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秉和(1870年4月27日—1950年4月10日),字節之,號滋溪老人石煙道人,男,直隸省行唐縣(今河北省行唐縣)人,晚清進士,官員,易學家,是象數派易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國藩再傳弟子。

生平 編輯

生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光緒二十八年順天鄉試舉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進士。同年閏五月,以主事分工部學習[1]。光緒三十年進入進士館學習,優等。三十一年,尚書徐世昌將其調入巡警部(後改民政部、內務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補主事,翌年擢員外郎,京察一等,記名軍機章京,授從四品朝議大夫

宣統紀元,民政部員外郎記名軍機章京尚秉和保以道府用,覃恩晉三品通議大夫。翌年丁父憂,服闕,復任民政部員外郎。不到三年尚秉和由翰林升主事,又二年遷員外郎,得京察一等記名軍機章京,軍機章京,最為清要,尚即將任重要職位,然而清室覆滅。辛亥革命後,在中華民國內務部任職,任第三科科長,署營繕司司長。後辭官去職,短暫執教於京師大學堂國立清華大學

民國三年,任熱河清宮清理陳設主任員,民國四年,袁世凱政權授中大夫。民國五年,署內務部考績司第一科科長。同年,札薩克和碩親王塔旺布里甲拉任西蒙宣撫使,代表北京黎元洪政府慰問蒙旗邊民,尚秉和為其參贊。民國六年,調充內務部土木司第一科科長。民國十一年,魯案善後內務委員會委員,暫行兼代內務部土木司司長。民國十三年,內務部籌備中俄會議事宜委員會委員。民國十四年開始專心研究《易》。十六年,內務部職方司第一科科長、內政部僉事。

民國十八年(1929年)受聘於奉天萃升書院,主講席三年。九一八事變後返回北平,任中國大學國學系教授。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執教於保定蓮池書院。抗戰爆發,居家不出。抗戰勝利後,受聘為南京國史館纂修。1950年春節,周恩來總理請尚秉和到中南海赴宴,因重病纏身未能赴約,4月10日卒於北京,享年80歲。

著作 編輯

學識淵博,著述甚豐,共計50餘種,精通中醫人文,尤精於《易》學。其代表作品有《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詁》、《周易尚氏學》、《周易古筮考》及《易說評議》等易著之津梁[2]

除易學著作外,另著有《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辛壬春秋》、《讀易偶得錄》、《讀書偶得錄》、《查勘明陵記》、《燕京城垣沿革考》、《燕京歷代宮殿考》、《灌園餘暇錄》、《槐軒見聞錄》、《文集》、《詩集》、《槐軒說詩》以及《諸子古訓考》、《國學概論》、《避暑山莊記》、《河北通誌(兵事篇)》等。

家族 編輯

曾祖尚寶義,祖父尚廷選,父尚清典(字振文)為貢生,皆以尚秉和貴,封三品通議大夫。尚母封三品淑人。[3]兄尚式和為拔貢,子尚驤為重工業部建築師;女有三,長尚蘭,適行唐傅氏;次尚桐雲,適長垣焦氏;三女尚章雲,適束鹿李氏;孫尚豐輔仁大學畢業,供職北京電業局。孫女尚慧娟,適北平席氏。曾孫四,曾孫女一。

