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掃盲日國際識讀日[1](英語: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ILD)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66年10月26日所召開的第14屆代表大會上所制定的節日,[2]日期為每年的9月8日。國際識讀日旨在動員世界各國以及相關國際機構重視文盲現象以提升識字率,並促進世界各國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水平,使適齡兒童都能上學,達到能夠識字的目標;最終達到增進人際溝通,消除歧視,促進文化傳播和社會發展的目標;強調「閱讀」與「書寫」對於個人、社區、國家與民族的重要性。[1]

2006年國際掃盲日的英文版海報

識字率

編輯

估計全球共有超過7.81億成人沒有基本識字能力,其中三分之二是女性。此外,將近1.03億孩童無法上學,進而無法學習閱讀、書寫和計算。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2006年全球教育報告》[3]南亞西亞是成人識字率最低的地區(58.6%),倒數二、三名分別是撒哈拉非洲地區(59.7%)和阿拉伯世界(62.7%)。全世界識字率最低的國家是布吉納法索(12.8%)、尼日(14.4%)和馬利共和國(19%)。

聯合國對「識字」的定義為能閱讀和書寫簡單句子的能力,任何語言皆可。因此以上的識字率僅為基本、而非進階的識字能力。

識讀日主題

編輯
  • 2006年國際掃盲日的40周年慶主題是「識字保持社會發展」(英語:Literacy sustains development)。
  • 2016年國際掃盲日邁入50周年慶,主題為「英語:Reading the Past, Writing the Future」(閱讀過去,書寫未來)。

響應機構

編輯
  • 英國慈善機構「國家讀寫素養基金會英語National Literacy Trust」在2015年配合國際識讀日的「讀寫素養和永續社會」主題,分別和政府、媒體等機構合作,廣泛報導社群的識讀服務與活動。
  • 歐洲讀寫政策網路(英語:The European Literacy Policy Network)則是從國際識讀日9月8日起推動「識讀週」(英語:Literacy Week),全歐洲各地不同國家、文化、語言維持一週的閱讀活動,到9月17日閉幕。
  • 英國高中圖書館響應國際識讀日將9月定為識讀月,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閱讀活動。[1]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Ming-Yeh Rawnsley (蔡明燁). 讀不讀, 有關係: 從「國際識讀日」談起.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New Books Monthly), issue 204 (December 2015): pp.9-13. [2018-09-09] (中文(臺灣)). 
  2. ^ Cardey, Antoine. 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 2018 (PDF). 2018-06-20 [2018-09-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9-09). 
  3. ^ 2006 Education for All -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 Literacy for Life - 參見:存档副本. [2007-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0).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