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汲南宋末年、元朝初年隆州仁壽(今四川仁壽縣)人,虞允文的四世孫,虞剛簡的孫子,虞㠭的兒子。

虞汲在宋朝官至黃岡縣尉。南宋滅亡,他僑居臨川崇仁,與吳澄為友,吳澄稱他的文章風格清醇。曾經兩次至元大都,贖出被俘的族人十餘口回到江南,於是家中更加貧困。晚年出任小官,在諸生中教授,被孛術魯翀歐陽玄而稱許,官至翰林院編修致仕。娶妻楊氏,是國子祭酒楊文仲之女。咸淳年間,楊文仲守衡山,虞汲跟從,當時還沒有兒子,於是向南嶽祈禱。楊氏將生兒子之前,楊文仲早晨起來,穿好衣冠坐著打瞌睡,夢到一道士至面前,牙兵稟告說:「南嶽真人來見。」醒了之後,聽說女兒生了一個男孩,心中非常驚奇。這個男孩被取名為虞集。虞集三歲就知道讀書,1275年,虞汲帶著全家去嶺南,戰爭中沒有攜帶書冊,楊氏口授《論語》、《孟子》、《春秋左氏傳》、歐陽修蘇軾之文,虞集聽後就能背誦。虞集有弟虞槃

參考文獻

編輯
  • 元史》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