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思立(1337—1395),字伯禮,號謹節,元末明初江浙行省台州路(此為元時區劃,明時改為浙江布政使司台州府寧海縣塔山(今屬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前童鎮)人。

童思立
童思立

童思立畫像


籍貫 江浙行省台州府寧海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伯禮、謹節
出生 至正十七年七月初五日(1337年8月1日)
浙江寧海
逝世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二十六日(1395年9月10日)
南京高郵衛
墓葬 山頭葛
配偶 石林周氏
親屬 童尚孫(父)
羅氏(母)
童思忠(弟)
童思德(弟)
童思恭(弟)
童士斌(子)
童士寶(子)

人物簡介 編輯

童思立(1337—1395),字伯禮,號謹節,塔山童氏第七代世祖。他身長目秀,從小愛好讀書,有明識特操、質性敦厚、俠義孝廉氣質,立志讓童氏子弟耕讀傳家,繼承祖先詩禮名宗品德,弘揚前童優良傳統,置六經群書數千卷,在石鏡精舍創辦了讀書書院,曾兩次邀請大名鼎鼎的方孝孺先生蒞臨前童講學授教。

 

童思立雖年長方孝孺二十餘歲,但他勤於精舍聆聽求學,治心修身。這種精神感動了方先生,於是童思立與方孝孺交情深厚,成了知心摯友。童思立十分崇敬方孝孺博學多才、學術醇正、品格嚴謹的學者風範。方孝孺把思立比作鳳凰:「誰知枳棘間,尚有鶯鳳鳴。」後來,童思立因方國珍兵稍案,遂戍充南京高郵衛,卒於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廿六日,年僅五十有九。方孝孺特寫了《祭童伯禮》的祭文:「雲林有廬,其下流水。謂將與子,黃髮燕喜。」稱邑士伯禮是童氏房族詩禮名宗、耕讀傳家的楷模。[1]

家族成員 編輯

父親童尚孫(1314—1368),字釋卿,處士
母親羅氏(1314—1391),即童賢母,方孝孺為之作《童賢母傳》。

弟弟童思忠(1343—1390),字伯言;童思德(1346—1388),字伯誠;童思恭(1351—1414),字伯謙。
作為方孝孺的十族門生而受到他「滅十族」的牽連,童思恭充軍河北盧龍衛。這就是「沾親案」。[2]
妻子:石林周氏(1334—1406)。
兒子童士斌(1358—1409),字景哲;童士寶(1366—?),字景彝。
與叔父一樣受到牽連,士斌原被安排充軍河北興州衛,然而最後是士寶替兄充軍。
侄子童士林(1360—1434)、童士穆(1370—1449)、童士懋(1370—1438)、童士弘(1374—1425)、童士毅(生卒年不詳)等。
童士林,字景純,塔山人。方遜志門人。行履端謹,晦跡終身。著有文集。(《光緒寧海縣誌》[3]
註:景純,《寧海塔山童氏譜志》作「景淳」。 家族成員信息皆來自《寧海塔山童氏譜志》。[4]

 

縣誌記載 編輯

光緒年間的《寧海縣誌》記載童思立事跡如下:
童思立,字伯禮,塔山人。性孝友,悅讀書,樂施與。建石鏡精舍,聚六經群書數百卷,俾子侄講習其中,三代不分異。弟伯謙皆與方遜志交遊甚契。遜志寓京時,每以書來,欲舉為孝廉,伯禮輒以母老為書辭之。後以壽終,遜志為文,往祭哭奠,甚哀。及遜志罹難,伯謙以方黨謫戍盧龍萬曆乙酉,赦其孫歸。[5]

遺訓 編輯

童思立給後人的遺訓如下,今被刻於童氏宗祠里的石碑上。

 

敦一太祖遺訓曰:諸子若孫,咸聽吾言:自宋季衰亂,先世卜居於此,披荊斬棘,播遷辛苦,以至於吾。吾兄弟幼失怙,吾母延正學先生,誨吾兄弟。吾兄弟至今凜守不敢忘,皆汝曹所親見者也。夫水必有源,源遠故流長;木必有本,本深則葉茂。彼夫前懸石鏡,後枕平岡,兩峰夾於東西,雙溪繞於南北。居孰貽之安邪?桑麻土田,頗無旱澇之慮;山木溪魚,堪給歲時之羞。業孰貽之厚耶?四書六經,子史百家,聖賢垂訓,開卷有益。孰聚之使之積案盈笥,以便弦誦耶?汝曹能念造家之艱,則知守家之不易也。囊者,方先生入禁林,為書徵召,吾辭謝再三。豈誠不樂仕進哉?顧念母老,是以堅辭。今詳列規條,為後人訓:

  • 祖祠祭器,一稟先型,毋得違越。兄弟同居,日久則分,當念祖宗,毋或相侵暴。
  • 讀書耕田,奉公完課,毋或作奸慝以自取辱。
  • 塔山以給采樵,毋傷萌櫱。鹿山作鎮茲土,毋得削掘,以損來龍。
  • 墳塋生靈所棲,毋得附葬,以蹈不孝。
  • 兩溪樹木,皆吾手植,寒洪源蔽田宅,毋得剪伐。
  • 婢僕與有勤勞,毋得凌虐。

