大帝」,這齣悲劇也很可能是莎士比亞的作品,因為很明顯在當時沒有與之披靡的對手。(雖然在伊莉莎白/詹姆士一世時期凱撒的故事反覆出現,但沒有一出能比得上普拉特對莎士比亞戲劇的描述。)[45]

在王朝復辟之後,劇場恢復開放,並有國王公司[46]的托馬斯·凱林格[47]於1672年將該劇再度復興。查理斯·哈特[48]最初主演布魯塔斯,後由托馬斯·貝特頓[49]主演。在復辟時期和十八世紀中,《凱撒大帝》是莎士比亞戲劇中少數沒有被改編的劇本。[50]

電影 編輯

此劇曾多次被搬上銀幕,但最廣為人知的版本有三:

參見 編輯

參考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Richard Westall
  2. ^ Edward Scriven
  3. ^ 在莎士比亞的這部戲劇裡,凱撒的名字是以英語發音的朱利葉斯·凱撒標記,不是以拉丁語發音的尤利烏斯·凱撒標記,如:拉丁語的馬爾庫斯·安東尼,到英語就變成馬克·安東尼標記
  4. ^ Shakespeare, William; Arthur Humphreys (Editor). Julius Caes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 [2010-03-24]. ISBN 01928360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1). 
  5. ^ Publius
  6. ^ Popilius Lena
  7. ^ Artemidorus
  8. ^ Lucilius
  9. ^ Strato
  10. ^ Varro
  11. ^ Clitus
  12. ^ Claudius
  13. ^ Labe
  14. ^ Flavius
  15. ^ Lucius
  16. ^ Dardanius
  17. ^ Pindarus
  18. ^ Named in Parallel Lives and quoted in Spevack, Marvin. Julius Caesar. New Cambridge Shakespeare 2.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74. ISBN 978-0-521-53513-7. 
  19. ^ Julius Caesar, Act 1, Scene 2, Line 18. [2013-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6). 
  20. ^ Julius Caesar, Act 3, Scene 1, Line 77. [2013-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2). 
  21. ^ Julius Caesar, Act 3, Scene 2, Line 73.. [2013-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6). 
  22. ^ Julius Caesar, Act 4, Scene 3, Lines 19–21.. [2013-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23. ^ Julius Caesar, Act 4, Scene 3, Line 283.. [2013-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24. ^ Julius Caesar, Act 5, Scene 5, Line 68.. [2013-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6). 
  25. ^ 25.0 25.1 Thomas Platter the Younger
  26. ^ Francis Meres
  27. ^ Wells and Dobson (2001, 229).
  28. ^ Spevack (1988, 6), Dorsch (1955, vii–viii), Boyce (2000, 328), Wells, Dobson (2001, 229)
  29. ^ Wells and Dobson, ibid.
  30. ^ Sir Thomas North
  31. ^ Pages from Plutarch, Shakespeare's Source for Julius Caesa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2. ^ Plutarch, Caesar 66.9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9-12-19
  33. ^ Suetonius, The Twelve Caesars, translated by Robert Graves, Penguin Classic, p.39, 1957.
  34. ^ Suetonius, Julius 82.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5. ^ Wyke, Maria. Julius Caesar in western culture.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 2006: 5. ISBN 978-1-4051-2599-4. 
  36. ^ Robert C. Reynolds
  37. ^ Reynolds 329–333
  38. ^ Myron Taylor
  39. ^ Taylor 301–308
  40. ^ Joseph W. Houppert
  41. ^ Houppert 3–9
  42. ^ Wills, Garry (2011), Rome and Rhetoric: Shakespeare's Julius Caesar;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 118.
  43. ^ Wills, Op. cit., pg 117.
  44. ^ Evans, G. Blakemore (1974). The Riverside Shakespeare. Houghton Mifflin Co. p. 1100.
  45. ^ Richard Edes's Latin play Caesar Interfectus (1582?) would not qualify. The Admiral's Men had an anonymous Caesar and Pompey in their repertory in 1594–5, and another play, Caesar's Fall, or the Two Shapes, written by Thomas Dekker, Michael Drayton, Thomas Middleton, Anthony Munday, and John Webster, in 1601-2, too late for Platter's reference. Neither play has survived. The anonymous Caesar's Revenge dates to 1606, while George Chapman's Caesar and Pompey dates from ca. 1613. E. K. Chambers, Elizabethan Stage, Vol. 2, p. 179; Vol. 3, pp. 259, 309; Vol. 4, p. 4.
  46. ^ King's Company
  47. ^ Thomas Killigrew
  48. ^ Charles Hart
  49. ^ Thomas Betterton
  50. ^ Halliday, p. 261.

次級來源 編輯

  • Boyce, Charles. 1990. Encyclopaedia of Shakespeare, New York, Roundtable Press.
  • Chambers, Edmund Kerchever. 1923. The Elizabethan Stage. 4 volum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811511-3.
  • Halliday, F. E. 1964. A Shakespeare Companion 1564–1964. Shakespeare Library ser. Baltimore, Penguin, 1969. ISBN 0-14-053011-8.
  • Houppert, Joseph W. 「Fatal Logic in 『Julius Caesar』 」. South Atlantic Bulletin. Vol. 39, No.4. Nov. 1974. 3–9.
  • Kahn, Coppelia. "Passions of some difference": Friendship and Emulation in Julius Caesear. Julius Caesar: New Critical Essays. Horst Zander, ed.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271–283.
  • Parker, Barbara L. "The Whore of Babylon and Shakespeares's Julius Caesar."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Rice); Spring95, Vol. 35 Issue 2, p. 251, 19p.
  • Reynolds, Robert C. 「Ironic Epithet in Julius Caesar」. Shakespeare Quarterly. Vol. 24. No.3. 1973. 329–333.
  • Taylor, Myron. "Shakespeare’s Julius Caesar and the Irony of History". Shakespeare Quarterly. Vol. 24, No. 3. 1973. 301–308.
  • Wells, Stanley and Michael Dobson, eds. 2001.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