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恪
慕容恪(320年代—367年),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鮮卑人。十六国时期前燕的政治家、军事家、宗室。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四子,景昭帝慕容儁弟。母亲高氏,爵封太原王。慕容恪在前燕屢立軍功,不僅安定國家,更攻佔東晉領有的洛陽,威震關中,使前燕的國勢空前強大,頗有雄據北方,席捲中華大地之趨勢。但慕容恪卻在為國輔政8年餘(360-367)後,不幸過世。而後前燕在一系列權力爭鬥中和強敵攻伐之下,迅速衰落,最後在他死後不過3年半,前燕政權就宣告滅亡了。
慕容恪 | |||||||||||||
---|---|---|---|---|---|---|---|---|---|---|---|---|---|
前燕太原桓王 | |||||||||||||
前燕太宰、錄尚書事、大司馬,行周公事,總攝朝政 | |||||||||||||
國家 | 前燕 | ||||||||||||
時代 | 五胡十六國 | ||||||||||||
主君 | 前燕文明帝→前燕景昭帝→前燕幽帝 | ||||||||||||
姓 | 慕容姓 | ||||||||||||
名 | 恪 | ||||||||||||
字 | 玄恭 | ||||||||||||
封爵 | 太原王 | ||||||||||||
族裔 | 鮮卑族 | ||||||||||||
氏族 | 慕容氏 | ||||||||||||
籍貫 | 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西北)人 | ||||||||||||
其他名號 | 唐代武廟六十四將之一 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 ||||||||||||
出生 | 東晉元帝大興三年(320年) | ||||||||||||
逝世 | 東晉廢帝太和二年(367年) 前燕幽帝建熙八年 享年47-48歲 前燕都城鄴城 | ||||||||||||
谥号 | 桓 | ||||||||||||
| |||||||||||||
生平
编辑慕容恪年幼時就已謹慎篤厚,深沈有大度,但因為母親高氏並不得寵,所以沒有被慕容皝所重視。直至慕容恪十五歲時,慕容皝才發覺他的才能,讓他掌兵。多次隨軍出征,都多有奇策。
後趙天王石虎率步騎十萬,水師十萬與其父前燕遼東公慕容皝一起進攻遼西段部鮮卑首領段遼,形成夾擊之勢,隨後攻下遼西之地。但而後石虎以慕容皝不前來會師為理由,率軍討伐慕容皝,數十萬大軍前來圍攻前燕都城棘城,沿途郡縣響應石虎而叛變的便有三十六座城池之多,慕容皝見後趙大軍兵勢極盛,本想出逃,但在部將慕輿根、玄菟太守劉佩的勸說力戰下堅定了對抗石虎的決心[1][2][3]。
後趙軍隊在前燕將士的抵抗下,圍攻十餘日卻遲遲無法攻陷棘城,因此只好退兵。趁此時機,慕容皝派遣慕容恪率騎兵兩千人在凌晨殺出棘城,大敗後趙軍隊,斬首敵軍三萬多級[4]。
