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共和國聯盟
阿拉伯共和國聯盟(阿拉伯語:اتحاد الجمهوريات العربية)(英語:Union of Arab Republics),是伊拉克復興黨向埃及和敘利亞提議,組成的聯盟。1961年 9月28日及12月26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與阿拉伯合眾國在多重因素下宣布解散,然而兩年後,1963年伊拉克復興黨政府向埃及和敘利亞提議重建一個由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組成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但因考慮伊拉克的政治局勢,最終被兩國政府拒絕。但在1972年 3月,伊拉克政府再次提議,建立一個以巴勒斯坦為政治中心的聯盟,即阿拉伯共和國聯盟,擬沿用當時伊拉克的國旗,提案中的地區包含伊拉克、敘利亞、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區(含以色列)。
阿拉伯共和國聯盟 اتحاد الجمهوريات العربية Union of Arab Republics | |
---|---|
國旗 | |
首都 | 巴格達、大馬士革、開羅、耶路撒冷 |
宗教 | 伊斯蘭教 |
政府 | 聯邦制共和國 |
历史时期 | 阿拉伯冷戰 |
提案內容
编辑除了新增巴勒斯坦地區外,其餘內容大多與伊拉克在1963年的提案非常相似。 伊拉克為此制定了建立後共同的外交政策、國防政策、經濟政策。且還提出聯邦政府應有一個聯合人民議會,其中各國的代表人數應與聯邦政府總人口的比例成正比。除了聯邦議會之外,還採取共和國委員會的形式設立一個所有國家都應有平等代表的第二議院。國家領導聯合委員會將組成行政部門。政策應由多數人而非單一一人提出實施。還計劃建立一個共同的聯邦憲法法院;共同的聯邦憲法應保障各國現有政黨和組織的權利和自由。
人口 | 埃及 | 伊拉克 | 敘利亞 | 巴勒斯坦 | 總計 |
---|---|---|---|---|---|
1963 (估計) | 2796萬 | 726萬 | 547萬 | 1963年非伊拉克提案的一部分 | 4069萬 |
1972 (估計) | 3484萬 | 975萬 | 668萬 | 100萬 | 5200萬 |
在三國聯盟中,埃及將把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帶到伊拉克和敘利亞。在1963年的談判中埃及自動獲得聯邦議會中三分之二的席位,但在1972年,即使沒有這樣的條款,巴勒斯坦的加入也會阻止埃及獲得三分之二的多數席位。 |
各國反應
编辑埃及
编辑1972年 3月下旬,由當時的伊拉克副總統薩達姆·海珊率領的伊拉克代表團前往敘利亞和埃及,為該項目尋求財政和軍事支持。薩達姆·海珊在大馬士革會見了敘利亞總統阿薩德, 3月26日在開羅會見了埃及副總統馬哈茂德·福齊,最後又於3月28日在亞歷山卓會見了埃及總統沙達特,但反應仍然保守。在會見薩達姆·海珊之前,沙達特已經在利比亞與卡扎菲討論了伊拉克的計劃;關於伊拉克,埃及只提到與敘利亞和利比亞已經存在的聯邦。伊拉克國事訪問結束時,埃及的新聞稿中沒有提及相關提案。
敘利亞
编辑巴勒斯坦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Hassan Tawalba:復興黨和巴勒斯坦,p。55f。Dar al-Ma'mun,巴格達 1982
- Polska Akademia Nauk - Komitet Badań Krajów Azji, Afryki i Ameryki Łacińskiej:對發展中國家的研究,第 1-4 (9-12) 頁。180f。Zakład Narodowy im Ossolińskich,布雷斯勞 1989
- 阿拉伯世界記錄:阿拉伯和以色列政治年鑑,卷。第 1 頁 222. 研究出版社,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