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

(重定向自遙祭黃陵

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中華民國政府為紀念黃帝之功績,並表達對民族遠祖之崇敬,於民國紀元二十四年(1935年)將清明節訂為「民族掃墓節」。

歷史 编辑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7日中央並派代表至陝西省中部縣橋山之麓黃帝陵致祭,舉行首次民族掃墓典禮,其後每年均比照辦理。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由於國共內戰的白熱化,黃陵所在地已在中共勢力掌握下,失去祭祀聖地的國府不得不在西安的省府大樓遙祭黃陵。[1]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後,改於國民革命忠烈祠舉行遙祭黃帝陵典禮,嗣為便利與祭人員於民族掃墓節安排祭祖掃墓活動。該項典禮之舉辦,具有記取並發揚中華民族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傳統美德之深遠意義。

自民國四十年(1951年)起,於每年清明節舉行中樞與臺灣省各界遙祭黃帝陵典禮,初由臺灣省政府辦理,並由總統內政部部長代表主祭,假臺北市國民革命忠烈祠舉行。至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改由內政部主辦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惟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與民國一零一年(2012年)清明節馬英九總統親臨主祭,五院代表陪祭,中央各部會派員與祭。

2017年,內政部以展現台灣主體性多元文化為由,取消遙祭黃帝陵儀式,將其簡化儀程併入時間相近的春祭典禮。[2]

附注說明 编辑

  1. ^ 中央社電,〈遙祭黃陵大典 今在西安舉行〉,《中央日報》民國三十七年4月5日,版2。
  2. ^ 陳鈺馥、洪瑞琴. 打破54年慣例 中樞不再主祭鄭成功. 自由時報. 2017-04-23 [2017-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3). 

關聯條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