咸康七年(341年)
编辑經過慕容皝特使劉翔的努力下,東晉朝廷冊封其父慕容皝為使持節、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幽州牧、大單于、燕王並加殊禮。而後在冬十月,慕容恪被受命為度遼將軍,出鎮平郭(今遼寧蓋州市)。慕容恪安撫懷柔當地民眾,屢敗高句麗軍,令高句麗畏懼而不敢進犯前燕國境,繼慕容翰和慕容仁後成功安定遼東[5]。
春二月,高句麗王高釗因前一年前燕的攻伐而元氣大傷,遣使向前燕稱臣。燕王慕容皝便歸還其父乙弗利的屍體,將高釗的母親留下作為人質。[6]。
建元二年(344年)
编辑燕王慕容皝領兵親征宇文鮮卑頭領宇文逸豆歸,其中以慕容翰為前鋒將軍,劉佩為副手,而後分別命令慕容軍、慕容恪、慕容霸及折衝將軍慕輿根領兵,以三路並進的方式直逼宇文部。在慕容霸、等人的勇武下成功消滅宇文部,前燕領土闢地千餘里[7]。
冬十月,慕容恪再奉命進攻高句麗,攻陷南蘇城(今遼寧丹東五龍山南)並留兵戍守。[8]。
永和二年(346年)
编辑世子慕容儁與慕容恪和慕輿根率騎兵一萬七千人進攻夫餘國,此役慕容儁居中指揮,而慕容恪則率軍親身殺敵,所向披靡,終俘獲夫餘玄王以及其部落共五萬多人。而後慕容皝以餘玄為鎮軍將軍,還把女兒嫁給他為妻[9]。
永和四年(348年)
编辑慕容皝去世,臨死前囑咐慕容儁要重用慕容恪。慕容儁即位後,亦對慕容恪頗見親待。
永和五年(349年)
编辑後趙皇帝石虎去世,國內因諸子爭位而大亂,慕容儁決心乘時奪取中原,於是以慕容恪為輔國將軍,與輔義將軍陽騖及輔弼將軍慕容評合稱「三輔」,慕容霸爲前鋒都督、建鋒將軍。更選精兵二十多萬,作好出兵的準備[10]。
永和六年(350年)
编辑慕容儁分三路大軍南進,慕容恪任慕容儁所率軍隊的前鋒,成功攻下薊城(今北京)、范陽(今保定和北京一帶)等城池。隨後慕容儁安排幽州各地攻下的郡縣太守。
九月,慕容儁大軍直逼冀州,攻下章武、河間、樂陵等郡,並以慕容評爲章武太守,封裕(封衡之父)爲河間太守,受慕容恪和慕容儁器重,可以百步不傷牛只射中毛髮的賈堅爲樂陵太守,治高城[11]。
永和七年(351年)
编辑慕容恪又攻中山,遭冉魏中山太守侯龕及守將白同固守所阻,於是留兵繼續攻城,自己先攻常山。因慕容恪厚待投降的魏郡太守李邽,並與其一同回攻中山,令侯龕主動出降,慕容恪成功攻下中山,斬白同,並遷城內將帥、土豪數十家到薊城,其餘百姓的生活則一如往常,慕容恪軍令嚴明,對於百姓秋毫不犯。
永和八年(352年)
编辑冉魏皇帝冉閔攻下襄國(今河北邢台),滅後趙,於是據掠前燕奪取的常山、中山各郡,慕容儁於是命慕容恪攻伐冉魏。慕容恪追冉閔軍,直至廉臺(今河北無極東)才追上。慕容恪屢次不能戰勝冉閔,因冉閔向來有勇猛的名聲,且手下都是精兵,所以令燕軍都忌憚他。慕容恪此時以冉閔有勇無謀、士卒飢疲來激勵軍心,亦聽從參軍高開建議引冉閔到有利於燕軍騎兵作戰的平地才決戰。成功引冉閔到平地後,慕容恪分兵三路,決心引冉魏全力進擊以鐵鎖連馬構成的中軍方陣,從而在側翼襲擊冉閔。最終冉閔兵敗被俘,後又擊殺前來襲擊的冉魏將領金光,進據常山。因著同時叛變的段勤投降,慕容儁命慕容恪回鎮中山,自己則率軍進攻冉魏都城鄴城,最終成功攻滅冉魏,入主中原。
