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方程式积分系统
此條目翻譯自其他語言維基百科,需要相關領域的編者協助校對翻譯。 |
一级方程式赛车(英語:Formula One,也叫Formula 1或者F1)是由国际汽车联盟举办的最高级别的赛车比赛。[1] 名称中的“方程式”是指所有参赛车手和车辆都必须遵守的规则。F1赛季包括一系列的比赛,这些通常被称为“大奖赛”(法語:Grands Prix)的赛事通常在专门修建的赛道上进行,有些情况下也在临时封闭的普通城市道路上举行,其中最有名的是在蒙特卡洛举办的摩纳哥大奖赛。[2]每场比赛的结果算入积分系统并以此确定两个年度世界冠军:一个给车手,另一个给制造商。

F1赛季中举行的每场大奖赛都采用积分制,以在赛季末决出两项冠军头衔的归属:自1950年开始授予的车手世界冠军,以及自1958年开始授予的车队世界冠军(制造商世界冠军)。[3][4]每位车手在年度车手排名中积累车手冠军积分,在车队年度排名中为他们所代表的车队积累车队冠军积分。[4]赛季结束时,在国际汽联举办的颁奖仪式上,两个冠军头衔会被正式授予获得最多积分的车手和车队。
在F1的历史中,积分系统曾经多次发生变化。在1990年以前,车手只能在赛季成绩最好的几场比赛中获得积分;[5][6]1979年以前,在一场大奖赛中,只有车队中成绩最好的那名车手获得的积分才会被计入其车队年度积分;[6]从1950年到1959年,每场比赛的前五名和最快圈速的获得者都会取得积分;从1960年到2002年,每场比赛的前六名可获得积分,但最快圈速得主不再获得积分。2003年,国际汽联将获得积分的范围扩大到前八名;2010年,扩大为前十名。2019年重新引入了最快圈速奖励积分,但只有大奖赛前十名的车手有资格获得该积分。2021年,国际汽联引入了冲刺排位赛,在一部分大奖赛中举行,用以确定正赛发车顺序。冲刺排位赛的前三名分别可以得到3分、2分和1分。[7]
1950年至1960年,每位大奖赛冠军可获得的积分为8分,1961年至1990年为9分,1991年至2009年为10分,2010年以来为25分。与一些其他赛事不同的是:F1从未授予杆位获得者或领跑圈数最多的车手额外积分。[5]
截至2021年阿布扎比大奖赛,在1057场国际汽联大奖赛中,已经有345名车手获得过车手积分,并有70支车队获得过车队积分。刘易斯·汉密尔顿以4165.5分成为车手总积分最高者,塞巴斯蒂安·维特尔以3061分排名第二,费尔南多·阿隆索以1980分排名第三。[8]车队积分方面,法拉利车队以8712分排名第一,梅赛德斯车队以6298.5分排名第二,迈凯伦车队以5830.5分排名第三。[9]在1950年至1957年期间,如果一位车手与其他车手共用一辆车,或者与其他车手创造了相同的最快圈速,则这些车手会平分所获积分。[6][10]有六场大奖赛在完成75%的比赛距离之前就出示红旗而结束,因此只授予了一半的积分;[11]大约在1977年左右开始,如果比赛结束时完成的比赛少于两圈,则该场比赛不能授予积分。[12][13]
罗伯特·库比卡是在两次获得积分之间间隔最长的车手,他在2010年阿布扎比大奖赛和2019年德国大奖赛之间等待了8年零256天。[14]迈克尔·舒马赫是第一次获得积分到最后一次得分之间时间跨度最长的车手:他在1991年意大利大奖赛第一次获得积分,在2012年巴西大奖赛最后一次获得积分,时间跨度为21年2个月又17天。[15]刘易斯·汉密尔顿保持着从2018年英国大奖赛到2020年巴林大奖赛连续48场大奖赛获得积分的纪录。[16]马克斯·维斯塔潘是最年轻的获得积分的车手:他在2015年马来西亚大奖赛上获得第7名,当时他只有17岁零180天。[17]菲利普·埃坦塞林是最年长的获得积分的车手,他在1950年意大利大奖赛上获得第五名时已经53岁零249天。[18]
积分系统 编辑
赛季 | 第1名 | 第2名 | 第3名 | 第4名 | 第5名 | 第6名 | 第7名 | 第8名 | 第9名 | 第10名 | 最快圈速 | 被记分的最佳大奖赛 | 注释 |
---|---|---|---|---|---|---|---|---|---|---|---|---|---|
1950–1953 | 8 | 6 | 4 | 3 | 2 | 1 | 4 | 1,2 | |||||
1954 | 8 | 6 | 4 | 3 | 2 | 1 | 5 | 1,2,3 | |||||
1955–1957 | 8 | 6 | 4 | 3 | 2 | 1 | 5 | 1,4,5,6,15 | |||||
1958 | 8 | 6 | 4 | 3 | 2 | 1 | 6 | 6,7,15 | |||||
1959 | 8 | 6 | 4 | 3 | 2 | 1 | 5 | ||||||
1960 | 8 | 6 | 4 | 3 | 2 | 1 | 6 | ||||||
1961–1962 | 9 | 6 | 4 | 3 | 2 | 1 | 5 | ||||||
1963–1964 | 9 | 6 | 4 | 3 | 2 | 1 | 6 | ||||||
1965 | 9 | 6 | 4 | 3 | 2 | 1 | 6 | 8 | |||||
1966 | 9 | 6 | 4 | 3 | 2 | 1 | 5 | 9,15 | |||||
1967 | 9 | 6 | 4 | 3 | 2 | 1 | 9 (前6站中的5站, 后5站中的4站) |
9,15 | |||||
1968 | 9 | 6 | 4 | 3 | 2 | 1 | 10 (前6站中的5站,后6站中的5站) |
||||||
1969 | 9 | 6 | 4 | 3 | 2 | 1 | 9 (前6站中的5站, 后5站中的4站) |
8,15 | |||||
1970 | 9 | 6 | 4 | 3 | 2 | 1 | 11 (前7站中的6站,后6站中的5站) |
15 | |||||
1971 | 9 | 6 | 4 | 3 | 2 | 1 | 9 (前6站中的5站, 后5站中的4站) |
