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厚(1908年—1997年)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乡郝家桥村人,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劳动模范[1]

生平

编辑

1937年,刘玉厚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响应毛泽东的号召,组织成立了绥德县第一支变工队[1]。1943年2月,习仲勋调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这时,大生产运动正在陕甘宁边区及中共领导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习仲勋到任后,把搞好生产、发展经济作为首要工作任务,经常到农村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在到绥德县郝家桥村向当地农民请教生产时,习仲勋发现了刘玉厚的经验,乃帮郝家桥村和刘玉厚总结经验并大力推广,掀起了生产热潮,生产变工互助组、工副业生产、劳动竞赛都开展起来,绥德地区涌现出很多先进乡、村典型以及模范人物。1943年11月至12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三届生产展览会和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期间,刘玉厚、吴满有白德等17位劳动模范应毛泽东邀请,参加了大生产经验座谈会,并受到朱德总司令的嘉奖[2]

1944年,刘玉厚在任农会主任和郝家桥村村长时,郝家桥村被陕甘宁边区政府誉为“模范村”。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刘玉厚支前抬担架,勇敢工作,受特别奖励。1947年,刘玉厚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在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立下大功,受到毛泽东接见,并应邀赴北京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同年6月,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并任主席团成员。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观礼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

1950年,刘玉厚在绥德县人民政府四科工作,因为表现突出,被誉为“特等劳模”。后来调到泾惠农场、兴平拖拉机站等单位工作,曾任兴平县机械工交局局长、兴平县政协主席等职。刘玉厚一生曾五次受到毛泽东接见[1]

农业学大寨时期,刘玉厚坚持参加劳动,获得群众爱戴。1970年2月,63岁已退休回家的刘玉厚不顾年老体弱,回家第二天就同社员们一起参加打坝。他的组织关系落在张家砭公社,他本人也住在公社,和张家砭公社党委书记强艾生同住一室。组织上任命刘玉厚为张家砭公社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为了推动农村水利建设,刘玉厚跑遍了全公社32个大队,98架山,87条沟,走到了全公社全部数十处水利工程,帮助各大队制订农田水利建设规划。1972年春,当地发生严重旱情,刘玉厚率群众抢修郝家桥大队在建的滚水坝。他和社员同吃同劳动,带头背大石料。经两个多月劳动,建成了这座大型滚水坝。随后他又领导社员建成了一条六里多长的引水渠,从而使三个大队的50余亩水地实现自流灌溉,平均亩产达480多斤[1]

郝家桥大队建水库时,因资金缺乏,有人想向国家申请资金援助。但刘玉厚说:“一定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没钱买炸药崩土,刘玉厚组织30余人用镢头掏土;车辆不足,他发动群众自制土车;没钱买柴油抽水灌坝,他带领社员掏马牙石(马牙石是一种动物化石)出售后购买柴油;没有镢头,他自己出钱买了十多把镢头[1]

由于长期从事艰苦劳动,刘玉厚患上了严重的胃病,胃被切除五分之三,身体病弱,但他坚持工作和劳动。中共党员刘永宽被牛踢伤后住院治疗,刘玉厚四次到20里远的县城看望;要下暴雨时,刘玉厚挨家挨户查看社员家的窑和房子,检查水库、土坝[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关心陕北革命老区,陕西省专门成立了陕北建设委员会。1979年冬,刘玉厚应习仲勋等中共老一辈革命家之邀,到北京看望他们,汇报群众生产生活情况[1]

1997年,刘玉厚逝世[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老英雄刘玉厚. 绥德县人民政府. 2013-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2. ^ 特稿:伟绩彪青史 丹心天地鉴——深切怀念老领导习仲勋同志. 中红网. 2014-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