師友 編輯

  • 師爺:曾國藩
  • 恩師:吳汝綸(曾國藩弟子)、陸寶忠(尚秉和科舉受知師)、徐世昌
  • 密友:末代狀元劉春霖(尚秉和是劉春霖特別推崇的人物。劉春霖在家鄉北石寶建立學校,特請尚秉和為其書撰碑文《劉君創造鄉校記》。在蓮池書院就讀時,他倆就是同窗好友。尚秉和對劉春霖的書法贊賞有加,而劉春霖對尚秉和的易經研究也非常推崇。二人對詩文繪畫都很有造詣,常常吟詠唱和,同朝做官,成為至交。)、進士張濂(尚秉年為其子張岱年作證婚人)、賈恩紱、陳雲誥谷鐘秀姚永樸姚瑩之孫)、馬其昶(姚永樸姐夫)、高步瀛、王樹枏等
  • 學生:黃壽祺、盧松安、梁容若,再傳弟子張善文,俞長江
  • 其他:尚秉和為王樹枏作《故新疆布政使王公行狀》、《新城王公墓誌銘》;為王士珍作《德威上將軍正定王公行狀》;為魏我威作《魏師長殉難祠堂銘》。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五百十七):光緒二十九年。癸卯。閏五月甲申朔。……○引見新科進士。得旨。……章鈺、張坤、夏啟瑞、顧准曾、夏之霖、甘鵬雲、徐彭齡、吳建三、郭銘鼎、張蔭椿、錢振鍠、孫寶書、陳旭仁、任祖蘭、陳黼宸、呂興周、單鎮、賴瑾、尚秉和、史國琛、侯延爽、王䵺、張智遠、談道隆、李澤蘭、周鏞、祝廷華、楊肇培、楊鴻發、胡位咸、朱德垣、張新曾、關文彬、郭家聲、黃兆枚、朱燮元、劉敬、何啟椿、徐士瀛、杜述琮、李華炳、彭紹宗、徐冕、薛登道、李德星、黃錫朋、李玉振、劉彝銘、徐紹熙、汪應焜、陳曾壽、沈澤生、王世澂、孔昭晉、李維鈺、龔慶雲、王彭、魏元戴、程繼元、曾光爔、牛蘭、楊繩藻、欒駿聲、紹先、李漢光、王揚賓、卓寶謀、易順豫、吳鼎金、趙曾檣、景淩霄、關陳謩、袁祖光、丁毓驥、楊熊祥、呂彥枚、靳志、熊朝濱、魯藩、蕭開瀛、荊育瓚、高嘉仁、張銑、王汝榆、蕭湘、吳嘉謨、常麟書、恩華、陳畬、范振緒、石金聲、忠興、俞樹棠、狄樓海、俱著以主事分部學習。
  2. ^ 近代易学名师尚秉和小记. [2010-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1). 
  3. ^ 鹽山賈恩紱撰文 大城鄧毓怡書 日照丁汝彪篆蓋 《尚秉和父墓志銘》 民政部員外郎尚秉和節之於宣統二年三月丁封翁振文先生之憂未幾謀葬事先期以書屬恩紱曰願志先君之墓。秉和績學有文,十年前蓮池舊遊也,其敢以辭按狀君享年七十有二。其病也,鄉人走相語曰;「翁病庶幾愈,以福吾鄉族。」敞走相祝曰「翁病幸無亟以亢吾宗」。其卒也,無疏無戚,盡哀盡慟,舉曰:「莫我庇也」。夫不訃而來吊者逾三百人。其厲己也嘗以遇乖親老棄舉子業以專替家政尚勤儉主自疆起必以凌晨日課則耕,暇課則讀,誦聲琅琅,勞不為輟。尤嗜曾文正遺書,嘗刺文正自勵諸說,撰偶語糊書簏上,以警其二子。田父野老集書齋負喧聽者日月以至高者談時政,下者為推演因果小說,各忻忻焉,意厭以去子弟,偶晏(yan遲)起,輒斥曰遲早僅須臾差耳晏則惰氣設身體家以敗矣胡緩此須臾為其接人也不設城府不億人欺陽作可矜狀以來即振之鄰族,或有爭,就決徑訶責不肖者,不肖者退亦網敢怨所遇不副所學其幼也兒修偉行端謹已凡兒此入學宮以帖括名鄉里大師梁露皋及門數百人獨賞君,乃六試而六不第。垂老矣,始循例貢成均終以秉和貴封朝議大夫,又以紀元覃恩晉通議大夫。元配段,繼配張、范,皆封淑人。秉和狀具如此君諱清典世為行唐人祖寶義父選均贈通議大夫。子二:長志和,拔貢生,次即秉和。女一,適正定程氏。孫男四;毅謇廩生驤增生樞,孫女四,曾孫一。今年十月葬於伏流村東祖塋之次。鹽山賈恩紱為之銘,銘曰「蘊有璞山則輝,藏有珠川則媚。維潛者德天,不閉瓊琚玉佩昌 嗣,誰闡幽光視此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