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楷(237年—291年),字叔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晋朝官员、名士。祖父裴茂,汉尚书令。父裴徽,魏冀州刺史。从兄裴秀。裴楷是西晋时杰出人物的代表之一,在西晋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名望于当世。他相貌英俊,气质卓越,学识广博,精擅《老子》《易经》,年少时即出名,当时人们称他为“玉人”[1],与王戎王济和峤等齐名。

仕宦经历 编辑

曹魏时期 编辑

裴楷年少时,受到钟会推荐,司马昭任裴楷为相国掾,后任尚书郎贾充修订律令,裴楷任定科郎参与修订。晋武帝担任抚军时,任命他为参军。后又经钟会推荐,任吏部郎

晋武帝时期 编辑

西晋初年,裴楷任中书郎。不久拜散骑侍郎,累官散骑常侍河内太守,入朝为屯骑校尉、右军将军,转侍中

晋惠帝时期 编辑

晋惠帝即位,外戚杨骏执政,裴楷虽然与杨骏有姻亲关系,但关系不和,裴楷改任卫尉太子少师等,实为闲职。杨骏被诛,裴楷受牵连被免官。在卫瓘司马亮等推荐下,裴楷受封临海侯,食邑二千户。任尚书。因为八王之乱的关系,裴楷担心朝局不安,请求外放,还未出发,楚王司马玮作乱。司马玮被诛后,裴楷任中书令,加侍中,与张华、王戎掌握朝政大权。后加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言行风度 编辑

裴楷相貌出眾,風度翩翩,精于理義,晉武帝登基占卜世數(即推測晉朝可傳几世),僅為一,裴楷以言語化解,君臣皆悅。長于朗誦,武帝時改訂律令,由裴楷朗誦,“左右矚目,聽者忘倦”。雖然不尚節儉,頗好珍玩,但同時樂善好施,謂“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性情寬厚,安於毀譽。楊駿事發,大肆誅戮,裴楷受牽連被捕,舉止自若。尤善知人,對樂广鍾會夏侯玄山濤等有所評鑒,病重時又對時為黃門郎王衍表示賞識,這些人後來都成為一時名士。唐蒙求有诗曰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形容裴楷说理明白通达。

其他 编辑

河东裴氏琅邪王氏两家在曹魏西晋时期兴盛,当时的人以八裴比拟八王,裴楷比拟王衍[2][3]

家庭 编辑

夫人 编辑

子女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晋书·卷三十五》:“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裴叔则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2. ^ 《晋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五》:初,裴、王二族盛于魏晋之世,时人以为八裴方八王、徽比王祥,楷比王衍,康比王绥,绰比王澄,瓒比王敦,遐比王导,𬱟比王戎,邈比王玄云。
  3. ^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6》:正始中,人士比论,以五荀方五陈:荀淑方陈寔,荀靖方陈谌,荀爽方陈纪,荀彧方陈群,荀觊方陈泰。又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𬱟方陈王戎,裴邈方王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