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市
中国吉林省松原市代管的县级市
(重定向自扶余县)
扶余市是吉林省松原市下辖县级市。地理位置东部及南部与长春市接壤,西部与宁江区为邻,北部隔拉林河与黑龙江省相望。是哈长城市群县级成员。
扶余市 | |
---|---|
县级市 | |
![]() | |
坐标:44°59′07″N 126°02′44″E / 44.98515°N 126.0455°E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吉林省松原市 |
設立 | 2013年1月24日 |
政府駐地 | 三岔河镇 |
下级行政区 | |
面积 | |
• 总计 | 4,647.05 平方公里(1,794.24 平方英里) |
人口 | |
• 總計 | 75万人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郵政編碼 | 131203 |
電話區號 | +86 (0)438 |
行政区划代码 | 22 07 81 |
舊稱 | 扶余县 |
網站 | 扶余市政府网 |
行政区划编辑
扶余市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1]:
和兴街道、育才街道、联盟街道、士英街道、铁西街道、三岔河镇、长春岭镇、五家站镇、陶赖昭镇、蔡家沟镇、弓棚子镇、三井子镇、增盛镇、新万发镇、大林子镇、新源镇、得胜镇、三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永平乡、新站乡、更新乡、肖家乡、伊家店农场、拉林灌区管理局和下岱吉灌区管理局。
歷史编辑
扶餘市所在是扶餘國舊地。在農安縣北。金、元時為肇州地;明初為三岔河衛,後為蒙古人所佔;清初撫定蒙人,設伯都納站;康熙年間另建磚城於其南,稱新城,設伯都讷副都统;雍正年間,即就新城置長寧縣;光緒年間,改置新城府;民國3年(1915年)改府為縣,復改回作扶餘縣。城瀕松花江東北岸,當北滿水路之要衝。有人說這里是高句麗人安置被勿吉人打敗扶餘王一家的地方,是高句麗千里長城北部起點。
2013年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扶余县,设立县级扶余市。[2]
名人编辑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
- ^ 2021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扶余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1.
- ^ 国务院批准吉林省扶余撤销县制 建立扶余市[永久失效連結]
- ^ 李敖過世 榮總下午說明. 聯合新聞網. 2018-03-18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