八月戊辰,慕容恪受燕王慕容儁的命令與封弈、陽騖攻打自稱「安國王」的王午,王午見燕軍前來緊閉城門固守,把冉閔之子冉操送給前燕,燕人把他們的莊稼砍掠一空後返回[12]。而後慕容恪屯兵安平,廣積糧食、製作攻城器具等,隋後先後擊敗王午、呂護、李犢、蘇林等反抗前燕的力量。
十一月戊辰,慕容儁稱帝,國號「燕」,年號「元璽」,史稱「前燕」。慕容恪獲授侍中、衞將軍[13]。
永和九年(353年)
编辑時任侍中、衞將軍的慕容恪與撫軍將軍慕容軍、左將軍慕容彪等人屢次推薦時任給事黃門侍郎的慕容霸,說他具有改變當世的優異才能,應該對其付以重任。因此,景昭帝便任命慕容霸為使持節、安東將軍、北冀州剌史,坐鎮常山[14]。
永和十年(354年)
编辑夏四月,景昭帝開始封賞諸位宗室大臣,為眾人加官進爵。其中慕容恪升任大司馬、侍中、大都督、錄尚書事,封太原王。已位極人臣。
永和十一年(355年)
编辑冬十月,東晉鎮北將軍、齊公段龕因非議慕容儁叛晉稱帝一事激怒慕容儁。十一月,景昭帝於是任命太原王慕容恪為大都督、撫軍將軍,以陽騖為副手,率軍攻打段龕。景昭帝對慕容恪說道:「段龕軍隊強大,若他派兵拒守黃河河畔,無法渡河,那就轉向直取呂護。」於是慕容恪便派輕軍到黃河上觀察廣固城中段龕的意圖。段龕之弟段羆,驍勇善戰又有智謀。段羆對段龕進言:「慕容恪善於用兵,現在他兵力眾多,若任他渡過黃河,進軍城下,那時我們想投降,也不被允許了。請兄長固守城池,讓我率精兵到黃河抵禦,若戰勝,兄長率大軍跟進,定會成功。若戰敗,不如早點投降,還可保住千戶侯之位。」段龕不聽。段羆還是堅持,把段龕激怒,殺掉了段羆。
永和十二年(356年)
编辑春正月,慕容恪渡過黃河,並於淄水大敗前來迎擊的三萬段龕軍,斬殺了段龕的右長史袁范,並抓住段龕之弟段欽,並進圍段龕固守的廣固(今山東青州市西北)。面對段龕堅守不出,慕容恪並未猛烈攻城,反而招降了段龕領下的王騰、薛雲等。及後段龕糧盡出城決戰,被圍城的慕容恪擊敗而狼狽撤回城中,被逼投降。後慕容恪又率兵成功抵禦東晉泰山太守諸葛攸的攻擊,進略河南等地。
十二月辛酉景昭帝慕容儁患病,對時任大司馬的太原王慕容恪說:「我病得這麼虛弱,恐怕是好不了。壽命長短,都沒有甚麼可怨恨的了!不過現在東晉和前秦未除,景茂(慕容暐字)年幼,擔心他應付不來。我想效法宋宣公,將皇位交給你,如何?」但慕容恪堅決拒絕的回道:「太子雖然年幼,但卻是可以使惡人從良、讓國家清平昌盛的明主,臣是何人,豈能干預正統?」,慕容儁怒道:「兄弟之間,就不要講究虛偽的禮節了。」慕容恪再次回拒道:「陛下如果認為臣具有能夠承擔安定天下重責的才能,又為何認為臣就不能好好輔助少主!」慕容儁聽後欣慰的開心說道:「你能做周公,我就沒什麼好憂慮的了。」並推薦李績給慕容恪。後來慕容恪亦向慕容暐推薦李績,但慕容暐因舊怨而不肯重用他。
升平四年(360年)
编辑春正月,慕容儁在鄴城舉行盛大的閱兵,想派大司馬慕容恪和司空陽騖領兵征討東晉,病情卻急轉直下,隨後不久去世,年僅11歲的太子慕容暐繼位,改元「建熙」,是為前燕幽帝。慕容儁臨終時遺命慕容恪與上庸王司徒慕容評、司空陽騖及領軍將軍慕輿根一同輔政。
