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庫—巴統管道

巴庫-巴統管道是由俄羅斯建造的,從巴庫到巴統的一系列管道,用於將裏海地區的煤油與原油運送到黑海港口—喬治亞巴統的油碼頭。1906年建成時,是世界上最長的煤油管道。

煤油管道 編輯

隨著巴庫地區的石油得到開發,對建設一條從巴庫到黑海港口的輸油管道的需求也隨之增加。1877-1878年,美國石油工程師和化學家赫伯特·W·C·特威德爾和俄羅斯財政部大臣康斯坦丁·博迪斯科提出了建造裏海-黑海輸油管道的四種建設方案。[1] 1878年,俄羅斯礦業工程師和工業家伊萬·伊里莫夫也提交了建設輸油管道的建議。[2] 1880年,德米特里·門得列夫提議建設巴庫-巴統管道,藉此將巴庫石油運往世界市場。[3]

1883年,南高加索鐵路開通後,建設一條管道的想法得到進一步推動。[1] 1884年,Bari, Sytenko & Co.工程公司總工程師弗拉基米爾·舒霍夫公布了巴庫-巴統石油管道的草案與估價,建設該管道的技術項目後來也是由舒霍夫設計的。[4] 1885年,伊萬·伊利莫夫成立裏海和黑海石油管道公司。1887年12月,獲得建立裏海-黑海石油管道協會授予他的建設特許權。然而,擬議的財務計劃未被接受,1891年,管道建設計劃因時機不成熟而被推遲。[4]

1886年,一群來自巴庫的工業家要求政府允許他們建造自己的跨高加索管道。這個想法得到了亞塞拜然工業家Zeynalabdin Taghiyev的支持,於是,他給高加索總督Alexander Mikhailovich Dondukov-Korsakov寫信。不多久,以Aghabala Quliyev為首的當地商人為建設管道而成立了一家股份制公司。而政府直到1893年才准許他們建設管道。[1]

1896年5月23日,俄羅斯國務委員會通過了沿跨高加索鐵路修建管道的決定,籌備工作也於同年開始。[1][4] 同年,作為建設管道計劃的一部分,巴統-米哈伊洛沃(卡舒里)段開始建設,直到1906年,其建設工作才得以完成。[4] 1907年7月24日,管道在提夫利斯(提比里西)正式開通。[1]

第一條管道是煤油管道,總長度885 km(550 mi),有16個泵站。[1] 管道直徑主要為8英寸(200公釐),有些部分直徑為10英寸(250公釐)和12英寸(300公釐)。[4]而泵站則是在位於馬里烏波爾、索斯諾維茨和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現在:第聶伯羅)的工廠生產的。[2] 泵站配備了沃辛頓公司的柱塞泵,由蒸汽和柴油機所驅動。該管道建成後,是當時是世界上最長的管道。[1][4][1][2]

十月革命後,1921年3月該管道重新運作輸送煤油。1921年5月20日,第一批煤油抵達巴圖姆:1936年後,巴圖姆改名為巴統。1925年,煤油管道改裝為輸油管道。[5][1]

原油管道 編輯

1924年,建設第二條新管道的計劃被提出。1925年,蘇聯與法國公司進行了談判,試圖成立合資公司建設和運營巴庫-巴統輸油管道。其目的是利用該管道向歐洲—主要是向法國出口石油,但是談判失敗了。1927年,第二條新管道的建設的特許權被授予亞塞拜然的一家石油公司Azneft。項目設計師和施工經理是A.V. Bulgakov。

第二條新管道的建設工程於1928年5月開始,最終於1930年4月30日開通。其主要供應位於巴圖姆的煉油廠。

原油管道的直徑為10英寸(250公釐) ,長度為834公里(518英里)。新管道有13個泵站,每個泵站都配備了3台360馬力的柴油泵。該管道使用了超過60,000根德國製造的管道,總重量超過54,000噸。新管道的柴油機購自MAN AG,水泵購自Crossley,發電機購自Theodor Bergmann。

三個階段的建築工作同時進行。建設工程最高點位於海平面以上823米(2700英尺)。第一段長21公里(13英里)的米哈伊洛沃(Khashuri)-巴統段於1929年2月13日建成。第二段長363公里(226英里)的明格查爾(Mingachevir)-米哈伊洛沃(Khashuri)於1929年12月15日建成。第三段長248公里(154英里)的巴庫-明格查爾段(Mingachevir)於1930年2月13日建成。建設該管道耗資4900萬盧布。

1942年8月,由於納粹德國軍隊對管道的威脅而令該管道被拆除,拆除的管道被用於建設阿斯特拉罕-薩拉托夫管道。1990年代,該管道的部分被用於建造巴庫-蘇普薩管道。

擬建的新管道 編輯

對擬建新的巴庫-巴統管道的新工程已有好幾個提案。1994-1998年期間,新的巴庫-蘇普薩管道開始建設,該管道部分建設使用的是舊的巴庫-巴統管道路線。1998年3月2日,雪佛龍公司同意重建現有的哈蘇里-巴統管道,並建造新的杜班迪(巴庫)-哈蘇里管道。2001年5月,雪佛龍公司取消了這個項目,開始通過CPC管道從坦吉茲油田運送石油。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Mir-Babayev, Mir-Yusif. Baku–Batumi—the World's Longest Pipeline. Visions of Azerbaijan. January–February 2015 [2020-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參數|magazine=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magazine}}|website=) (幫助)
  2. ^ 2.0 2.1 2.2 From Field to Trunk Pipelines. Transnefteproduct. [2008-07-12].  [失效連結]
  3. ^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oil industry. Azerbaijan Portal. [2008-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9). 
  4. ^ 4.0 4.1 4.2 4.3 4.4 4.5 Shammazov, A.M.; Mastobajev, B.N.; Soshchenko, A. Russian pipeline transport (1860–1917). Truboprovodny transport nefti (Oil Pipelines) (Transneft). 2000, (6) [2008-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5). 
  5. ^ Shammazov, A.M.; Mastobajev, B.N.; Bakhtizin, R.N. History. Truboprovodny transport Rossii (1946–91). Truboprovodny transport nefti (Oil Pipelines) (Transneft). 2001, (2) [2008-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