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學派,又稱常州今文學派,又稱公羊學派,清代常州人莊存與創立,其學主攻今文經學

常州學派始於乾隆嘉慶年間,以莊存與莊述祖莊綬甲劉逢祿為代表人物,多為常州人,故稱之。常州學派其學主要為研究《春秋公羊傳》,闡發公羊家的微言大義。莊存與早年師宗顏李學派,晚年深研今文經學典籍《春秋公羊傳》,深覺顏李多荒誕不實,遂揚棄顏李學派,自成一說,成為常州學派的開山宗師。

傳統公羊學皆環繞在胡母生何休的義例。劉逢祿為常州學派發揚光大者,他首先將《公羊》的微言運用於《論語》之中[1],著有《公羊何氏解詁箋》、《公羊何氏釋例》、《發墨守評》、《箴膏肓評》等,頗多發明。龔自珍本人也是常州學派佼佼者,與宋翔鳳、莊綬甲等過從甚密,好議論時政[2]凌曙將公羊義例引入禮學之中,凌曙傳於陳立,陳立著有《公羊義疏》,成為《公羊春秋》之集大成者。此後研究公羊者聞風而起,披靡天下,宋翔鳳的《論語說義》、《論語發微》,凌曙的《公羊禮疏》、《公羊禮說》、《四書典故覈》都是公羊學的大作。康有為也是常州學派之一員,他用今文「托古改制」,成為戊戌變法的理論依據。錢基博《古籍舉要》認為「言《公羊》,得之廖平。惟廖平以《公羊》言禮制,由《白虎通》以通〈王制〉,為湘學王闓運之嗣法;而康氏以《公羊》稱大同,由〈禮運〉以明《春秋》」。

注釋

編輯
  1. ^ 孫春在於《清末的公羊思想》中認為:「公羊學到劉逢祿另一轉折,就是用公羊傳何注的精神去重新詮釋《論語》一書」「劉逢祿另一個關鍵性的影響,就是以公羊春秋的思維去詮釋五經,因而造成了由公羊擴及於今文經學的全面研究」(臺灣商務,七十四年,頁36)。
  2. ^ 《清代學術概論》:「今文學之健者,必推龔、魏。龔、魏之時,清政既漸陵夷衰微矣,舉國方沈酣太平,而彼輩若不勝其憂危,恆相與指天畫地,規天下大計。考證之學,本非其所好也,而因眾所共習,則亦能之;能之而頗欲用以別闢國土,故雖言經學,而其精神與正統派之為經學而治經學者則既有以異。……故後之治今文學者,喜以經術作政論,則龔、魏之遺風也。」

參考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