8 | |||||
1972 | 9 | 6 | 4 | 3 | 2 | 1 | 10 (前6站中的5站,后6站中的5站) |
8 | |||||
1973–1974 | 9 | 6 | 4 | 3 | 2 | 1 | 13 (前8站中的7站,后7站中的6站) |
8 | |||||
1975 | 9 | 6 | 4 | 3 | 2 | 1 | 12 (前8站中的7站,后6站中的5站) |
2,5,6,7,8,10 | |||||
1976–1978 | 9 | 6 | 4 | 3 | 2 | 1 | 14 (前8站中的7站,后8站中的7站) |
8 | |||||
1979–1980 | 9 | 6 | 4 | 3 | 2 | 1 | 8 (前7站中的4站, 后8站中的4站) |
10 | |||||
1981–1984 | 9 | 6 | 4 | 3 | 2 | 1 | 所有 | 10,11 | |||||
1985–1990 | 9 | 6 | 4 | 3 | 2 | 1 | 11 | 10,12 | |||||
1991–2002 | 10 | 6 | 4 | 3 | 2 | 1 | 所有 | 10 | |||||
2003–2009 | 10 | 8 | 6 | 5 | 4 | 3 | 2 | 1 | 所有 | ||||
2010–2018 | 25 | 18 | 15 | 12 | 10 | 8 | 6 | 4 | 2 | 1 | 所有 | 13 | |
2019–2020 | 25 | 18 | 15 | 12 | 10 | 8 | 6 | 4 | 2 | 1 | 1 | 所有 | 14 |
2021 | 25 | 18 | 15 | 12 | 10 | 8 | 6 | 4 | 2 | 1 | 1 | 所有(正賽) | 14 |
3 | 2 | 1 | ※冲刺赛 | 仅限英国、意大利和圣保罗大奖赛 | |||||||||
2022 | 25 | 18 | 15 | 12 | 10 | 8 | 6 | 4 | 2 | 1 | 1 | 所有(正賽) | 14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冲刺赛 | 仅限艾米利亚-罗马涅、奥地利和圣保罗大奖赛 | ||||
2023 | 25 | 18 | 15 | 12 | 10 | 8 | 6 | 4 | 2 | 1 | 1 | 所有(正賽) | 14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冲刺赛 | 仅限阿塞拜疆、奥地利、比利时大奖赛、卡塔尔大奖赛、美国大奖赛和圣保罗大奖赛 |
比赛因红旗而提前结束时 编辑
赛季 | 完成的比赛里程数 | 第1名 | 第2名 | 第3名 | 第4名 | 第5名 | 第6名 | 第7名 | 第8名 | 第9名 | 第10名 | 最快圈速 | 注释 |
---|---|---|---|---|---|---|---|---|---|---|---|---|---|
1975年–1976年 | 少于30% | 无 | N/A | [a][b] | |||||||||
30%至60% | 一半积分 | ||||||||||||
多于60% | 全额积分 | ||||||||||||
1980年–2021年 | 少于2圈 | 无 | [b][c][d] | ||||||||||
多于2圈少于75% | 一半积分 | ||||||||||||
多于75% | 全额积分 | ||||||||||||
2022年至今 | 在非安全车或虚拟安全车下少于2圈 | 无 | 0 | ||||||||||
多于2圈少于25% | 6 | 4 | 3 | 2 | 1 | – | – | – | – | – | |||
25%至50% | 13 | 10 | 8 | 6 | 5 | 4 | 3 | 2 | 1 | – | 1 | ||
50%至75% | 19 | 14 | 12 | 10 | 8 | 6 | 4 | 3 | 2 | 1 | |||
多于75% | 全额积分 |
注释 编辑
- 车队世界冠军在1950年至1957年间未颁发。
- 轮流驾驶者的得分在这几个人间平分,而不考虑每一位车手所驾驶的圈数。
- 在1954年英国大奖赛上,七名车手做出同样的最快圈速,他们各得到0.143分。
- 在一场比赛中轮流驾驶超过一部赛车的车手只会得到其中得分最高的分数,而不是累积。
- 轮流驾驶者的得分在这几个人间平分,而不考虑每一位车手所驾驶完的圈数,除非有车手被认为完成距离不足。
- 如有一人以上做出最快圈速,则该分数在这几名车手间平分。
- 在比赛中轮流驾驶不被计算积分。
- 每只车队在每场比赛中只有得分最高的车手的积分被记入车队积分。
- 没有名次(未完成比赛距离的一定比例)的车手没有积分,即使这位车手以前6名的成绩完成比赛。
- 如果比赛在不到全程的一半的时候被迫终止,车手则得到规则中规定的完成比赛所应得积分的一半。
- 仅正式加入一部车的车队的第二车手没有资格获得积分。这影响到Osella车队的约·加特纳尔(Jo Gartner)和ATS车队的格哈尔德·贝格尔(Gerhard Berger),他们在1984年意大利大奖赛分获第5、6名。他们的分数没有被给予其他车手。
- 仅正式加入一部车的车队不因第二车手的成绩而获得积分。
- 其中仅2014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可获得双倍积分。
- 最快圈速僅該場前十名的車手比較。
- 二级方程式与一级方程式赛车在以下几场大奖赛中共同比赛,但是没有资格获得世界锦标赛积分。
参考 编辑
- ^ About FIA.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 (FIA). [31 Octo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5).
