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区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语气、格式、標點等使用恰当。 (2013年11月3日) |
延平区是中國福建省南平市下辖的市辖区。位於福建省中部偏北,建溪、西溪匯合處,南平市南部。地處閩中大谷地最低處,東北部以低山為主,北部以中山為主,南部以中低山為主,西部為低山丘陵,區政府駐紫雲街道。
延平区 | |
---|---|
区 | |
![]() 南平市延平区夜景 | |
![]() 延平区 | |
坐标:26°38′22″N 118°10′18″E / 26.63958°N 118.1718°E坐标:26°38′22″N 118°10′18″E / 26.63958°N 118.1718°E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福建省南平市 |
下级行政区 | |
面积 | |
• 总计 | 2,652.84 平方公里(1,024.27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 | |
• 總計 | 454,605[1]人 |
語言 | |
• 母语(方言) | 延平官话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郵政編碼 | 353000 |
電話區號 | +86 (0)599 |
行政区划代码 | 35 07 02 |
網站 | www |
历史沿革编辑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析侯官县北乡置南平县。东晋太元四年(379年),改建安郡延平县。南朝刘宋泰始年间(465年-471年),复名南平县。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建州延平军。上元元年(674年),改为剑州。五代闽国时,曾改延平镇、永平镇、龙津县、镡州。天德三年(945年),复改为延平军,旋改剑州剑浦县。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属南剑州,景炎元年(1276年),右丞相文天祥于此设都督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属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年)复称延平府南平县。明清属延平府,民国初属建安道。1933年-1934年,短暂作为中华共和国延建省(初称闽上省)省会。
1949年5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南平,设南平专区。1956年析县城等地设南平市,1958年裁县入市。1971年后曾属建阳地区、南平地区。国务院1994年9月5日批准撤销南平地区和南平市,设地级南平市,原南平市改为延平区,延平区为市政府驻地。
2014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南平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同意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以原建阳市的行政区域为建阳区的行政区域;南平市政府驻地由延平区迁至建阳区[2]。
地理编辑
延平区地处闽江上游两大支流建溪沙溪交汇处,四周山峦起伏,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地势险要,且为一重要的水陆码头。早年福建交通不便,福州出省必经闽江逆流至延平府,而延平府亦为福州最为重要的门户。由江西入闽,延平府若陷则福州顺江可至,必不可守,故而有古语“铁打延平府,纸糊福州城”。水口水电站建立后,延平区成为库区,三江水位上涨,实际成为一人工湖,称延平湖。
市区多山,早年仅有一条沿江的主要街道,即今日的滨江路(旧名中山路),故而福州话中称又南平为“南平街”,后应兴建南平军分区方开拓另一条平行街道,名八一路。老市区在建溪、沙溪之间,近年来已在建溪、闽江干流之间的玉屏山及沙溪、闽江干流之间的九峰山脚下兴建若干新区,城区面积急剧扩展。江南新区(八仙、夏道)也在积极建设中。
语言编辑
延平区城区和西芹镇以及大横镇和南山镇的个别村落通行南平话。南平话又称南平官话、延平官话和延平土官话,是官话的一种,接近于江淮官话。南平话是官話在福建省境內的兩个方言岛之一(另一个是長樂旗下話,通行於福州市长乐区航城街道琴江村)。抗日战争时期以及1949年之后,由于大量福州地区居民迁入,南平城区内说闽东语侯官片方言的人口急剧增加,目前城区内说南平话者已经较少,普遍使用普通話。
延平区东部通行闽东语侯官片传统腔,北部和中部通行闽北语建瓯片,西南部通行闽中语闽中-闽北过渡片。此外,延平区还有闽南语和客家语方言岛以及畲话使用人群。
交通编辑
延平区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历来为福建进出省的要道。闽江干流历来为重要的水路交通线,富屯溪可达顺昌县,邵武市,沙溪可达三明市沙县区、三元区,建溪可达建阳区、建瓯市,闽江干流可达福州市。延平区历史上最为繁华的市中心地带即为延福门码头周遭。
高速公路有 长深高速; 福银高速; 宁光高速; 南平连接线过境
公路有 205国道; 316国道; 215省道; 306省道; 505省道过境
铁路有 鹰厦铁路; 外南铁路; 南平东线; 峰福铁路; 南龙铁路; 合福客专过境,现客运设延平站(原南平北站);延平西站;延平东站(原南平南站),货运与编组主要设水南站(原南平站);来舟站。
教育编辑
高等院校编辑
- 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已停止主要教学活动)
-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中学编辑
普通高级中学[3]编辑
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延平校区高中部:江南校区,紫云校区)
福建省南平高级中学
福建省南平第八中学(高中部,民办)
福建省南平第九中学(高中部)
初级中学[3][4]编辑
市直属[5]编辑
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延平校区初中部:紫云校区)
福建省南平剑津中学(西山校区,江南校区)
区属编辑
南平市第三中学(校本部,九峰校区为南平七中,新城校区)
南平市第四中学
南平市水东学校(初中部)
南平市第七中学(南平市第三中学九峰校区)
南平市第八中学(初中部,时代校区,民办)
南平市第九中学
南平市水南学校(初中部)
南平市新光学校(初中部)
南平市建溪学校(初中部)
南平市夏道中学
南平市樟湖中学
南平市峡阳中学
南平市王台中学
南平市塔前中学
南平市老区中学
南平市炉下中学
南平市太平中学
南平市赤门中学
南平市巨口中学
南平市洋后中学
南平市大横中学
城区小学[6]编辑
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文体校区,玉屏校区,江南校区)
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总校,新城校区,东塔校区,迎宾分校)
福建省南平师范附属小学
南平市胜利小学
福建省南平第二实验小学
南平市东山小学
南平市水东学校(小学部)
福建省南平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南平市杨真小学
南平市流芳小学
南平市紫云小学
南平市新光学校(小学部)
南平市水南学校(小学部)
南平市建溪学校(小学部)
南平市黄墩小学
南平市东坑中心小学
南平市延平区正荣小学
行政区划编辑
梅山街道、黄墩街道、紫云街道、四鹤街道、水南街道、水东街道、来舟镇、樟湖镇、夏道镇、西芹镇、峡阳镇、南山镇、大横镇、王台镇、太平镇、塔前镇、茫荡镇、洋后镇、炉下镇、巨口乡和赤门乡。
参考文献编辑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建省调整南平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 |
- ^ 22-3 年末户籍统计人口数(2010年). 福建统计年鉴—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5).
- ^ http://news.163.com/14/0527/23/9T9NQKGQ00014JB6.html[永久失效連結]
- ^ 3.0 3.1 2022年南平市延平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通告
- ^ 南平市延平区教育局 关于印发2022年秋季延平辖区 初中招生方案的通知 - 招生窗口. www.ypzf.gov.cn. [2022-08-06].
- ^ 南平市教育局人事科. 2021年南平市属学校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政审合格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六). 南平市教育局. 2021-10-22 [2022-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 ^ 南平市延平区教育局 关于印发2022年秋季延平辖区 小学招生方案的通知 - 招生窗口. www.ypzf.gov.cn. [2022-08-06].
- ^ 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延平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