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射魚
劍射魚屬(屬名:Xiphactinus)是一類大型的掠食性硬骨魚,棲息在上白堊紀的西部內陸海道。牠們就像一條巨大及有獠牙的大海鰱。[2]由愛德華·德林克·科普所描述的Portheus molossus是劍射魚的異名。[2]在美國肯薩斯州、阿拉巴馬州及喬治亞州、歐洲及澳洲都有發現劍射魚的化石遺骸。
劍射魚屬 化石时期:白堊紀後期,112–66 Ma | |
---|---|
![]() | |
勇猛劍射魚的化石,位於巴塞隆納宇宙科學館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演化支: | 嗅球类 Olfactores |
演化支: | 有头动物 Craniata |
亚门: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下门: | 有颌下门 Gnathostomata |
小门: | 真有颌小门 Eugnathostomata |
演化支: | 真口类 Teleostomi |
高纲: | 硬骨鱼高纲 Osteichthyes |
总纲: | 辐鳍鱼总纲 Actinopterygii |
目: | †乞丐鱼目 Ichthyodectiformes |
亚目: | †乞丐魚亞目 Ichthyodectoidei |
科: | †乞丐鱼科 Ichthyodectidae |
亚科: | †乞丐鱼亚科 Ichthyodectinae |
属: | †剑射鱼属 Xiphactinus Leidy, 1870 |
模式种 | |
勇猛劍射魚 Xiphactinus audax Leidy, 1870 | |
種 | |
| |
異名 | |
|
古生物學编辑
劍射魚與其腹中的鰓腺魚化石
劍射魚是掠食性魚類,在其胃部最少發現了12種獵物。喬治·史登柏格(George F. Sternberg)就曾發現了一個長達4米的劍射魚標本,而在其胃內就仍保有一條長1.8米的鰓腺魚。那條劍射魚似乎是在吞下獵物後不久死亡,可能是獵物掙扎時破壞了其器官所致。[2]受傷的劍射魚或其屍體會是白堊紀鯊魚(如白堊刺甲鯊及角鱗鯊屬)的食物。在一條白堊刺甲鯊的體內就發現了劍射魚的遺骸。
對於劍射魚的幼生階段現時未有資料。最細小的劍射魚化石包括了一顆牙齒及下頜,個體估計長30厘米。[2]
大眾文化编辑
參考编辑
- ^ Schwimmer, D. R., Stewart, J. D., & Williams, G.D. Xiphactinus vetu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Xiphactinus Species in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7, 17 (3): 610–5.
- ^ 2.0 2.1 2.2 2.3 Xiphactinus audax Leidy. [2010-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30).
- ^ "Major Fossil Discovery Underway in Mord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Canadian Fossil Discovery Centre. July 16, 2010. Press release.
外部連結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劍射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