二月,慕容恪於是升位太宰、錄尚書事,行周公事,總攝朝政。不過,當時作為太師輔政的慕輿根自恃戰功顯赫,顯得高傲自大,看不起慕容恪。慕輿根為挑起事端以作亂,先以可足渾太后干政來挑撥慕容恪,說道:「今主上年幼,太后干政,殿下應預防意外的發生,以保全自身,況且如今大燕江山,多出自殿下之手,兄終弟及乃是自古有之,故殿下應廢除主上,自立為帝才是,如此,才是我大燕的福氣啊。」,支持慕容恪奪位。但慕容恪不受,說道:「公喝醉了?怎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論,我等皆受先帝的託孤重任,怎可有此想法呢?」,慕輿根只好慚愧離去。吳王慕容垂以及皇甫真等人都勸他誅殺慕輿根,但慕容恪以皇帝新死,國家安穩為首要,決定忍耐。
慕輿根挑撥慕容恪不成,於是試圖離間慕容暐母子和慕容恪,想要太后誅殺慕容恪等,但慕容暐卻支持慕容恪,勸止了母親。與此同時,由於前燕已經在滅冉魏後遷都鄴城,留舊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市)為留京,而慕輿根卻思戀遼東祖地,對太后和慕容暐建議還都龍城,變相放棄中原。慕容恪知道後就與慕容評密奏慕輿根罪狀,最終誅殺了慕輿根及其黨羽。
面對皇帝新死,更發生了誅殺重臣的事件,國內都憂慮情緒都很高,但慕容恪卻顯得舉止如常,出入都只有一人跟從,不肯加添守衞,於是令人心稍為安定。同時,原先徵集在鄴城的各郡軍人都因為國家內部紛亂而經常逃跑,而鄴城向南方領地的道路通訊仍不通,故慕容恪又命慕容垂為使持節、征南將軍、都督河南諸軍事、兗州牧、荊州刺史,鎮守蠡臺(今河南商丘),傅顏為護軍將軍,率領騎兵二萬人南巡至淮河,終令國家安穩下來。
十一月,身為太宰的慕容恪想要任命李績為尚書右僕射,幽帝慕容暐卻因昔日曾經被李績向其父說道喜好遊獵音樂的舊怨,因而不允許。慕容恪屢次請求皆不被答應,而後慕容暐說道:「國家一切事務,皆委託叔父,但伯陽(李績的字)這個人,就交給我處理裁斷吧」於是李績被任命為章武太守,最後在任上鬱鬱寡歡,不得志而死。
力奪洛陽
编辑升平五年(361年)
编辑據守野王,原本已歸附前燕的河內太守呂護叛歸東晉,被任命為冀州刺史。而後呂護想引東晉軍隊前來攻打前燕都城鄴城。
於是在三月,太宰慕容恪率兵5萬與冠軍將軍皇甫真率兵1萬前去討伐呂護。大軍到了野王後,呂護環城防守,護軍將軍傅顏請求快速將其攻陷,以減少損耗,但慕容恪決定以逸待勞,起長圍作持久戰。
最終在圍城數個月以後,成功逼得糧盡的呂護出擊並大敗對方,令其元氣大傷,被逼出逃滎陽。慕容恪又招撫其餘眾。而後呂護再次背叛東晉,投奔前燕,前燕朝廷赦免其罪,任命他為廣州刺史。及後慕容恪又派兵攻略許昌、汝南、陳郡等地,並派遣鎮南將軍慕容塵屯兵許昌。東晉駐洛陽的守軍漸見孤立,援兵和糧食都缺乏。
前燕太宰慕容恪為了攻占洛陽而做了多方準備,派遣手下去招納當地的士民,於是遠近諸塢都歸降前燕。之後便派遣他手下的司馬悅希屯兵於盟津(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北,古代黄河渡口名),豫州刺史孫興屯兵於成皋,以備之後的洛陽征討。
