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契此五代後梁時期之僧人明州奉化縣(今浙江寧波奉化)人。因常背負一隻布袋開口而笑,又稱布袋和尚笑佛。相傳是彌勒佛轉世。

釋契此
靈隱寺飛來峰造像石窟群中的布袋和尚像
出生生年不詳
明州奉化縣
圓寂916年
吳越明州奉化縣岳林寺
居住地奉化縣岳林寺
徒弟與學生蔣宗霸
何者的化身與轉世彌勒菩薩
備註
又號長汀子布袋師

生平

編輯

宋高僧傳》最早記載契此生平,說他「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語無恆,寢臥隨處。」常常用杖負布袋進入街市。到市場上乞食,醯醬魚葅皆入口,又分少許食物放入布袋中。曾於雪中臥而身上無雪,眾人皆奇。

後梁明州評事蔣宗霸常與契此交遊,拜之為師。隨之雲遊三年,一日兩人共浴奉化縣長汀溪中,蔣宗霸看見契此背上有四目。

據傳後梁貞明二年(916年)三月,契此圓寂前留一偈語:

[1]

因此契此即為彌勒菩薩化身的說法便廣為流傳。他圓寂後不久,有人在別州看見他仍背著布袋到處遊走[2]

信仰

編輯

在一些漢傳佛教寺院裡,常見到的大肚彌勒(或大肚比丘)即以契此為原來的型態塑造。此在佛教作為表示佛法的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有一顆包容別人的心。

由於契此的形象通常為臉帶笑容,手提布袋,有和氣生財、累積財富的意思,而受民間信仰的人視之為財神供奉,一般商家如彩券行、餐廳等,也會在店鋪裡供其塑像。

日韓

編輯

日本日本人布袋七福神之一。

布袋和尚
漢語名稱
漢語布袋和尚
越南語名稱
越南語 Bố Đại
韓語名稱
諺文포대
漢字布袋
日語名稱
漢字 布袋

相關影視作品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景德傳燈錄》卷第27:梁貞明二年丙子三月師將示滅。於嶽林寺東廊下端坐磐石。而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2. ^ 宋高僧傳》卷21「感通篇」「唐明州奉化縣釋契此」:後有他州見此公。亦荷布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