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人北戴河療養院

北京市工人北戴河療養院,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草廠西路26號,是北京市總工會直屬事業單位[1],也是北戴河歷史最悠久的療養院之一。

1952年的北戴河北京市總工會工人休養所,原載《人民畫報》1952年第8期

簡介

編輯

北京市工人北戴河療養院坐落在北戴河海濱中部,西望聯峰山,西側緊鄰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北戴河服務局,南鄰碣石園,再向南便是海濱沙灘。1952年,北京市工人北戴河療養院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周恩來批准建立[2]

1950年代到1960年代,該療養院僅有床位一百多張,每年能接待一、兩千位勞動模範。當時,著名勞動模範李瑞環倪志福張百發張秉貴等都曾來此休養。文革時期,療養院被指責為「越養越」,被迫關閉,休養樓年久失修,院內雜草叢生,不少地塊還種了莊稼或被人侵占[2]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療養院重現生機。198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撥款新建了七號、八號、九號三棟新樓。1991年又對此樓裝修改造,添置高檔家具。1997年,北京市總工會投資在療養院東院新建了二星級賓館「京工賓館」,療養院床位增至480多張,每年可接待近萬人[2]。2012年8月,來自北京市各行各業的80名勞動模範在北京市總工會安排下,在2012年重新裝修一新的北京工人北戴河療養院度過4天休養假期[3]

北京市工人北戴河療養院是北京市總工會在北戴河地區唯一的療養事業單位。總占地面積近80畝。分為東院、西院,東院比西院稍大。另有一個小庭院占地2畝多,因大門為月亮門,故稱「月亮門小院」。整個療養院內有別墅樓、休養樓、賓館十多棟。主要建築有[2]

  • 五鳳樓:西院內中央有相鄰的五棟小樓,是中華民國時期建築,人稱「五鳳樓」,2006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戴河近代建築群[2]。2010年代,五鳳樓已外包出去,不對散客提供入住服務[4]
  • 鴻雁樓:位於西院的北區,五鳳樓東北,三層米黃色樓房,是對外開放的客房樓[4]
  • 京工賓館:即東院,主要建築有[4]
    • 五月樓:位於北部
    • 賢勤樓:位於東北,五月樓以東
    • 明月樓:位於東部,賢勤樓以南
    • 滿江樓:位於西北,五月樓西南
    • 雲帆樓:位於西部,滿江樓東南
    • 幽燕樓:位於中央,明月樓和雲帆樓之間
    • 觀海樓:位於南部,幽燕樓以南[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组织全覆盖 服务零距离. 人民網. 201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8). 
  2. ^ 2.0 2.1 2.2 2.3 2.4 李玉梅,風景這邊獨好——記北京市工人北戴河療養院,工會博覽2000(11):23-23
  3. ^ 北京80名劳模前往北戴河休养 最小者24岁. 騰訊新聞. 2012-08-14. 
  4. ^ 4.0 4.1 4.2 4.3 北京市工人北戴河疗养院. 搜狐. 20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