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農使為中國古代職官,唐、宋、金、元時置,掌管勸課農桑。

唐朝

編輯

唐開元十二年(724年),兵部員外郎兼侍御史宇文融被任命為勸農使,巡行各州縣,同吏民議定賦役。其下又置若干勸農判官。廣德二年(764年),太子詹事李峴出任江南東西及福建等知道選事並勸農宣慰使。其時勸農使一職皆為臨時差遣,而非常設。

宋朝

編輯

北宋至道二年(996年)置勸農使,巡查陳、潁 、蔡、襄、鄧、唐、汝等州,勸民墾田,不過不久便被廢除。景德三年(1006年)又在各路設置該職,由轉運使、轉運副使、知府知州知軍通判等兼任,又稱為勸農事。天禧四年(1020年)專置勸農使與勸農副使,併兼提點刑獄公事,後又改稱為提點刑獄勸農使、副使。天聖四年(1026年)各地勸農使司專署被廢除,仍由轉運使、轉運副使、知府、知州、知軍、通判等兼勸農使或勸農事銜。

金朝

編輯

金朝沿置該職,為勸農使司長官,員一人,為正三品。

元朝

編輯

元中統元年(1260年),各路宣撫司選擇通曉農事者充任隨處勸農官。次年設置勸農司,陳邃等八人分別出任濱棣平陽濟南河間邢洺河南東平涿州等地的勸農使。編寫《農桑輯要》、推廣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術、檢查勸課農桑成績、編造農桑文冊、闢田等。

參考文獻

編輯
  • 呂宗力.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 北京出版社. 1994. 
  • 鄭天挺、吳澤、楊志玖.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上海辭書出版社. 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