- ^ His Serene Highness Prince Rainier of Monte Carlo awarded the first FIA Gold Medal for Motor Sport.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 (FIA). 14 October 2004 [30 Octo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5).
- ^ The FIA FAQ on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AtlasF1. [2021-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4-05).
- ^ 4.0 4.1 Budzinski, Oliver; Feddersen, Arne. Measuring Competitive Balance in Formula One Racing (PDF). Ilmenau 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s. 2019-03, 25 (121): 5, 7 [2021-02-28]. ISSN 0949-385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10).
- ^ 5.0 5.1 World Championship points systems. 8W. Forix. 2019-01-18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4).
- ^ 6.0 6.1 6.2 Hayhoe 1989,第8頁
- ^ Medland, Chris. F1 confirms three sprint races for 2021. Racer. 2121-04-26 [2021-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
- ^ Diepraam, Mattijs; Fisher, Alun. Total World Championship points. 8W. Forix. 2021-03-28 [202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 ^ Statistics Constructors – Points – By number. StatsF1. [2021-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 ^ Hayhoe 1989,第165頁
- ^ 11.0 11.1 Mitchell, Scott; Straw, Edd. The five other times half-points were awarded in F1. The Race. 2021-08-31 [2021-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 ^ Cooper, Adam. How a 40-year-old rule turned F1 on its head at Spa. Motorsport.com. 2021-09-01 [2021-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 ^ Noble, Jonathan; Cooper, Adam. Why one-lap Belgian Grand Prix counted for F1 points. Motorsport.com. 2021-08-29 [2021-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9).
- ^ Longest time between Formula One points. 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2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1).
- ^ Statistics Drivers – Points – Interval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last. StatsF1. [2021-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 ^ Most consecutive Formula One Grand Prix points finishes (by driver). 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2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 ^ Max Verstappen makes F1 history as youngest in points. USA Today. Associated Press. 2015-03-29 [202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0).
- ^ Age and the F1 driver – from teenage stars to fast 50-year-olds. Formula One. 2014-10-22 [202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5).
- ^ 19.0 19.1 Cooper, Adam. How a 40-year-old rule turned F1 on its head at Spa. Motorsport.com. 1 September 2021 [1 Sept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1 September 2021).
- ^ Noble, Jonathan; Cooper, Adam. Why one-lap Belgian Grand Prix counted for F1 points. Motorsport.com. 29 August 2021 [29 August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August 2021).
- ^ F1 Commission approves changes to Sporting Regulations regarding points for shortened races. Formula One. 14 February 2022 [15 Februar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February 2022) (英语).
- ^ 2022 Formula One Sporting Regulations (PDF).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 4–5. 15 March 2022 [18 March 20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16 March 2022).
- ^ Cooper, Adam. F1 clarifies safety car rules after Abu Dhabi controversies . Autosport. 15 March 2022 [16 March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15 March 2022).
- ^ 2016 Formula One Sporting Regulations.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 3. 20 April 2016 [15 Februar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1 May 2021).
- ^ Мазепин потерял лучший круг на Гран-при Бельгии [Mazepin lost the best lap at the Belgian Grand Prix]. RIA Novosti. 29 August 2021 [15 Februar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August 2021) (俄语).
注釋 编辑
- ^ The first race for which half-points were awarded was the 1975 Spanish Grand Prix.[11]
- ^ 2.0 2.1 The requirement to complete two laps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implemented between 1977 and 1980.[19]
- ^ The regulation regarding half-points in the case of exactly two laps being completed was slightly amended in 2016; no race was affected by this amendment.[24]
- ^ No official fastest lap was awarded at the Template:F1GP, which was conducted entirely behind the safety car.[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