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Steven Sun/網絡獨立宣言

巴洛在他的《網絡獨立宣言》十周年紀念日

《網絡獨立宣言》主要討論了政府在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的適用性的問題。受開創性的網際網路項目網絡空間24小時的委託,這份宣言由電子前沿基金會的創始人約翰佩里巴洛撰寫,並於1996年2月8日發表到網際網路上。 [1] 它主要是為了回應1996年美國通過的1996年美國電信法。 2014年,記錄部錄製並發布了Barlow閱讀宣言的音頻和視頻。 [2] [3]

內容

編輯
工業世界的政府們,你們這些令人生厭的鐵血巨人們,我來自網絡世界——一個嶄新的心靈家園。作為未來的代言人,我代表未來,要求過去的你們別管我們。在我們這裡,你們並不受歡迎。在我們聚集的地方,你們沒有主權。
— 約翰·佩里·巴洛, 《網絡獨立宣言》

該宣言對網際網路的外部力量如政府(特別是美國政府)進行了反駁。 它指出,美國沒有得到被監管者的同意,將法律適用於網際網路,但網際網路不屬於任何的國家。相反,網際網路正在制定自己的社會契約,以確定如何根據黃金法則處理其問題。該文件不僅提到了「電信法」,它還指責中國德國法國俄羅斯新加坡義大利扼殺了網際網路。 [4]

背景

編輯

在撰寫宣言之前,巴洛已經多次就網際網路及其社會與法律的現象撰寫了許多文章, [5]1994年3月在「 連線 」雜誌上發表了他著名的作品《 經濟學思想 》。

評價

編輯

巴洛的宣言迅速成名,並在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在發表後的三個月內,約有5,000個網站轉載了此宣言。 [6] 在發表後九個月,約有40,000個轉載。 [7] 為了接近巴洛的自治網際網路的願景,由芝加哥肯特法學院主辦的網絡空間法研究所設立了一名虛擬法官 。相關機構和其他法律團體將任命法官解決網上糾紛。 [6] 該聲明因內部不一致而受到批評。 [8] 此宣言中稱「『網絡空間』是一個從物理世界中移除的地方」的說法也受到了挑戰,事實上網際網路始終與其依賴的現實事物相關聯[9]

在網際網路之外,對此宣言回應顯得不那麼積極。美國商務部助理部長 拉里•歐文 ( Larry Irving)表示,缺乏保障措施將「減緩對消費者和企業產生重大利益的可能的增長」。[6] 在雜誌HotWired中 ,一位專欄作家稱他的文件只是「胡言亂語(hogwash)」。 [10]

在2002年,轉載此宣言的網站數量大約已降至20,000個。 [11] 2004年,巴洛反思了他20世紀90年代所做出的工作,特別是他當時所持有的樂觀主義態度。 他說:「我們都變老了,變得更明智了」。 [12]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John Perry Barlow: Is Cyberspace Still Anti-Sovereign?. 12 February 2018. 
  2. ^ Department of Records. www.departmentofrecords.co. 
  3. ^ Limited edition vinyl: John Perry Barlow reads "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 / Boing Boing. boingboing.net. 
  4. ^ Barlow, John Perry. 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 1996-02-08 [2017-02-23]. 
  5. ^ Ley, Michael. DBLP: John Perry Barlow. [2007-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February 2007). 
  6. ^ 6.0 6.1 6.2 Yang, Catherine. Law Creeps Onto the Lawless Net. BusinessWeek. 1996-05-06, (3474): 58–64 [2007-02-08]. 
  7. ^ Frezza, Bill. Can Public Network Computing Save Democracy. Network Computing. 1996-11-01: 35. 
  8. ^ Evans, Woody. Cyberspace is the Child of the Industrial Age - Defining it as Independent is Nonsense. Institute for Ethic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6. 
  9. ^ Graham, Mark. Geography/internet: ethereal alternate dimensions of cyberspace or grounded augmented realities?.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2013-03-01, 179 (2): 177–182. ISSN 0016-7398. doi:10.1111/geoj.12009 (英語). 
  10. ^ Cembalest, Robin. The Featherman File. Forward. 1996-09-20, C: 2. 
  11. ^ Barlow, John Perry. John Perry Barlow Declaration for Defendants in MGM et al. v. Grokster et al.. 2002-01-22 [2007-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February 2007). 
  12. ^ Doherty, Brian. John Perry Barlow 2.0: The Thomas Jefferson of cyberspace reinvents his body — and his politics. Reason. August–September 2004. 

[[Category:网络文化]] [[Category:有未审阅翻译的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