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美嶼
七美嶼,是位於臺灣澎湖群島最南端的一個島嶼。又稱七美島,舊名大嶼。[1]七美嶼是澎湖群島第四大的島嶼,同時也是澎湖群島中標高第二高的島嶼。
七美嶼 | |
---|---|
自然地理 | |
位置 | 馬公市南南西方22海里 |
坐标 | 23°12′29″N 119°25′43″E / 23.20806°N 119.42861°E |
群岛 | 澎湖群島 |
周围水域 | 臺灣海峽 |
面積 | 6.99平方公里(2.70平方英里) |
海岸線 | 19.247千米(11.9595英里) |
最高海拔 | 64米(210英尺) |
管轄 | |
中華民國(臺灣) | |
縣 | 澎湖縣 |
鄉 | 七美鄉 |
人口统计 | |
人口 | 3,888 |
歷史
编辑七美鄉舊稱南嶼、大嶼、南天島。其中以「大嶼」稱呼為最早,於康熙24年(1685年)蔣毓英纂修《臺灣府志》就有記載,1949年,當時的澎湖縣縣長劉燕夫前來巡視時,為紀念明朝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海寇侵犯本島、逼迫七位美女投井殉節之「七美人塚」貞烈事蹟,經邀請地方仕紳研商,後呈報臺灣省政府核准後,始正式更名為「七美」。
地理
编辑七美嶼經緯度為東經119度40分、北緯23度16分,約在縣治馬公市南南西方22海里(41公里)處。東南東距臺南市約44海里,東南距高雄市約58海里。全島總面積約6.99平方公里,周圍長度14.40公里。就地形來看,七美嶼乃一塊切割之方山島嶼;以面積比較,為澎湖群島第五大島[2]。
七美嶼屬澎湖群島的一部分,位於北回歸線上,全年平均溫度為攝氏23度,二月均溫為攝氏16.2度,七月均溫為攝氏28.3度。雖然四面環海,但因為缺乏良好植被,夏季仍感煩躁;冬季在強烈東北季風吹襲下,體感溫度低於氣溫約攝氏7度[3]。七美嶼本身並無氣象測候站,其氣候可參考臨近之東吉島氣象站相關資訊。
七美嶼為一東高西低的方山台地,海岸線總長14.4公里,全島屬玄武岩地質地形,島上充滿了火山熔岩凝固的玄武岩,有柱狀節理、板狀節理與放射狀節理。綿延數千公尺的熔岩臺地、大灣玄武岩海蝕地形、望夫石玄武岩質岩脈、龍埕海蝕平台的摺皺構造、分叉子海蝕柱、海蝕溝、下巷海崖、礫灘、壺穴、澎湖石滬等多種海蝕地形。銀合歡為日治時期引進的植物,由於生命力強且適合本地環境,已成為七美嶼分佈最廣的植被。馬櫻丹是經由候鳥糞便帶進七美嶼,經快速蔓延後,目前為七美嶼第二多之野生植物。
七美嶼長年流水侵蝕作用,在西湖村北側與平和村西側形成了河谷地形。然由於土壤、雨量及東北季風的影響,農地僅能耕種乾旱作物,畜牧或農耕業並不盛行,西南方為南淺漁場,漁業在此是高度發展的產業。
交通、旅遊與人文
编辑石滬為澎湖海邊常見的一種捕魚設施,最典型造形是由兩座心狀石滬所構成,故稱之為「雙心石滬」,其中尤以七美島東北角東湖村頂隙北面海崖下的雙心石滬(頂隙滬)最為知名。石滬補魚的原理為利用潮汐起落,在潮間帶堆砌兩道長圓弧形堤岸,從淺水處一路延長至深水處,在深水處盡頭向內做成彎鉤狀。漲潮時,魚群順著海水進入石滬中覓食海藻;退潮後,石堤已高於海面,魚迴游至捲曲處被阻,困於滬內,漁民藉此捕捉漁獲。全世界石滬不到六百口,而澎湖縣即有五百七十四口以上。七美鄉雖然僅有此一石滬,但因造型優美,反而成為遊客駐足的焦點。
「小臺灣」位於七美嶼東部海岸,為一座天然海蝕平台,因退潮時海蝕平台貌似臺灣島輪廓而得名。小臺灣與雙心石滬並列為七美的熱門景點。七美水庫是七美鄉唯一的水庫與主要用水來源,集水區面積1.137平方公里,滿水位面積11.395公頃,總蓄水量228,000立方公尺。該水庫也是臨近地區水鳥棲息的空間[4]。
七美嶼燈塔興建於1937年,是澎湖最南端,也是最晚興建的一座燈塔。於1989年整建後,高8.3公尺,8,000燭光,塔光可達19海浬。除此之外,七美嶼尚有分岔仔、牛母坪、大獅風景區、望夫石等特殊地質景觀。
參考資料
编辑- ^ 七美嶼.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 ^ 《七美鄉簡介 地理位置》,澎湖七美鄉公所網站. [2008-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8).
- ^ 《七美鄉簡介 氣候與生態》,澎湖縣七美鄉公所網站. [2008-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8).
- ^ 《旅遊七美 > 風景據點 >七美水庫》,七美鄉公所官方網站. [201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