昔萬石君家,子孫皆孝行醇謹,光於漢史,吾常慕之,每念不忘。汝曹當思先世積累之德,子孫綿遠之基,勉率吾語。

相關詩文 編輯

方孝孺在其《遜志齋集》中留下了多篇與童思立(伯禮)有關的詩文。

與童伯禮書 編輯

足下奮不溺於流俗,眇然深思,欲以禮義振其家聲。收既析之昆弟,合爨而食,為製成法,以淑後人,此世之所僅有者。仆雖庸陋,固願觀德於左右,以佐末議,相其不及,導揚盛美,為閭里光榮。況足下有意乎振之,其何說之敢辭。然不幸為祖母所棄,雖逾時越月,以歲事之不易,柩猶在堂,未獲襄舉。方從父兄之後,抒晨夕之哀。徒奉教命,冒以衰服請見,則人謂我何!以吉服請見,則葬尚未舉,釋哀凌禮,諒亦非足下所以招之之意。是以仰德雖深,而未敢承命者,此也。抑足下見招者,豈以於聖賢君子之道不有聞乎?仆學甚陋,言甚訥,使胸中果有所蓄,造次未能發明,而況真無有邪。終日與人居,未嘗一啟口,或稍啟口,輒觸人而共嘩之,坐是自懲創,彌不樂言語,縱慾時出片言,料無明其旨者,復斷舌中止。足下雖雅好士,將焉取於此乎?雖然,於足下則不敢隱。
蓋自古非言之難,能知言者難也。知言固難,而能行之者尤難也。足下所欲則者,金華鄭氏。鄭氏之師太史公嘗為仆言,鄭氏初合食甚久,而元之中世有曰某卿者,勇於適義,於人言無不立行,其心所向,萬夫莫能回之。以故其所為事,多數百年士大夫家所未能行者,卒能大合其宗,暴其聲光,赫然揭於天下,聞於後世。國史之法,王公之貴,苟無足稱,皆擯而不錄。而鄭氏以布衣參名其籍,於今三朝,果何以致此哉?勇於為善,而知輕重之分故耳。其所為法,足下既已得之矣。能師其勇而力於行,雖無待於法,可也。人孰不樂告以善?苟信之未篤,執之未堅,一以為可焉,一以為否焉,則雖仆亦何能為?
然仆觀世之人,不肯為善者,誠不達耳。吾鄉雖小邑,富且貴者亦間見於時。未涉數十年,人已不知其姓名者多矣。此真賈豎之智,烏足道哉?足下獨能知其非是,為子孫垂久遠之業,自茲以往,苟能益行所聞,俾義聲光於四方,則仆也為足下之里人,亦預有耀矣。當可為之時,願加勉旃。仆他日獲至於終喪,敢不承足下之命,尚當誦其所學,與足下講之。[6]

祭童伯禮 編輯

嗚呼!我傷時人,以利勝恩。珍貴錙銖,芥視天倫。孰如吾子,愛友弟昆。同煬合藏,矢死靡分。眾皆蚩蚩,適己志物。既充厥家,他人遑恤。孰如吾子,克廣仁術。惠於艱煢,掊取則弗。人厚於躬,薄於奉先。貴為公卿,寢薦豆籩。孰如吾子,祠廟是虔。歲時烝嘗,其儀秩然。鄙夫蓄財,吝嗇自封。三牲私室,賓庖靡供。孰如吾子,待士敬恭。冠蓋盈門,曾無怠容。彼氓寡知,謂學無益。騁私角慧,詆慢耆德。吾子懲之,聞善必式。寶愛訓言,如金如璧。惟篤孝弟,以弘惠仁。虛心屈體,於賢於賓。觀於其庭,長幼振振。嗟我鄉閭,疇與為鄰?
予昔臥病,杜門避咎。子招我游,欣然為起。雲林有廬,其下流水。謂將與子,黃髮燕喜。宦學於秦,不見七年。每以書來,慰我憂悁。祝子壽考,以遲我旋。雲胡不留,永閉九泉。荒荒我里,士習日陋。誰能易之,力不能救。松柏之萎,荊棘之茂。追爾之亡,我心孔疚。秀目長身,玉雪其顏。夢寢見之,儼乎其存。馳觴往奠,不接笑言。序德告哀,以慰子孫。[7]

寄童伯禮二首 編輯

其一
俗薄吾深厭,家肥子孰過。孝慈諸弟共,才俊一門多。處世難同眾,居鄉本貴和。古來修禮讓,盜賊尚投戈。
其二
黍肉屢來饋,存心殊自憐。傷廉增我過,尚德貴君賢。握臂知身瘦,捐書待病痊。每懷徐孺子,衰世道能全。[8]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王興滿.走進前童: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128-129
  2. ^ 虽难犹荣“沾亲案”.宁海新闻网.2014-09-01. [2016-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5). 
  3. ^ 王瑞成.寧海縣誌(影印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02年:1123
  4. ^ [塔山童氏譜志編纂委員會.寧海塔山童氏譜志:塔山童氏譜志編纂委員會,1995年],附加文本。
  5. ^ 王瑞成.寧海縣誌(影印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02年:976-977
  6. ^ 方孝孺.遜志齋集:寧波出版社,2000年:339-340
  7. ^ 方孝孺.遜志齋集:寧波出版社,2000年:667-668
  8. ^ 方孝孺.遜志齋集:寧波出版社,2000年:83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