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
此條目包含指南或教學內容。 (2021年4月1日) |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
律師(英語:lawyer;attorney)是指受當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依法協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出庭辩护,以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現代律师一般而言是指學習法律、通過特定考試、加入地方公會,被允許接受他人委託。律师作为复数的概念,意味着律师职业和行为,以及由从事律师职业的所有职业人员构成的职业群体。在实行法律职业一元化的国家,律师也可以作为所有法律职业的统称。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扮演訴訟代理人的訟師又稱狀師,有時被貶稱為訟棍,可說是類似於律師角色的文化人。
有說法指出,很多國家的人都不喜歡法官和律師等法律人,人們對法律人的厭惡也有著長久的歷史,而這可能和法律人目的性取向的思考方式、甚至這樣的思考方式會讓他們做出一些傷害普通百姓的事情,以及法律術語對多數人而言晦澀難解、法律人冷酷無情的刻板印象等等有關。[1]
律師可能為任何人辯護,哪怕受辯護的人罪大惡極且罪證確鑿也一樣,所有被控犯下刑事罪行的人,無論罪行輕重或是否罪證確鑿,也都有權利請求律師協助;[2]但不能據此認定律師本質邪惡、缺乏道德良知,因為這是律師職責的一部分;然而由於律師所辯護的部分人士的形象、辯護過程中所使用的辯詞,以及部分律師見利忘義,沒有原則以及高收費的行為,使得社會上有許多針對律師的笑話與諷刺文化;而一些律師在辯護時使用的辯詞,更可能涉及指責受害人的問題,在日本更曾有人因兇殺案被告律師因其使用的辯護內容之故,而發起惩罚辩护团律师的請願連署。[3]
职业特徵编辑
律师职业的基本特徵是:
- 具备必须的法律专业知识。
- 以提供法律服务为职能。
- 律师是经过国家考试并取得职业执业资格的人,律师并受国家保护和管理。[4]
- 律師以保障人權、實現社會正義及促進民主法治為使命。
- 律師應基於前項使命,本於自律自治之精神,誠實執行職務,維護社會秩序及改善法律制度。
工作形態编辑
在過去,律師的工作主要是在法院為當事人(原告或被告)進行訴訟,開庭時穿著黑色鑲白邊法袍,在訴訟案件中擔任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現在這些工作仍然是律師工作的大部分,此外,也有些律師接受法院的指派,成為破產財團、遺產財團的管理人。[5][6][7]
由於現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密,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經常與法律有關,因此律師此一行業已漸漸不再限於進出法院,有許多律師們從事相當具有商業性質的活動,但基本上仍與法律相關,例如商標權、專利權等知識產權的維護、一般的不良債權處理等等,也有一些律師積極熱心於公益,為許多政策研究、立法遊說乃至社會運動,提供免費法律諮詢等相當多的實質幫助,降低人民接觸法律專業的門檻,替人民解決問題。[8][9]
專業制度编辑
中華民國编辑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律師法 (中華民國) |
取得資格编辑
取得中華民國律師資格,需具有大專院校(法律相關科目)以上學歷,並參加考試院考選部所舉辦每年一度之專門職業技術人員考試(律師類科),錄取後通過為期一個月的律師職前訓練(通稱律訓)及五個月的實務訓練(即實習律師),且需加入律師公會並在任一法院登錄有案始能執行律師業務。
律師考科编辑
中華民國的律師考試採筆試的方式進行,分為二試;第一試通過才可以進入第二試。第一試為選擇題,應試科目包括:綜合法學(一)(含憲法、行政法、刑法、刑事訴訟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法律倫理)、綜合法學(二)(含民法、民事訴訟法、公司法、保險法、票據法、證券交易法、法學英文);第二試為申論題,應試科目包括:公法(憲法與行政法)、民事法(含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法(含刑法、刑事訴訟法)、商事法(含公司法、保險法、證券交易法)、國文(含作文、測驗),選試科目(並依選考組別不同,就勞動社會法、智慧財產法、海商法與海洋法、財稅法擇一應試)。[10]
釋名编辑
臺灣史上的「律師」兩個字,本來是指佛教或道教中精通戒律的出家人士。在臺灣,律師之間互相尊稱為「道長」,說法甚多。最普遍的說法,是早年有個律師在為一樁官司查閱資料時,看到一段文字「《唐六典》曰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曰法師,其二曰威儀師,其三曰律師。」從此就戲稱他的同事們為「道長」,而今臺灣所有律師皆以「道長」互稱[11]。
