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之(1897年—1940年),子俊,山東省鄆城縣人。新文化運動骨幹之一,是中國男女同校的首倡者之一。

生平 編輯

1918年在北京大學讀書時與傅斯年羅家倫等發起創辦新潮社[1],任幹事部主任,社的英文名The Renaissence也是徐所起。同年與李大釗等共同發起的少年中國學會[2],任北京總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交際股股長等職。

1919年1月與其他在京山東籍學生創辦《曙光》雜誌[3]。1920年5月作為北京大學學生訪日團團員訪日。[4]

1920年3月31日,李大釗秘密組織發起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徐是成員之一。後赴美留學。學成考取倫敦大學研究生。回國後在山東各地任教。1938年,受邀擔任孔子77代孫孔德成的輔導教師。1940年在重慶遇日軍空襲身亡。

軼事 編輯

徐彥之提倡男女同校,並為此投書報刊,竟是因為一天與兩位男同學聊天覺得煩悶。[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傅斯年:《〈新潮〉之回顧與前瞻》,1919年9月,《新潮》二卷一號 存档副本. [2009-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5). 
  2. ^ 范體仁:記五四運動前後北京若干團體 http://news.sina.com.cn/c/2009-04-21/181017657328.s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新文化運動在山東的開展 存档副本. [2009-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9). 
  4. ^ 王曉秋「五四」時期的中日文化思想和青年的交流 http://www.sun0769.com/subject/200854/content6/t20080503_369038.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張文娟 歷史的另一副面孔,《讀書》200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