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趣圖》中國清代羅聘的繪畫作品。藏於中國美術館[1]畫本身借畫中的鬼神來表達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不滿,[2]因為當時不能直接諷刺時弊,就假借別的形象。[3]畫本身每一個圖包含了好幾個段落,各個段落的畫面有些相連,有些不相連。[4]有理論家[誰?]認定《鬼趣圖》的「以醜寫美」手法,反映了人鬼顛倒。[5]作者為了給自己老師金農印文集,就來到北京取材,因為看到了「乾隆盛世」上層社會的真實面貌,就自稱能看見「鬼」,並且把這些「鬼」畫成了《鬼趣圖》,圖總共一卷八幅。[6]

評價

編輯

《履園畫學》雲: 「喜畫鬼,有《鬼趣圖》,當代王公大人、騷人墨客,題詩幾遍。」[7]

《羅兩峰鬼趣圖》(《詩集》卷十)有日: 「此畫誰所作,陰風生素,慘澹有無中,嵌(閃爍)吁可怖,大矣天地間,變態不具,耳目所未經,安得窮其數,儒生辨真安,正色援章句,為謝幕比人,說鬼亦多趣。[8]
魯迅: 「生平做事笑離先生就說過《鬼趣圖》「太離開了人間」。我奇」 , 「富貴之畏人,不如貧賤之建志」。[9]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中國美術百科全書: A-G 第1卷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9年 p424
  2. ^ 東北亞近代文化交流關係研究 崔博光 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8年 p38-39 ISBN:9787560736495
  3. ^ 香港漫畫春秋 鄭家鎮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8年 p20 ISBN:9789620441653
  4. ^ 燕山夜話 鄧拓 北京出版社 1979年 p255
  5. ^ 巴山鬼話 魏明倫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 p81 ISBN:9787208023857
  6. ^ 文藝賞析詞典 唐達成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年 p938 ISBN 9787220004049
  7. ^ 中國繪畫源流 劉治貴 湖南美朮出版社 2003年 p57 ISBN:9787535619037
  8. ^ 中國古代文學論叢 魏明安 黃山書社 1992年 p413 ISBN:9787805354910
  9. ^ 諷刺與幽默 - 第 1-24 期 人民日報出版社 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