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是中华民国早期最重要的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培植的北洋新军的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执掌政权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的主要将领雄霸一方,在1916年袁世凯死后,因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从而导致各领导人以所据地方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地建立势力范围。北洋军阀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就是由北洋军阀中不同派系的实力较强军阀或军阀集团所控制,在緊張时期各派人馬的搶奪下,導致北京政府对各地的军阀势力的实际控制比较薄弱,形成了实际上军阀割据的局面。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也就在事實上造成北洋軍閥通常仍有北洋政府頒發的正式官銜,如都督、巡閱使、經略使、鎮守使或軍政長官等。
北洋新军编辑
北洋新军的正式名字叫做新建陆军。原名定武军。袁世凯为新建陆军督办。主要军官由袁世凯亲友、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留學軍校生與淮军旧部组成。新军的教官和学生,是后来北洋军阀人物的主要来源。
北洋系各派军阀编辑
派系 | 势力范围 | 代表人物 | 扶植势力 |
---|---|---|---|
直系 | 直隶及长江中下流域 | 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 | 美國、 英國 |
皖系 |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 | 段祺瑞、徐树铮、卢永祥 | 大日本帝國 |
奉系 | 奉天、黑龙江、吉林 | 张作霖、张学良、張宗昌 | |
晉系 | 山西 | 阎锡山 | |
冯系 | 西北地区 | 冯玉祥 | 蘇聯 |
评价编辑
1922年5月29日,《申报》发表杨荫杭(署名老圃)的时评《北洋正统》,表达了时人对于北洋的普遍唾弃:[1]
北洋正统云云,乃丑语也。清朝有北洋正统,未救于清之亡,北洋正统之首领,且以帝制失败。曰直皖战争,曰直奉战争,皆北洋正统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之历史,今日果能觉悟,自当绝口不谈北洋二字,一洗北洋之余臭,乃可与民更始。乃组内阁,犹推重北洋老前辈为总理,一若非北洋正统不能控制全局者。谈国是犹曰恢复旧会,北洋正统可以巩固,一若以后选举,北洋正统必可操胜算者。不知北洋团体当听其星散,既无巩固之必要,亦无人可以控制。藉曰可以控制也,即直皖、直奉之战,亦可以免,而终不能免者,知其团体早已涣散,固不必燃已死之灰而为之谋中兴也。故今日北方果有人焉,能力矫北洋之旧非,固国人所愿闻。若犹以北洋二字为号召,国人将掩耳而走矣。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 ^ 桑兵. “北洋军阀”词语再检讨与民国北京政府.
来源编辑
- 书籍
- 陈志让:《軍紳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北京:三聯書店,1980)。
- 齊錫生 著,楊若雲 等 譯:《中國的軍閥政治(1916-192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 麦科德 著,周秋光 译:〈军阀主义处于穷途之境:民初文人政治取代军事统治〉。
- 爱德华·麦科德:〈20世组初中国的内战与军閥主义的出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国近现代史(上)》,人民教育出版社
-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