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宋朝)

宋朝

劉昉(?—1150年),字方明,改名劉旦。海陽(今潮州意溪)人。生年不詳。

劉昉是中山靖王之後裔,高祖劉表,官大理寺評事。曾祖父劉默,景技二年(1035年)舉五經拜文林郎。祖父劉克俊,是五馬朝請的大夫。父親劉允,紹聖四年(1009年)進士,是「潮州八賢」之一。

劉昉是宣和六年(1124年)二甲進士,授左從事郎。紹興五年(1135年)改左宣教郎。紹興九年(1139年),歷禮部員外郎,紹興十年(1140年),太常少卿,官至龍圖閣直學士。三知潭州兼荊湖南路安撫使,「三帥潭州,一臨夔府,遺愛在湖湘」。人稱「劉帥」,「劉龍圖」。紹興十三年(1143年)移知漳州(今湖南省長沙市)。紹興十七年(1147年)移知夔州(今四川省奉節縣)。

劉昉有感於小兒之疾苦,錄取前賢關於兒科之論述,與鄉貢進士王湜共同編集《幼幼新書》40卷,紹興二十年(1150年)劉昉卒於任所,書編至38卷,漕使四明樓壽接續了最後二卷,其門生李庚代序。

參考書目

編輯
  • 《海陽縣誌》卷三十五列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