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
睢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东部、惠济河中游,是商丘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926平方公里,2020年末户籍人口93.57万[1]。县政府驻城郊乡。
睢县 | |
---|---|
县 | |
![]() | |
![]() 睢县的地理位置 | |
坐标:34°25′43″N 115°03′40″E / 34.42862°N 115.06101°E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河南省商丘市 |
政府駐地 | 城郊乡 |
下级行政区 | |
政府 | |
• 县长 | 龚学超 |
• 县委书记 | 曹广阔 |
面积 | |
• 总计 | 920.31 平方公里(355.33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 | |
• 總計 | 93.57万[1]人 |
語言 | |
• 母语(方言) | 中原官话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郵政編碼 | 476900 |
電話區號 | +86 (0)370 |
行政区划代码 | 41 14 22 |
国内生产总值(2020[1]) | ¥234.40亿 |
• 人均 | ¥32,392 |
毗邻 | 民权县、杞县、宁陵县、太康县、柘城县 |
網站 | 睢县人民政府 |
地理编辑
位置编辑
睢县位于商丘市西部,与民权县、杞县、宁陵县、太康县、柘城县毗邻。北距民权县县城27.5公里,西距杞县县城38公里,东距宁陵县县城27公里,西南距太康县县城47公里,东南距柘城县城49公里。
地形编辑
睢县位处豫东平原,为黄河下游冲积扇一部分。总的地形平坦,西北略高,东南略低,西北与东南之间的高差为9米。境内河流有惠济河、通惠渠等。城内有北湖及周围五个卫星湖,全县湿地总面积2112公顷,有“中原水城”之称[2][3]。
气候编辑
睢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为27.1摄氏度,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42.3摄氏度(1966年7月19日);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为-0.7摄氏度,历史极端最低气温为-15.7摄氏度(1969年2月6日)。
历史沿革编辑
新石器时代睢县就已有人类居住,在睢县周龙岗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春秋时期,睢县境属于宋、陈二国。战国时期属于魏国。秦朝置襄邑县,属砀郡,为睢县设县之始,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至西汉元狩元年归属陈留郡。王莽时期被改称“襄平”,至东汉初复原。三国时期陈留郡被改为陈留国,襄邑遂属陈留国,直至晋朝。南北朝时期,北魏属阳夏郡,东魏属梁郡,北齐时襄邑县并入雍丘县,属于睢阳郡。隋朝初属宋郡,开皇十六年改属梁郡。唐高祖年间属杞州,唐太宗貞觀年间又属宋州。五代时期襄邑县属开封府,直至北宋初。宋徽宗崇宁四年,襄邑升为拱州,并设保庆军节度,属京畿,下辖考城、太康、楚丘、宁陵、柘城五县。大观四年废拱州,仍称襄邑县,政和四年再升拱州,宣和二年再废。此时襄邑县仅保留保庆军节度,属京东西路。金朝时因古时有睢水流过,改拱州保庆军为睢州,属南京路,州以“睢”得名从此开始。元朝改南京路为汴梁路,仍辖睢州。明朝初,睢州属开封府,洪武十年降睢州为睢县,洪武十三年复升为睢州,为直隶州,下辖考城、柘城两县。嘉靖二十四年,归德州被升为归德府,睢州由直隶州降为散州,连同所辖两县归属归德府,清朝此建制保持不变。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睢州为睢县,次年划归开封道管辖。1932年,睢县划归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管辖,1948年4月又改属河南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4]。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睢县后,属商丘专区管辖。1958年12月,商丘专区撤销,睢县改属开封专区。1961年12月恢复商丘专员公署,1969年改称地区行署,睢县属之[4]。1997年6月,商丘地区撤销,设立地级商丘市,睢县属商丘市管辖。
行政区划编辑
长岗镇、平岗镇、周堂镇、蓼堤镇、西陵寺镇、城关回族镇、潮庄镇、尚屯镇、后台乡、河集乡、孙聚寨乡、白楼乡、河堤乡、白庙乡、胡堂乡、尤吉屯乡、董店乡、涧岗乡、匡城乡和城郊乡。
经济编辑
睢县经济传统上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花生、油菜等。睢县境内沙荒面积较大,适合发展林业,主要树种有杨、泡桐、槐、柳、桑、松、柏等[2]。近年来农业发展上以辣椒、芦笋、中药材的种植为特色,辣椒、芦笋、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分别达10万亩、5万亩、5000亩[6]。工业上,睢县以制鞋和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并形成产业集群,有制鞋及鞋材配套企业一百余家,电子信息企业20余家[3]。
202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人民币234.4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6.52亿元,第二产业84.84亿元,第三产业93.0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2,392元[1]。
交通编辑
睢县西距省会郑州市166公里,东距商丘市62公里。 商登高速东西横贯县境。 343国道、 213省道、 214省道、 316省道等国、省干道过境,并以县城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扩散。
旅游编辑
文物古迹编辑
- 圣寿寺塔:位于后台乡阎庄村,始建于北宋,为六角九级密檐式砖塔,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睢县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袁家山:位于县城文化路,为一处明代船型园林建筑群,2000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汤斌祠:位于县城西部,为清初名臣汤斌为其母亲所建的祠堂,祠堂内的碑刻和祠前的节烈牌坊于1963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然而碑刻和牌坊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损毁,今仅存门楼和大殿。
- 东关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后经多次整修,为豫东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民族文化古建筑。睢杞战役时,粟裕曾在寺内设指挥部。2008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无忧寺塔:位于平岗镇周塔村,始建于唐代,于宋代重建,原为八角五级楼阁式砖塔,现存三级。2016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编辑
人物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1.0 1.1 1.2 1.3 河南省统计局. 河南统计年鉴2021.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 2.0 2.1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委会. 河南省志 市地县概况.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08. ISBN 9787555405665.
- ^ 3.0 3.1 睢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睢县县情. 睢县人民政府.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7).
- ^ 4.0 4.1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河南省志:区域建置志 地貌山河志.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11.
- ^ 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睢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2-10-31.
- ^ 农业经济. 睢县人民政府. [2021-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