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之戰,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世祖至元十二年)至1278年(宋帝昺祥興二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宋元戰爭中,南宋重慶府張珏抗擊元朝軍隊,堅守重慶的作戰。

1275年,元朝荊湖行省左丞相伯顏率軍沿長江東下,直趨臨安府(今杭州市)。為牽制四川宋軍,元世祖忽必烈命東、西川行樞密院向宋軍發動進攻。六月,東、西川行院軍攻占兩川大部州縣後,元世祖命其會攻重慶。守釣魚城(今重慶市合川區東)的宋將張珏,受命任四川制置副使、知重慶府後,依託的釣魚城要塞,繼續抗元。七月,西川行院副使忽敦率水陸軍二萬自瀘州(今四川省瀘州市東神臂山)向重慶進發,東川行院派合剌留一部兵力繼續圍攻合州(今合川區東釣魚山上),派副使汪惟正率大部兵力,自合州南下,會同忽敦率領的西川行院全部兵力圍攻重慶。忽敦令管軍萬戶禿滿答兒、速哥扼守嘉陵江長江口,在三江口(今重慶市東)架設浮橋,以舟師塞龍門濠,又令張萬家奴分水陸軍往來游弋於長江中,以阻宋朝援軍。汪惟正派橋船水手軍總管石抹不老以三百戰艦在鸛灘列陣,絕宋軍退路,令萬戶也罕的斤總督長江兩岸水陸軍馬,封鎖江面。張珏被阻在合州,未能趕任,只好多次派勇士入重慶。安撫趙定應答應援救,助其謀畫守御之計。數月後,重慶城中糧盡,元軍不斷勸降,情況危急。張珏一面派勇士潛入重慶協助守將趙定應防守,一面派軍襲擾元軍,謀劃援救。趙定應派軍突圍出銅鑼峽(今重慶市東),忽敦派管軍千戶步魯合答追到廣羊壩,斬殺宋軍二百人。

1276年春,張珏為解重慶之圍,派將軍趙安率軍襲擊元朝東川行院治所青居城(今四川省南充市南),俘虜安撫劉才、參議馬嵩。二月,乘東川行院總帥汪惟正率軍回援時,勇將張萬以巨艦帶著精兵,斷三江浮橋,破圍入重慶赴援。當時南宋朝廷已在臨安降元,忽必烈遣使持詔,再次勸降,被拒。四月,張珏會同重慶守軍出擊駐守鳳頂諸寨的元軍。忽必烈令分兵五道,水陸進發,發起攻擊。東川行院石抹不老率軍五百人,會同招討使藥剌海,在嘉陵江岸豎柵,乘夜襲擊宋軍,直抵重慶城下,宋軍被俘三十餘人。汪惟正助攻,奪其洪崖門,擒獲宋軍何統制。西川行院軍,大多攻城不利,只有速哥率所部獲三千艘戰艦,俘獲一百三十人。涪州(今重慶市涪陵區)守將楊立率領水軍來援,石抹不老在廣羊壩將其擊敗,得六十人,攻下山寨溪洞二十三所。因東、西川行院矛盾突出,互相觀望,忽必烈將東川行院併入西川行院。六月,張珏乘西川行院治所空虛之機,派兵與義軍裡應外合,收復瀘州(治所神臂城),殺守將熊耳、安撫梅應春,俘元將家屬多人,動搖了西川行院軍心。元軍回師援救,重慶解圍。十二月,張珏派部將王立守釣魚城,自入重慶就職,並派軍奪回涪州。

1277年七月,東川副都元帥張德潤克涪州,十一月,西川行院軍再克瀘州。忽必烈向四川增兵,以西川行院使不花軍數萬復攻重慶。以主力駐佛圖關(今重慶市西),分派一軍駐南城,一軍駐朱村坪,一軍屯江上。不花派宋降將李從入重慶招降,張珏不從。副使李德輝勸降張珏,再次被拒絕。

1278年正月,張珏派總管李義率領兵馬從廣陽(今重慶市東)出擊,全軍覆沒。不花督總帥汪良臣攻城,張珏率軍出戰,挫敗元軍。汪良臣身中四矢。二月,張珏率軍出薰風門,在扶桑壩(今重慶市東)與六翼達魯花赤也速答兒作戰,被元軍前後夾擊,敗退入城。不花移師堡子頭,令元軍造雲梯,加緊攻城。也速答兒率二十餘騎至門前挑戰,宋都統趙安出戰,也速答兒三入其陣衝殺,宋軍士氣低落,元軍殺宋軍五百餘人。橋船水手軍總管石抹不老攻重慶太平門,登城殺守卒數十人。塔海帖木兒率領拔都魯二百人,攻宋朝水軍,奪下一艘戰船,俘十三人。張珏守城超過一年,城中糧盡,部將趙安等在夜晚開鎮西門降元,張珏率兵巷戰不利,乘舟出城,於涪州被俘,元軍攻占重慶。

參考資料

編輯
  • 續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一、一百八十二、一百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