中華人民共和國编辑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律师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及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条对律师的界定是:“本法所称的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要获得律师执业资格必须先通过由司法部组织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试的通过者必须先在合法的律师事务所中实习一年,然后向司法行政部门申请律师执业证书后,才可以成为一名律师。
澳門编辑
在澳門,要成為律師,必須先取得澳門或其他認可地區的法學士(非澳門畢業的人士須先修讀澳門法律的補充課程),然後向澳門律師公會申請實習。實習期一般為兩至三年。在通過考核後,方可向該會申請註冊成為律師。任何不是在該會註冊的人士,若在當地自稱律師或進行律師相關業務,即屬違法,可向其追究刑事責任。
香港编辑
香港行使英格蘭所用的普通法系,律師[12]分為「大律師」(訟務律師)及「律師」(事務律師)兩類。大律師一般以個人獨資形式經營,自負盈虧,但為了减省開支及更有效利用資源,大律師一般都會群集開設辦事處 (chamber),共同分擔包括設立圖書館等費用。而事務律師一般以個人獨資或合伙形式以律師事務所(又稱律師行)(law firm) 名義經營,大部份在香港的事務律師都是由律師行聘用,而律師事務所大部分是以商業形式運作。大律師必須由事務律師延聘。
據香港法例,所有香港事務律師必須是香港律師會的成員;香港大律師公會則為為香港法定的大律師專業團體。除此處外,另可參見香港法例第159章《法律執業者條例》。
英格蘭與威爾斯编辑
英格蘭與威爾斯的律師制度分為兩類:
兩者的資格取得、訓練、執業範圍以及所受到的管制均有所不同。傳統上兩者能夠處理的事務範圍涇渭分明,只有訟務律師可以代表當事人出庭,事務律師僅能向客戶提供法律意見。但由於法律事務的日趨複雜,兩者處理的事務時常所重疊,再加上此種區分方式造成對當事人的不便以及費用,自1980年代起,對於英國律師制度的改革呼聲逐漸出現,目前事務律師也可以在某些法院代表當事人出庭。
相關改革的法律包括1990年The Courts and Legal Services Act 1990,1999年的The Access to Justice Act 1999。其後,David Clementi所提改革方向,主張1.放鬆對於律師執業的限制,以促進其競爭力,但2.改善對於律師的管理制度,以避免服務品質下降,也得到英國政府的支持。
英國律師的養成,約可分為三個階段:academic stage, vocational stage,pupillage/training contract。詳細的資料以及統計均可在大律師公會執行委員會(Bar Council)以及律師會(Law Society)找到。
職業文化编辑
律師的職責是協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出庭辩护,以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而人們不能因此認為律師是邪惡的、沒有良心的,或者拿了當事人特別的好處,哪怕其辯護的對象罪大惡極且罪證確鑿也一樣,因為這是律師的職責所在[13],所有被控犯下刑事罪行的人也都有權利請求律師協助,[14][2]哪怕自己被控的罪名再怎麼罪大惡極且罪證確鑿也一樣;不過另一方面,雖說律師文化理應建基於當地對法律、公義的尊重,但由於律師在不同國家的執業方式與政治地位的迥異,影響了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律師文化。
正面编辑
在律師參與政治程度較高的地區,律師被認為是體面而有影響力的職業,他們會關心及參與社會政策的制定上及討論,作出正面的影響。
負面和潛在問題编辑
很多國家的人都不喜歡法官和律師等法律人,人們對法律人的厭惡也有著長久的歷史,[1]在一些地區,律師之質素更是參差不齊,而人們對律師的厭惡,也使得一些地區出現了許多針對律師的笑話與諷刺文化,集中在律師的見利忘義,沒有原則以及高收費上。在司法體制尚不完善,律師職業起步較晚的地區,人們往往只關注律師的收入與付出是否合理,而並不關心律師本身參與社會政策制定上的作用。
另外雖然如上所言,律師的職責是協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哪怕其辯護的對象罪大惡極且罪證確鑿也一樣;但在這過程中,一些律師的言論可能會涉及指責受害人的問題,像是在性侵案件中,一些辯護律師可能會「放大檢視原告的個人生活史」,這種做法有個明確的效果,就是這樣可能會讓一些受害者感到不舒服,以致她們選擇不繼續。這種人身攻擊的行為,尤其指出受害者淫亂一面的做法,會讓一些人認為說受害者是過著諸如淫亂或濫用藥物等「高風險」生活的女性,因此不會是真正的強姦受害者。[15]像例如在美國一場2013年的審判中,洛杉磯的一個學區認為一個十四歲的少女該多少為自己受到她的國中老師性虐待一事負責,在其中,學區所雇請的律師聲稱受害的少女該為自己保護自己免受虐待負責,藉此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卸到受害者身上,而加害者因而免責。盡管律師費了最大的努力說服法庭說受害者也該負責,但最後法庭的裁決指出,沒有任何受自己老師性侵的未成年人,該為防止自己受性侵負責[16];另外在日本光市母女殺害事件的審判過程中,被告的辯護律師團被一些人認為有蓄意以言語傷害受害者家屬的行為,因此一些人要求兇手的辯護律師團必須為其言行作出賠償。[17]
參考文獻编辑
- ^ 1.0 1.1 高慧玲. 法律人,你為什麼討人厭?從「法律人不受歡迎」的德國觀點出發. 聯合報. 2021-02-04 [2021-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2).
