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載陽(1874年—1945年11月17日),亦作張載揚,字春曦,號暄初浙江新昌梅渚鎮張家店村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

中國名人錄(第三版)》中的張載陽照片

生平 編輯

張載陽自幼隨父親務農。長大後,臂力超群,儀容修偉。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春,考入浙江武備學堂。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以正科第二名畢業。此後歷任浙江常備軍及新軍步隊隊官、管帶、協統領官。[1][2]

辛亥革命杭州光復時,張載陽駐鎮海,率部響應。後來升至旅長,獲授陸軍少將銜,併兼任杭州警備司令。1913年,任台州鎮守使兼禁菸督辦,禁止了台州、溫州地區的鴉片煙毒,獲得浙江都督府嘉獎。[1]他歷任浙江禁菸局長,台州、嘉興、湖州鎮守使,浙江陸軍暫編第二師師長,浙江陸軍第一師師長,浙江省省長兼第二師師長等職。[2]

1922年10月,張載陽任浙江省省長。1923年,獲授陸軍上將。在省長任內,張載陽注重地方公益及慈善事業,建設了杭臨公路以及紹興曹娥嵊縣公路,成立了杭州大學校董會,籌建浙江藝術專科學校,募款重修杭州岳墳錢王祠紹興禹陵。他還在家鄉興修水利,建橋,築路,興建先賢祠、大佛寺新社,幫助編纂縣誌,並以在杭新昌同鄉會會長的名義,籌銀元五千元重建了大市聚鎮。[1]

1924年江浙戰爭後,張載陽從省長職位上卸任,住在杭州井亭橋「暄廬」寓所,不問政治,研習書法。杭州西湖靈隱寺、天竺寺、岳墳、九溪等處均有張載陽的題額、對聯。[1]

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後,日軍大舉入侵,杭州城的浙江省級機關紛紛後撤,親日派籌備設立維持會,希望張載陽出面領導。為了擺脫親日派的糾纏,張載陽率全家星夜渡江返回原籍,住在縣城下市街的老宅,後來又遷居家鄉張家店。當時,張載陽家老幼共三十多口,生活拮据,浙江省政府主席黃紹竑欽佩張載陽的為人,欲聘其出任浙江省議員,給予經濟援助,被張載陽謝絕。1944年夏,日軍突然來到張載陽家,威逼利誘張載陽加入維持會,張載陽斥責道:「豈能為漢奸,唯有死耳!」日軍方退。[1]

抗日戰爭勝利後,張載陽返回杭州居住。1945年11月17日,在杭州病逝。 [1]

 
張載陽於杭州抱樸道院枕漱亭題字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