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世康
韋世康(531年—597年10月9日),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出自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官员。
生涯
编辑韦世康出身隴右著姓,幼而沈敏,在北魏,年10歲,州辟主簿,弱冠為直寢,封漢安縣公,娶西魏文帝元宝炬女襄乐公主,授儀同三司。後入北周,自典祠下大夫,歷沔、硤二州刺史,從周武帝宇文邕滅齊,授司州總管長史,韦世康綏撫百姓。歲餘,入為民部中大夫,進位上開府,轉司會中大夫。大象2年(580年)6月,尉遲迥起兵山東,丞相楊堅憂之,以汾、絳舊為周、齊交界之地,除韦世康絳州刺史。在州有惠政,嘗慨然有辭官退隱之志,諸弟以事恐難遂,乃止。
隋朝建立后,韦世康在开皇元年二月甲子(581年3月4日)出任禮部尚書[1][2],不久進爵上庸郡公。开皇元年十二月甲申(582年1月18日)改任吏部尚书[3][4]。開皇4年(584年)丁母憂去職,未幾,命復行視事,世康固請守制以終,不允。在吏部任內,選用平允,請託不行。開皇7年(587年)將伐陳,拜襄州刺史,坐事免官。开皇九年二月丁酉(589年2月23日),韦世康从襄州总管调任安州总管[5]。开皇九年闰四月甲子(589年5月21日),韦世康转任信州总管[6]。开皇十三年正月己未(593年2月24日),韦世康回朝出任吏部尚书[7][8]。韦世康前後十餘年間,多所進拔,朝稱廉平。後因侍宴,世康再拜陳讓乞退,文帝曰:「縱令筋骨衰謝,猶屈公臥治一隅。」开皇十五年冬十月戊子(595年11月10日),韦世康外任荆州总管[9]。,時海內唯置四大總管,并、揚、益三州皆親王臨統,獨荊州委於世康,時以為美。开皇十七年八月丁卯(597年10月9日),韦世康在荆州去世[10],虚岁六十七。文帝聞而痛惜,贈大將軍,谥号文。
韦世康个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一开始各个弟弟都是官位尊贵,只有只有小弟弟韦约仕途不畅,兄弟们一起将父亲留下的田宅全部给了韦约,世人称赞韦世康的情义[11][12]。
家族
编辑曾祖
编辑- 韦真憙,北魏馮翊郡、扶風郡二郡太守
祖父
编辑- 韦旭,北魏右将军、南豳州刺史
父亲
编辑- 韦夐,隱居不仕,北魏、北周二代,十徵不出,號為逍遙公
兄弟
编辑- 韦洸,隋朝柱国、广州总管、襄阳敬公
- 韦瓘,北周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隋州刺史、建安县子
- 韦艺,隋朝上大将军、营州总管、魏兴怀公
- 韦冲,隋朝开府、民部尚书、义丰县侯
- 韦约,隋朝太子洗马、仪同、观城公
夫人
编辑- 襄乐公主,西魏文帝元宝炬之女
子女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编]
参考资料
编辑- ^ 《隋书·卷一·帝纪第一》:开皇元年二月甲子,上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设坛于南郊,遣使柴燎告天。是日,告庙,大赦,改元。京师庆云见。易周氏官仪,依汉、魏之旧。以柱国、相国司马、渤海郡公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国司录、沁源县公虞庆则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相国内郎、咸安县男李德林为内史令,上开府、汉安县公韦世康为礼部尚书,上开府、义宁县公元晖为都官尚书,开府、民部尚书、昌国县公元岩为兵部尚书,上仪同、司宗长孙毗为工部尚书,上仪同、司会杨尚希为度支尚书,上柱国、雍州牧、邗国公杨惠为左卫大将军。
- ^ 《北史·卷十一·隋本纪上第十一》:开皇元年春二月甲子,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设坛于南郊,遣兼太傅、上柱国、邓公窦炽柴燎告天。是日,告庙,大赦,改元。京师庆云见。改周官,依汉、魏之旧。制:以相国司马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国司录虞庆则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相国内郎李德林为内史令,上开府韦世康为礼部尚书,上开府元晖为都官尚书,开府、户部尚书元岩为兵部尚书,上仪同、司宗长孙毗为工部尚书,上仪同、司会杨尚希为度支尚书,雍州牧杨惠为左卫大将军。
- ^ 《隋书·卷一·帝纪第一》:甲申,以礼部尚书韦世康为吏部尚书。
- ^ 《北史·卷十一·隋本纪上第十一》:十二月甲申,以礼部尚书韦世康为吏部尚书。
- ^ 《隋书·卷二·帝纪第二》:丁酉,以襄州总管韦世康为安州总管。
- ^ 《隋书·卷二·帝纪第二》:闰月甲子,以安州总管韦世康为信州总管。
- ^ 《隋书·卷二·帝纪第二》:己未,以信州总管韦世康为吏部尚书。
- ^ 《北史·卷十一·隋本纪上第十一》:己未,以信州总管韦世康为吏部尚书。
- ^ 《隋书·卷二·帝纪第二》:冬十月戊子,以吏部尚书韦世康为荆州总管。
- ^ 《隋书·卷二·帝纪第二》:八月丁卯,荆州总管、上庸郡公韦世康卒。
- ^ 《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二》:世康性孝友,初以诸弟位并隆贵,独季弟世约宦途不达,共推父时田宅尽以与之,世多其义。
- ^ 《北史·卷六十四·列传第五十二》:世康性孝友,初以诸弟位并隆贵,独季弟世约宦途不达,共推父时田宅尽以与之。世多其义。
- ^ 赵晶, 《唐长安城郊区中小型墓葬研究》, 《西北大学》博士论文, 2022年: 37–46
- ^ 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千唐志斋新藏专辑》.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6: 四五三–四五四. ISBN 7-80736-085-2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