- ^ 2.0 2.1 法操 FOLLAW. 律師幫殺人犯辯護,「魔鬼代言人」都是為了錢?. 鳴人堂 (聯合線上公司). 聯合報. 2018-07-02 [2021-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2).
- ^ 東京弁護士会、光母子殺害の弁護士は懲戒せず. 産経新聞 (産業経済新聞社). 2007-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2月30日).
- ^ Walter O. Reyrauch, The Personality of Lawyer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4), 27.
- ^ Jon T. Johnsen,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Legal Counseling in Norway," in Lawyers in Society: The Civil Law World, vol. 2, eds. Richard L. Abel and Philip S.C. Lewis, 54-123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91.
- ^ Kahei Rokumoto, "The Present State of Japanese Practicing Attorneys: On the Way to Full Professionalization?" in Lawyers in Society: The Civil Law World, vol. 2, eds. Richard L. Abel and Philip S.C. Lewis, 160-19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164.
- ^ Merryman, 105.
- ^ 雷浩明,免費律師諮詢的5點事項,法律0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20
- ^ 富達法律事務所台北律師推薦. [2022-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0).
- ^ 聯合新聞網. 司法官、律師考試第二試 今年起合一舉行. 聯合新聞網. [2019-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中文(臺灣)).
- ^ 厲害了你的法!法院裡也有「道長」. [2019-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 ^ 離婚律師. 百達利事務所. [202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4).
- ^ César Arjona. Are lawyers immoral for defending guilty criminals or greedy corporations?. ESADE. [202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2).
- ^ Basic Principles on the Role of Lawyers. The Office of the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The Office of the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202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9).
- ^ Randall, Melanie. Sexual Assault Law, Credibility, and "Ideal Victims": Consent, Resistance, and Victim Blaming. Canadian Journal of Women and the Law. 2010, 22 (2): 397–434. S2CID 143470738. SSRN 1742077 . doi:10.3138/cjwl.22.2.397.
- ^ JUDGE: School district 'wrong' to blame student for having sex with teacher EAGnews.org. eagnews.org. 17 September 2015 [26 Sept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1).
- ^ 橋下知事に再び損害賠償提訴へ テレビ発言で光事件弁護団. 47NEWS (全国新聞ネット). 共同通信社. 2009-11-19 [2014-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22).
参见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律師 |
- 台灣法務部律師管理系統(繁體中文)
- 台灣律師查詢系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