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讷河
罗讷河(法語:Rhône,法语发音:[ʁon] (ⓘ);德語:Rhone;法兰克-普罗旺斯语:Rôno;奧克語:Ròse)是欧洲主要河流之一。
罗讷河 Rhône(法語) Rhone(德語) Rôno(Arpitan) Ròse(奧克語) | |
---|---|
![]() 流经里昂的罗讷河 | |
![]() | |
国家 | ![]() ![]() |
流域 | |
源頭 | 罗讷冰川 |
- 位置 | ![]() |
- 海拔 | 2,208米(7,244英尺) |
河口 | 地中海 |
- 位置 | ![]() |
- 座標 | 43°19′51″N 4°50′44″E / 43.33083°N 4.84556°E坐标:43°19′51″N 4°50′44″E / 43.33083°N 4.84556°E |
- 海拔 | 0米(0英尺) |
面積 | 98,000 km2(38,000 sq mi) |
本貌 | |
長度 | 813.69 km(505.60 mi) |
流量 |
|
特徵 | |
支流 |
名称 编辑
“罗讷”一名源自拉丁语“Rhodanus”。罗讷河的高盧語名称为“*Rodonos”或“*Rotonos”(来自原始印歐語词根“*ret-”,意为“奔跑、滚动”,其经常出现在河流名称中);但希腊起源说的支持者老普林尼在他《自然史》一书中认为罗讷这个名称来自“Rhoda”或“Rhodanusia”,一个曾经由罗得岛人在河流入海口处建造的殖民地。
地理 编辑
河流 编辑
罗讷河源于瑞士瓦莱州海拔1753米的聖哥達山罗讷冰川的冰川融水。在馬蒂尼附近,罗讷河水流变急,并成为一条向西南方向流过冰川峡谷的大河。其后,罗讷河转向西北,离开阿尔卑斯山脉并注入萊芒湖。
萊芒湖以平均每秒570立方米的速度[1]向西输出水流,经日内瓦进入法国境内。
通过弯弯曲曲的河道流到里昂,并在那里与索恩河汇合之后,罗讷河继续向南流,穿过阿尔卑斯山和中央高原之间的平原地带。
在阿尔勒,年均流速为每秒2300[1]立方米的罗讷河分为大罗讷河和小罗讷河两支,并形成卡马格三角洲,流入地中海。
主要支流及相关河流 编辑
瑞士 编辑
法国 编辑
瑞法 编辑
主要城市 编辑
历史 编辑
罗讷河从远古时期便是一条重要的商道,连接着欧洲北部及地中海。
航运 编辑
罗讷河是一条内河航行要道,将众多工业城市,例如阿尔勒、阿维尼翁、瓦朗斯、维埃纳或里昂,与地中海港口濱海福斯、马赛、塞特连接着。罗讷河从索恩河汇合点到地中海都按五级水路发展。同样改造为运河的索恩河将罗讷河上的港口连接到索恩河畔自由城、马孔和索恩河畔沙隆。小型船只可以继续向西北,北或东北行驶,通过中部-卢瓦尔河旁侧-布里亚尔-卢万运河到达塞纳河,通过香槟-勃艮第运河(原马恩-索恩运河)进入马恩河,通过孚日运河(原东部运河南支)进入摩澤爾河或通过罗讷-莱茵运河进入莱茵河。
罗讷河因其强大水流而闻名:水流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0公里,使得航行有一定难度。十道河闸每日从早上5点到晚上9点运行,管制着运河的通船。[2].
水文资料 编辑
水文周期 编辑
罗讷河的水文周期是秋天和春天达到高峰,秋天由于雨水,春天由于冰雪的融化。冬天水流平和而夏季水流达到最低点。
博凯尔的平均水流量为每秒1650立方米。一旦水流量超过每秒5000立方米,罗讷河被认为泛滥。
有档案以来最高值纪录于2003年12月在博凯尔达到每秒13000立方米[1],高于1840年和1856年11月的两次洪水。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水有可能是1548年甚至是580年的那次。世纪大洪水则被认为能够达到每秒14000立方米以上(在每秒14000与16000立方米之间)。
罗讷河三角洲经过18世纪到19世纪几次大洪水逐渐有了变化。
氣候 编辑
冬春兩季有乾冷強烈的風沿河谷向南吹,被稱作密史脱拉风,密史脱拉风在隆河河谷一代最為明顯,常造成作物的災害。
艺术 编辑
参考 编辑
- ^ 1.0 1.1 罗讷河:一条严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的生态复原 (PDF). [2006-08-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3-07).
- ^ NoorderSoft水路数据库. [2006-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09).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罗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