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卡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9年6月13日) |
达卡(孟加拉語:ঢাকা),是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专区首府。达卡坐落于恒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北岸,[4]是孟加拉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南亚主要城市之一,其都会区有1200多万人口。[2]达卡有着丰富的历史,被称为“清真寺之城”,其颇具民族风情的穆斯林纺织品非常闻名。[4][5][6]
達卡 ঢাকা | |
---|---|
首都 | |
Dacca | |
![]() 1.Gulshan commercial area 2. Sangsad Bhaban 3. Ahsan Manzil 4. Lalbagh Fort 5. Hazrat Shahjal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6. Curzon Hall | |
綽號:清真寺之城 | |
達卡在孟加拉國的位置 | |
坐标:23°42′58″N 90°23′46″E / 23.7161°N 90.3961°E | |
國家 |
![]() |
行政區 | 達卡專區 |
建立 | 公元1608年 |
獲得城市地位 | 1947年 |
政府 | |
• 类型 |
Dhaka City Corporation (North and South) |
面积 | |
• 首都 | 360 平方公里(140 平方英里) |
• 水域 | 48.56 平方公里(18.75 平方英里) |
海拔[1] | 4 米(13.12 英尺) |
人口(2008)[2] | |
• 首都 | 7,000,940 |
• 密度 | 23,029/平方公里(59,640/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16,623,000(2,011年) |
• 居民稱呼[3] | 達卡人(Dhakaiya或Dhakaite) |
• 識字率 | 62.3% |
时区 | BST(UTC+6) |
• 夏时制 | BDST(UTC+7) |
郵遞區號 | 1000 |
國家電話區號 | +880 |
電話區號 | 02 |
網站 | 達卡市政府官方網站 |
达卡旧称贾罕吉尔纳加尔(孟加拉语: জাহাঙ্গীর নগর),1608年由莫卧儿帝国孟加拉地区总督苏贝达·伊斯兰汗建立,[4]在17世纪是世界性的穆斯林贸易中心。然而,达卡的现代城市建设主要始于19世纪英国殖民时期,并迅速成为仅次于加尔各答的孟加拉地区第二大城市。1947年印巴分治后,达卡成为东巴基斯坦的行政首都,并在1972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的首都。此间的20多年,达卡经历了各种混乱,包括强制推行戒严法、孟加拉国宣布独立、军事镇压、战争破坏,以及自然灾害等。
达卡是孟加拉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达卡在孟加拉国的城市之中有着最高的识字率(62.3%)[7]和最多样的经济结构。虽然其城市基础设施是全国最发达的,但仍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供应短缺等多方面的挑战。最近几十年来,达卡实现了运输、通信和公共建设的现代化,吸引了可观的国外投资,商业和贸易稳步发展,因此也增加了许多外来人口。主要城市是中国广州市和巴基斯坦卡拉奇。
历史编辑
达卡所在的区域最早成为有人定居的城市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这一地区曾被佛教王国迦摩缕波和帕拉帝国统治,直到公元9世纪时被印度森纳王朝所控制。[8]
许多人认为该城得名于巴拉尔·森纳12世纪时在此修建的达嘎湿瓦力神庙。达卡及周边地区在那一时期被划界为“孟加拉地区”。该城由Lakshmi Bazar、Shankhari Bazar、Tanti Bazar、Patuatuli、Kumartuli、Bania Nagar和Goal Nagar等贸易中心组成。森纳王朝之后,达卡相继被德里苏丹国的突厥和阿富汗统治者统治,直到1608年莫卧儿人的到来。
地理及氣候编辑
达卡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温℃(℉) | 26 (79) |
30 (86) |
34 (93) |
36 (97) |
35 (95) |
34 (93) |
33 (91) |
33 (91) |
33 (91) |
32 (90) |
30 (86) |
27 (81) |
32 (90) |
平均低温℃(℉) | 14 (57) |
19 (66) |
24 (75) |
27 (81) |
29 (84) |
28 (82) |
27 (81) |
27 (81) |
26 (79) |
25 (77) |
20 (68) |
15 (59) |
23 (73)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10 (0.4) |
20 (0.8) |
58 (2.3) |
142 (5.6) |
257 (10.1) |
358 (14.1) |
401 (15.8) |
318 (12.5) |
287 (11.3) |
234 (9.2) |
30 (1.2) |
8 (0.3) |
2,123 (83.6) |
来源:weather.com[9] |
教育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Dhaka, Bangladesh Map.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2009-09-06].
- ^ 2.0 2.1 Statistical Pocket Book, 2008 (PDF). Bangladesh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9-08-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1-21).
- ^ The Daily Star Web Edition Vol. 5 Num 234. Thedailystar.net (2005-01-19). Retrieved on 2010-12-18.
- ^ 4.0 4.1 4.2 清真寺之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 新华网. [2008年12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2月28日) (中文).
- ^ Dhaka Calling Card Tourism (PHP). 2007-10-22 [2007-10-22].
- ^ Bangladesh Online tourism (PHP). 2007-10-22 [2007-10-22].
- ^ Dhaka District. Banglapedia. [2008年12月11日] (英语).
- ^ History. Dhaka City Corporation. 2006-09-05 [2006-09-05]. (原始内容 (PHP)存档于2008-04-10).
- ^ Weatherbase: Historical Weather for Dhaka, Bangladesh. weatherbase.com. [2008-12-15].
- ^ T. Neville Postlethwaite. The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and National Systems of Education. Pergamon Press. 1988: 130. ISBN 0-08-030853-8.
- ^ Kamal Siddiqui. Growth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Social Formation in Dhaka City: A Study in Third World Urban Sociology. Dhaka: University Press Limited. 1990: 42.
- ^ Dhaka teachers on violence charge. BBC News. 11 December 2007 [15 May 2008].
- ^ University of Dhaka.03710. Univ. Facts. 10 September 2006 [10 September 2006]. (原始内容 (PHP)存档于4 September 2006).
外部連結编辑
延伸閱讀编辑
- Pryer, Jane. Poverty and Vulnerability in Dhaka Slums: The Urban Livelihood Study. Ashgate Publishing. ISBN 978-0-7546-1864-5.
- Rabbani, Golam, Dhaka, from Mughal outpost to metropolis, University Press,Dhaka, 1997, ISBN 9840513745
- Ahmed, Sharifuddin. Dhak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he Asiatic Society,Dhaka, 1991. ISBN 984-512-335-0.
- Sarkar, Sir Jadunath. History of Bengal (II). Dhaka, 1948.
- Taifoor, S.M. Glimpses of Old Dacca. Dhaka, 1956.
- Karim, Abdul. History of Bengal, Mughal Period (I). Rajshahi,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