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巴利文saṅgha梵語संघsaṃgha),簡稱為,又譯為僧眾僧侶僧團僧尼教團和合眾出家眾印度宗教術語,意譯為大眾,源自古印度傳統,最初意指由多人所組成的團體。在各沙門傳統中,如耆那教等,聚集的弟子皆稱為僧伽。佛教也傳承了相同傳統,將信奉佛教的出家、在家弟子皆統稱為僧伽。在一般的使用上,若不做特別指定,僧伽大部份用來泛指佛教僧侶,也就是受具足戒出家眾

讀音方面,「僧伽」的传承音「僧茄」(ㄑㄧㄝˊ,qié),「घा」(ghā)之聲母為牙音,音譯之「伽」當為牙音,唯後顎化為「ㆢ」(jj),平聲全浊次清(ㄑ,q)。不过,也有人撇开音韻學传承规律,讀如全清「僧加」(ㄐㄧㄚ,jiā),这样读虽然在北方话的听感上更接近原音,却无法通过音韵学推断原音,更会使方言区人士错将其认作Sangka

詞源及釋義 编辑

僧伽,原意是眾人集會,用於指代信奉教法的出家、在家弟子之集合,特指出家弟子之集合。[1]。其梵文samgha的本意是集合,印歐語同源詞包括拉丁語assimulare(相似集合,相同),英語assemble(集合,收集)、similar(相似的)等。

僧伽原是古印度時代,各城邦中的貴族集會所。在佛陀時代,各個不同派別的沙門修行者,也各自設立僧伽來聚集弟子。釋迦牟尼在證悟之後,建立了自己的僧伽,並制定學處(戒律)來規範弟子。

佛教 编辑

佛教僧伽,分成出家眾在家眾兩大部份。佛教出家眾,依性別,可分為比丘比丘尼,稱為出家二眾,為僧伽的主體。加上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之後,稱為出家五眾。傳統上,比丘與比丘尼不能居住在一處,但是在每月誦戒時,比丘尼可請上座比丘加入誦戒,並進行說法。在家眾,依性別,分為優婆塞優婆夷二者,稱為在家二眾。與出家眾合稱為七眾弟子

廣義來說,僧伽可以包括出家眾與在家眾,也就是七眾都可稱僧伽。狹義來說,僧伽只用來指出家眾,特別是比丘與比丘尼,因為沙彌、沙彌尼與式叉摩那三者皆依附於比丘與比丘尼團體中。最狹義的僧伽,只指特定的比丘與比丘尼團體。

釋迦牟尼傳正,由僧伽守護,使正法傳承不絕,僧伽又可被尊稱為僧寶,意即僧團內的四雙八輩聖弟子為珍寶。

上座部佛教的《清淨道論》記載:

歷史源流 编辑

釋迦牟尼成道之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五比丘跟隨釋迦牟尼出家,這是出家眾的開端。耶舍與其五十四名友人加入僧團,耶舍的父母成為首位優婆塞與優婆夷,以在家身份護持出家僧團,為在家眾的開端。

隨著佛教傳布,出家眾與在家眾的人數也日益增多,在家眾之中,有高層的貴族王者,例如瓶沙王,也有一般的農民、牧民、商人,也有出身低微的賤民,甚至奴隸、妓女等。

為了使正法久住,未生信者生信,已生信者增益[2]釋迦牟尼制定尸羅學處,作為僧團修行共居的規範。其堂弟提婆達多,提出天授五法,希望用此來規範僧團,遭到釋迦牟尼的拒絕。他於是決定另立僧團,這是僧團分裂的開端。

在釋迦牟尼般涅槃後,大迦葉聯同五百阿羅漢在王舍城召開第一次結集,由尊者優婆離誦出戒律,集結成在會中將波羅提木叉集結成戒經,尊者阿難誦出。經與律形成出家僧侶與在家居士共同遵守的最高成文規章。但是僧團中對於戒律仍然有不同的看法,在釋迦牟尼般涅槃後百年,僧團中因為十事非法的爭議,召開了第二次結集。僧團在第二次結集中,分成兩派,造成僧團根本分裂。隨著佛教廣泛被傳播到印度各地,上座部與大眾部又各自分裂出許多不同的僧團,進入部派佛教時期。

在部派佛教時期,大乘佛教興起,但是大乘佛教僧團並沒有訂定自己的戒律,他們仍然遵守著部派佛教的戒律。大乘佛教僧團,其他部派佛教的僧團,主要是基於經典教義及對戒律的解釋不同而分隔的。

僧伽制度 编辑

出家眾 编辑

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合稱出家五眾。

漢傳佛教將比丘戒稱爲“大戒”,出家人還可以進一步受菩薩戒。在日本,由於歷史關係,出家人可以食肉娶妻,和其他國家地區僧團制度不同。

在家眾 编辑

優婆塞優婆夷合稱在家二眾。

在家眾最低的要求是接受三皈依,可視個人決心,進一步由出家眾為他們授五戒,合稱三歸五戒。五戒是否需要全受,還是可以只受持其中一兩條,自古有許多說法。一般認為,以受持五戒為圓滿;但若信徒自認無法全受持,則可自行決定,選擇其中幾條戒來受。受五戒者稱爲五戒優婆塞或五戒優婆夷;如果受三到四條者,稱爲多分優婆塞或多分優婆夷;受三條以下者,稱爲少分優婆塞或少分優婆夷。

佛教戒律有“開、遮、持、犯”四種情況,佛陀爲每種情況詳細地制定了各自因緣條件。如,受戒後在守戒過程中需要臨時“開遮”,必須滿足特定條件,才能不破掉“戒體”,繼續保持受戒身;如果不滿足開遮條件而毀犯戒律,則稱爲“犯戒”,甚至完全破掉戒律成“不可悔”,則爲“破戒”。破戒會招引更嚴重的惡業,但只要誠心懺悔,仍可以在下次重新再受戒一次。在大乘佛教中,在家眾也可進一步受菩薩戒

因為在家眾平日需要經營生活雜事,無法精進。在布薩日,信徒可以進入寺院,與出家僧眾共居一日一夜,在這一日一夜中,信徒需受持八戒,這稱為八關齋戒。這是在家眾精進用功的方法。

雖然在家眾可以參加出家僧眾的活動,但是一般來說,僧團誦戒時,在家眾不能參加。在某些部派戒律和大乘佛教傳統中,有在家居士不能閱讀出家人毗奈耶(律藏)的禁忌。

耆那教 编辑

婆羅門教或印度教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翻譯名義集》:「 僧伽,《大論》: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林,是名為林。《淨名疏》云:律,名四人已上,皆名眾。《律鈔》曰:此云和合眾。」
  2. ^ 佛陀制戒十種利益, 律藏大品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