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政黨
明朝政黨,是明神宗萬曆後期以來士大夫所組織的政治團體,目的為控制內閣及六部,打壓政見相左的異議人士。由於明朝的政黨仍是以維護自身權益為主的朋黨,因此並非現代意義的政黨。
背景
编辑萬曆後期,國本之爭、楚宗之亂、明末三案、京察之爭相繼爆發,嚴重分化朝中的士大夫集團,許多朝廷命官以籍貫為號召,集結士大夫組織朋黨,以便攻擊政敵。此時的明神宗已有數十年不曾上朝,對於朋黨之爭不聞不問,黨爭遂綿延數十年,幾無寧日。
東林黨
编辑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在國本之爭反對神宗的「三王並封」方案,被削籍歸里[1]。顧返鄉後與高攀龙为首的学者重修宋儒楊中立主講的东林书院,並在此讲学,學問調和了陽明學與朱子學,主要是陽明學的守舊派,甚至是偏朱子學,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会期各3天。东林书院则成为江南谈论国事的舆论中心,在此谈论国事的人则以东林党人自居。东林党聚集了在朝在野的各种势力,在讲学之余“讽议朝政,裁量人物”[2],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国家改革时政的建议,例如加强军权 “京案”“行取”考察官员,澄清吏治,限制閣權,政歸六部,停止矿税的掠夺等。奉顧憲成、趙南星、鄒元標為黨魁,號稱「東林三君」,另有在內閣主事的葉向高執掌人事機要。
東林黨在天启後期被當局取締,但其在南方的力量幾乎未被触动,这也是崇祯登基后反扑閹黨的力量来源。
浙黨
编辑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浙江籍的沈一貫出任首輔,與同鄉朱賡、門生李廷機提拔親信出仕[3],形成朝廷最大的政治勢力。之後為與東林黨進行政治攻防,沈集結姚宗文、劉廷元等浙江士大夫正式組建浙黨[4]。
沈一貫致仕後,方從哲接任黨魁,並在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組閣執政,惟六年後因紅丸案下台。此後浙黨趨向泡沫化,大部分成員轉而投靠閹黨。
楚黨
编辑齊黨
编辑宣黨
编辑萬曆後期,直隸宣城出身的南京國子監祭酒湯賓尹集結詹沂、劉光復、鄭繼芳等直隸士大夫組建宣黨[7],在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的辛亥京察中,宣黨被東林黨人斥逐出京,失勢垮台,留京者轉而依附齊楚浙黨。
崑黨
编辑萬曆後期,江蘇崑山出身的左諭德顧天峻集結江蘇士大夫組建崑黨,與宣黨合攻東林黨[7],在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的辛亥京察中,崑黨被東林黨人斥逐出京,失勢垮台,留京者轉而依附齊楚浙黨。
秦黨
编辑萬曆後期,吏部尚書孫丕揚集結王國、王圖等陝西士大夫組建秦黨[8],與宣、崑二黨長年相爭。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孫受命主持辛亥京察,聯合東林黨將宣、崑黨籍的大批士大夫斥逐出京,次年孫丕揚因推薦東林黨入閣之事未獲神宗批准,亦致仕歸里[9],秦黨遂併入東林黨。
閹黨
编辑明熹宗時,宦官魏忠賢提督東廠,獨攬大權,結合了齊、楚、浙諸黨失意的士大夫,組成閹黨,施行恐怖統治,控制廠衛特務機構,爪牙遍及各地,實行血腥鎮壓。天启五年(1625年),熹宗下詔拆毀全國書院,許多東林人物被迫害,朝野忠良盡去。天启六年,魏又逼死了高攀龍、杀害了周宗建、黃尊素、李应升等東林七賢,东林书院被全部拆毁,讲学亦告中止。东林党在北京朝廷中的势力幾被消灭殆盡,時東林“纍纍相接,駢首就誅”,閹黨聲勢如日中天[10]。
明思宗即位後,魏忠賢失勢,被迫自縊,思宗以「逆案」掃除閹黨,明定黨人永不錄用,但閹黨勢力並未完全消除。南明弘光朝時,首輔馬士英為了與東林黨爭權,大量任用名列逆案的官員,被視為閹黨再起。
參考文獻
编辑- ^ 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頁138-139
- ^ 張秋香. 清代儒學系譜之建構 — 以江藩《漢學師承記》與《宋學淵源記》為範圍 (PDF).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2007年7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 ^ 《弘光朝偽東宮偽後及黨禍紀略》:「禍始於萬曆間,浙人沈一貫為相,擅權自恣,多置私人於要路。」
- ^ 孫立輝:《沈一貫與浙黨研究》,吉林大學,2005年
-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人傳記資料索引》2969:官應震 ,字東鮮,號暘谷,黃岡人。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宛縣令,遷戶科給事中,與劉廷元、亓詩敎,並貪恣用事,聲勢煊赫。時目為齊楚浙三黨,應震楚黨魁也。
- ^ 《續明紀事本末》(卷14):「楚黨以金堡、劉湘客、丁時魁、蒙正發、袁彭年主之,皆外聯瞿式耜、內恃李成棟。」
- ^ 7.0 7.1 《明史》(卷14):「祭酒湯賓尹、諭德顧天颭各收召朋徒,干預時政,謂之宣黨、昆黨;以賓尹宣城人,天颭崑山人也。御史徐兆魁、喬應甲、劉國縉、鄭繼芳、劉光復、房壯麗,給事中王紹徽,朱一桂、姚宗文、徐紹吉、周永春輩,則力排東林,與賓尹、天颭聲勢相倚,大臣多畏避之。」
- ^ 《明史》(卷224):「至是,繼芳巡按浙江,有偽為其書抵紹徽、國縉者,中云“欲去福清,先去富平;欲去富平,先去耀州兄弟”。又言“秦脈斬斷,吾輩可以得志”。福清謂葉向高,耀州謂王國、王圖,富平即丕揚也。國時巡撫保定,圖以吏部侍郎掌翰林院,與丕揚皆秦人,故曰“秦脈”。」
- ^ 《明史》(卷14):「丕場以白首趨朝,非薦賢無以報國。先後推轂林居耆碩,若沈鯉、呂坤、郭正域、丘度、蔡悉、顧憲成、趙南星、鄒元標、馮從吾、於玉立、高攀龍、劉元珍、龐時雍、姜士昌、範淶、歐陽東鳳輩。帝雅意不用舊人,悉寢不報。丕揚又請起故御史錢一本等十三人,故給事中鐘羽正等十五人,亦報罷。丕揚齒雖邁,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而丕揚乞去不已,疏复二十餘上。既不得請,則於明年二月拜疏徑歸。向高聞之,急言於上。詔令乘傳,且敕所司存問。既而丕揚疏謝,因陳時政四事,帝复優詔報之。」
- ^ 《明史》(卷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