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性空梵語bhāva-śūnyatā),又稱法法相空所有所有空,大乘佛教術語,是一種空性的見解,為四空之一。

字源

編輯

有性空(梵語bhāva-śūnyatā)是一個複合名詞,由bhāva)及空性śūnyatā)兩個名詞合成,其意為,,是空性的。

概論

編輯

大般若經中,將十八空等空性見解,歸結為四空,也就是有性空、無性空、自性空與他性空四者[1]。其中,有性空中的有性,或譯為有法,指的是五蘊。五蘊的本質為空性,稱為有性空[2][3]

註釋

編輯
  1. ^ 《大般若經》卷51;「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即能悟有性由有性空,無性由無性空,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由他性空。」
  2. ^ 《大般若經》卷51;「云何有性由有性空?有性謂五蘊,此有性由有性空,五蘊生性不可得故,是為有性由有性空。」
  3. ^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46〈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何等名法、法相空?法名五眾,五眾空,是名法、法相空。」〈大智度論〉:「法法相空者。一切法中。法相不可得。如色中色相不可得。復次、法中不生法故。名為法法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