興寧三年(365年)
编辑二月,太宰慕容恪與吳王慕容垂一同進攻洛陽,慕容恪對諸將說道:「眾位常憂慮我不攻,如今洛陽城高而兵力疲弱,極易攻克,切勿畏懦而因此怠惰!」隨後便下令攻打,當時洛陽守將東晉冠軍將軍陳祐已棄守洛陽,只餘下揚武將軍沈勁所率五百人守城。
三月,最終成功攻下洛陽,並俘虜了沈勁,慕容恪本想赦免他,但中軍將軍慕輿虔認為,沈勁乃是當世奇士,且不會為前燕所用,放他走必成後患,只好殺了沈勁。
而後慕容恪帶兵一路攻陷崤山、澠池等地,使得關中大為震動,連前秦天王苻堅趕緊率兵屯於陝城(今河南三門峡市以西)以防慕容恪來攻。
而後前燕任命左中郎將慕容築為洛州刺史,鎮守在金墉,吳王慕容垂為都督荊、揚、洛、徐、兗、豫、雍、益、涼、秦十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荊州牧,領兵一萬,鎮守在魯陽。慕容恪回到鄴城以後,對於殺掉沈勁,覺得十分愧疚。
遺薦吳王
编辑三月,前燕太宰、大司馬慕容恪與太傅、司徒慕容評,決心歸政於已經17歲的幽帝慕容暐,將官印及權力交出去,但卻被慕容暐拒絕。
太和二年(367年)
编辑慕容恪很早就知道慕容垂的才能,並曾向慕容儁推薦[15]。不過慕容儁始終猜忌慕容垂,一直都不放心任用。
五月,慕容恪患病甚是嚴重,臨死前慕容暐來詢問後事,慕容恪於是向慕容暐推薦吳王慕容垂接替自己。他又知道慕容暐政不在己,慕容評常猜忌他人,於是也向慕容臧及慕容評推薦慕容垂為大司馬。
不過,慕容評最終都沒有聽從慕容恪的話,反倒更逼慕容垂出走前秦,終招來前秦滅國。慕容恪死後,前燕舉國痛惜,而桓溫和苻堅知道慕容恪死訊後亦開始準備攻伐前燕。慕容恪獲賜諡號桓。
性格特徵
编辑- 慕容恪高八尺七寸,嚴肅穩重。
- 慕容恪雖綜大政,但每事必與叔父慕容評商議,未嘗獨斷。同時亦虛心對待士人,善於諮詢他人意見,因應官員的才能而授官。而官員若有過失,慕容恪都不會當眾揭破,也不會貶他們的官,只是調他們到別的位置,就作為對他們的貶謫。當時的人因為慚愧,都不敢犯罪,犯了小過亦會自責。另慕容恪亦擅長軍事,守遼東、伐高句麗、征扶餘、取中原、平段龕等各項戰事都展現出其軍事才能。桓溫在慕容儁死後仍覺得未是時機攻伐前燕,就是因為顧慮慕容恪的才能,他不僅是戰場上的強將,亦是能匡扶前燕的能臣。
- 慕容恪為國盡忠,如曾有一個叫丁進的方士,很得慕容暐寵信,更圖討好慕容恪,勸他殺死太傅慕容評。而慕容恪沒有動容,亦不以他得皇帝寵信而顧忌,即上奏將其處斬。
- 慕容恪帶兵不以身份欺凌部屬,而是加以恩惠與信任,在軍務上則是把握大原則,不會太嚴苛,使士卒可以安心待在軍營。平時營中雖然寬縱,對手看來好像有機可乘,然而警備嚴密,敵人來到卻無法靠近,因此慕容恪打仗未嘗吃過敗仗。
評論
编辑- 慕容皝:「今中原未一,方建大事,恪智勇俱濟,汝其委之。」
- 段羆:「慕容恪善用兵。」
- 王猛:「慕容玄恭信奇士也,可謂古之遺愛矣!」[16]
- 崔浩:「慕容恪之輔幼主,慕容暐之霍光也。」[17]
