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獁猊棋,是流傳於鄂倫春族老虎棋類,與蒙古鹿棋些許相似,其差別前者在棋子較多,但下完子後才能動子。

圍獁猊棋棋盤

棋具

編輯
  • 棋盤為五橫五豎的橫縱線交叉,另有東南-西北向、西南-東北向的斜線各三條,並在左右兩側中點各添上一個菱形、三角形。菱形、三角形有一橫一豎交叉。全部共三十五個棋點。
  • 分為兩方:獵手方、獁猊方。
    • 獵手方:有三十五枚稱為獵手的棋子。
    • 獁猊方:有二枚稱為獁猊的棋子。

規則

編輯
  • 棋子皆放在棋點。
  • 兩枚獁猊棋子各放在菱型、三角形與中間正方形的連接點,也就是左右側的中點。八枚獵手棋子放在棋盤中央的九個棋位,其餘二十七枚則先置於獵手方手邊。
  • 任何棋子皆須需棋盤上的斜縱橫線移動。
  • 獁猊方先行。
  • 獁猊方每回合能選擇以下兩種行動之一:
    • 移子:移動一己子到空鄰點。
    • 吃子:移動一己子跳過一枚鄰點的獵手棋子落到同方向的緊連空點,然後把被跳過的敵棋移出棋盤不再使用,沒有連跳吃。
  • 每回合獵手方可能有二種行動,以落子為優先,當所有己棋都已不在手邊方可移子:
    • 落子:放一己棋於任意空點。
    • 移子:移動一己棋到空鄰點。
  • 獵手方以讓所有獁猊棋子不能移動獲勝。獁猊方以減少獵手棋子剩下不能包圍獲勝。[1]

參考

編輯
  1. ^ 鄂伦春族节庆与传统文体活动. [2012-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