- 成海應:「玄恭之材之性, 似非夷裔之産也. 盖慕容氏, 部族英傑之多, 最於五胡, 而玄恭爲最. 非但行師攻敵, 皆合機宜, 其憂國忠勤, 如孔明之於蜀也, 羊祐之於荊也. 使玄恭不死, 暐雖庸主, 獨不可保燕乎. 殆鮮卑之運將竭, 玄恭安得久生乎. 秦雖強盛, 且王猛柄國, 在玄恭時, 無所著見矣.」[18]
- 明·張大齡:「慕容自龍驤以來,世豪東夏,其子孫俱英朗雄傑,發在童孺,天之所興,其誰廢之!太原德業邁於狐趙,吳王才器不下管蕭。昔舜生諸馮,東夷之人可以其鮮卑而少之?償恪而不死,更得明主事之,與吳王垂左提右挈,驅駕才俊,混一之業,指顧而定矣!乃吳王力足以討評,而不為首亂;時足以取堅,而還其舊兵;威足以困丕,而開以生路,尤人所難者。至於八十之齡,取西燕如拾芥,挫魏兵如發蒙,真太原所謂命世之才也。後來亡國之主,猶自翹然,身在鼎俎,神色不變。蓋先世大有功德,故子孫蹶而復奮,不若諸胡之一敗塗地。予於和龍之君,獨有取爾者以此。太尉裕平燕之日,欲坑廣固,得韓範諫而止。嗚呼!燕何罪哉!前燕開基,取之劉石。後燕恢復,奪之苻秦。燕何罪哉!而戮之若斯之慘也。太尉此舉,不惟遠愧三代吊伐之師,且近有怍於玄恭景略矣。惜哉!」[19]
- 明·王夫之:「五胡旋起旋滅,而中原之死於兵刃者不可殫計。殫中原之民於兵刃,而其旋起者亦必旋滅。其能有人之心而因以自全者,唯慕容恪乎!故中國之君,一姓不再興,而慕容氏既滅而復起。恪圍段龕於廣固,諸將請亟攻之,恪曰:「龕兵尚眾,未有離心,盡銳攻之,殺吾士卒必多矣,自有事中原,兵不暫息,吾每念之,夜而忘寐,要在取之,不必求功之速。」嗚呼!惻悱之言,自其中發,功成而人免於死,恪可不謂夷中之錚錚者乎!」[20]
地位
编辑家庭
编辑母
编辑- 高氏,慕容皝的妾室,高氏不得宠,所以慕容恪年幼时没有被慕容皝所重视
子女
编辑孙子女
编辑注释
编辑- ^ 《晉書·石季龍傳上》:「季龍以桃豹為橫海將軍,王華為渡遼將軍,統舟師十萬出漂渝津,支雄為龍驤大將軍,姚弋仲為冠軍將軍,統步騎十萬為前鋒,以伐段遼。」
- ^ 《晉書·慕容皝傳》:「怒皝之不會師也,進軍擊之,至于棘城,戎卒數十萬,四面進攻,郡縣諸部叛應季龍者三十六城。」
- ^ 《資治通鑑·卷九十六·晉紀十八》:「帳下將慕輿根諫曰:「趙強我弱,大王一舉足則趙之氣勢遂成,使趙人收略國民,兵強谷足,不可復敵。竊意趙人正欲大王如此耳,奈何入其計中乎?今固守堅城,其勢百倍,縱其急攻,猶足支持,觀形察變,間出求利。如事之不濟,不失於走,奈何望風委去,為必亡之理乎!」皝乃止,然猶懼形於色。玄菟太守河間劉佩曰:「今強寇在外,眾心恟懼,事之安危,繫於一人。大王此際無所推委,當自強以厲將士,不宜示弱。事急矣,臣請出擊之,縱無大捷,足以安眾。」乃將敢死數百騎出沖趙兵,所向披靡,斬獲而還,於是士氣百倍。」
- ^ 《晉書·慕容皝傳》:「(慕容皝)遺子恪率騎二千,晨出擊之。季龍諸軍驚擾,棄甲而遁。恪乘勝追之,斬獲三萬餘級,築戍凡城而還。」
- ^ 《資治通鑑》咸康七年條:「燕王皝以慕容恪為渡遼將軍,鎮平郭。自慕容翰、慕容仁之後,諸將無能繼者。及恪至平郭,撫舊懷新,屢破高句麗兵,高句麗畏之,不敢入境。」
- ^ 《資治通鑑》建元元年條:「春,二月,高句麗王釗遣其弟稱臣入朝於燕,貢珍異以千數。燕王皝乃還其父屍,猶留其母為質。」
- ^ 《資治通鑑》建元二年條:「於是皝自將伐逸豆歸。以慕容翰為前鋒將軍,劉佩副之;分命慕容軍、慕容恪、慕容霸及折衝將軍慕輿根將兵,三道並進。……逸豆歸走死漠北,宇文氏由是散亡。皝悉收其畜產、資貨,徙其部眾五千餘落於昌黎,闢地千餘里。」
- ^ 《資治通鑑》永和元年條:「冬,十月,燕王皝使慕容恪攻高句麗,拔南蘇,置戍而還。」
- ^ 《資治通鑑》永和二年條:「燕王皝遣世子俊帥慕容軍、慕容恪、慕輿根三將軍、萬七千騎襲夫餘。俊居中指授,軍事皆以任恪。遂拔夫餘,虜其王玄及部落五萬餘口而還。皝以玄為鎮軍將軍,妻以女。」
- ^ 《資治通鑑》永和五年條:「以慕容恪爲輔國將軍,慕容評爲輔弼將軍,左長史陽鶩爲輔義將軍,謂之「三輔」。慕容霸爲前鋒都督、建鋒將軍。選精兵二十餘萬,講武戒嚴,爲進取之計。」
- ^ 《資治通鑑》永和六年條:「九月,燕王俊南徇冀州,取章武、河間。初,勃海賈堅,少尚氣節,仕趙爲殿中督。趙亡,堅弃魏主閔還鄉里,擁部曲數千家。燕慕容評徇勃海,遣使招之,堅終不降。評與戰,擒之。俊以評爲章武太守,封裕爲河間太守。俊與慕容恪皆愛賈堅之材。堅時年六十餘,恪聞其善射,置牛百步上以試之。堅曰:「少之時能令不中,今老矣,往往中之。」乃射再發,一矢拂脊,一矢磨腹,皆附膚落毛,上下如一,觀者咸服其妙。俊以堅爲樂陵太守,治高城。」
- ^ 《資治通鑑》永和八年條:「王午聞魏敗,時鄧恆已死,午自稱安國王。八月,戊辰,燕王俊遣慕容恪、封弈、陽騖攻之,午閉城自守,送冉操詣燕軍;燕人掠其禾稼而還。」
- ^ 《晉書·載記·慕容儁傳》寫:「慕容恪為侍中」《資治通鑑·卷九十九》則屢稱慕容恪為衞將軍。
- ^ 《資治通鑑》永和九年條:「燕衛將軍恪、撫軍將軍軍、左將軍彪等屢薦給事黃門侍郎霸有命世之才,宜總大任。是歲,燕主俊以霸為使持節、安東將軍、北冀州剌史,鎮常山」
- ^ 《資治通鑑·卷九十九》永和九年條:「燕衞將軍恪、撫軍將軍軍、左將軍彪屢薦給事黃門侍郎霸有命世之才,宜總大任。」
-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
- ^ 《魏書·崔浩傳》
- ^ 『硏經齋全集續集』 10冊, 史論, 慕容恪
- ^ 《晉五胡指掌·卷十三》
- ^ 《讀通鑒論·卷十三》
- ^ 《新唐書禮樂志》
- ^ 《資治通鑑·卷一〇五》太元九年十二月條:「鮮卑在長安城中者猶千餘人,慕容紹之兄肅,與慕容暐陰謀結鮮卑為亂。十二月,暐白堅,以其子新昏,請堅幸其家,置酒,欲伏兵殺之。堅許之,會天大雨,不果往。事覺,堅召暐及肅,肅曰:「事必洩矣,入則俱死。今城內已嚴,不如殺使者馳出,既得出門,大眾便集。」暐不從,遂俱入。堅曰:「吾相待何如,而起此意?」暐飾辭以對。肅曰:「家國事重,何論意氣!」堅先殺肅,乃殺暐及其宗族,城內鮮卑無少長、男女,皆殺之。燕王垂幼子柔,養於宦者宋牙家為牙子,故得不坐,與太子寶之子盛乘間得出,奔慕容沖。
延伸阅读
编辑[编]
參考資料
编辑- 《晉書·載記·慕容暐傳》及《慕容恪傳》
- 《資治通鑑》卷九十八至一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