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编辑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雕版印刷描绘的一名女真男子。原图说明文字解释说女真人居住在长白山附近,穿“鹿皮制鞋与带鱼鳞的服装”[1]

明朝(1368年–1644年)十六世纪八十年代,许多女真部落居住在明朝疆土的东北地区,即现代被称为中国东北或“满洲”的地区[2]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自十六世纪八十年代至十七世纪一十年代,或以武力征服,或凭借结盟邻近的女真和蒙古部落,统一了女真各部落[3]。他的一项最重要改革是,将来源于女真诸部的松散力量凝聚在黄、红、蓝、白四色旗之下,后又将原来的旗帜周围镶上其它颜色。黄、白、蓝旗镶红边,称作镶黄、镶白、镶蓝旗;红旗则镶白边,称作镶红旗。此社会军事组织制度被称为八旗制度[4]。努尔哈赤将旗主交给儿孙辈亲属担任[5]。在万历四十年(1612年)左右,努尔哈赤既为让其部族人与其他支觉罗部族人相区分,又要和曾统治中国北部的早期女真王朝金朝(1115年–1234年)拉上关系,更其部族名为爱新觉罗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一族”)[6]。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正式宣布脱离明朝建国,国号后金,建元天命[7]。在此后的若干年里,他夺取了被明朝所控制的辽东多数主要城市[8]。天命十一年(1626年,天启六年)正月,他在宁远攻城之时,被那里的明军指挥官袁崇焕用近期收购的葡萄牙人的加农炮击败,结束了其一连串的胜利[9]。努尔哈赤很可能在宁远之战中受了致命伤,使其在战后几个月逝世[10]

努尔哈赤之子兼继任皇太极(1592年–1643年)继续致力于其父的大业:他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效仿明朝政治制度,并完善和扩大八旗制度,将蒙古盟军和投降的汉军编入八旗[11]。天聪三年(1629年,天启六年),他率军入侵北京郊区,在此期间,俘获了知道如何铸造葡萄牙人的加农炮的汉人工匠[12]。天聪九年(1635年,崇祯八年),皇太极改称女真族为“满族”,天聪十年(1636年,崇祯九年),他又将国号“后金”改为“大清[13]。清朝在占领明朝最后的辽东城市后的崇德八年(1643年,崇祯十六年),准备夺取垂死挣扎的明朝,后者此时已被财政破产、疫病肆虐成灾、大饥荒导致的大规模的土匪暴动等问题交织地摇摇欲坠[14]

成为皇帝 编辑

 
皇太极之子福临在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3月15日)戌时生于盛京,崇德八年(1643年,崇祯十六年),五岁的福临继承了他的皇位,定年号顺治

崇德八年(1643年,崇祯十六年)八月初九(9月21日),皇太极驾崩,由于他未有指定自己的继任者,雏鹰般的清朝面临着可能发生的严重危机[15]。数名皇位争夺者——努尔哈赤的次子兼在世的长子代善、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和第十五子多铎(两人为同母所出)以及皇太极之长子豪格——开始逐鹿皇位[16]。皇太极的兄弟代善和阿济格及多尔衮(31岁)掌有正白及镶白,代善(60岁)掌有两红旗,而豪格(34岁)则得到了其父的两黄旗的支持[17]

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着手决定将让谁成为清朝新皇帝,前者直到军机处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之前,一直是满清的主要决策机构[18]。许多亲王贝勒主张多尔衮这个久经考验的军事将领成为新皇帝,但多尔衮拒绝为帝,而是坚持让皇太极的一个儿子继承其父[19]。大臣会议同意许可了多尔衮的权势的主张,继续让皇太极的后裔继承大统,最终商议决定让皇太极第九子福临承袭父位为新皇帝,但亦决定立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努尔哈赤之侄,他掌有蓝镶旗)作这个五岁孩子的留守[19]。崇德八年(1643年,崇祯十六年)八月二十六日(10月8日),福临正式登上大清皇帝位;定年号为“顺治[20]。由于记载顺治年间的文献语焉不详,所以这段时期同整个清朝历史相比,显得较为鲜为人知[21]

多尔衮摄政(1643年–1650年) 编辑

 
穿着庄严的盛装的摄政王多尔衮。他在1643年起至1650年逝世止(清朝统一中原时期)任摄政王。

摄政王 编辑

济尔哈朗是位骁勇善战的军事将领,但看起来对治国毫无兴趣。他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全部官方事务交给多尔衮办理[22]。后在同年四月初一(5月6日),豪格暗中动摇摄政统治的阴谋暴露。豪格本人被剥夺亲王头衔,他的党羽则被全部处决[23]。多尔衮在此后不久,以自己的支持者接替取代了豪格的拥护者(大多来自黄旗),从而得到了对两旗以外的旗的掌控[24]。至顺治元年四月初期,他已牢牢地把清政府及其军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25]

顺治元年初期,正当多尔衮与其谋士苦思钻研如何攻之时,农民叛乱之危逼近北京。同年三月十八日(4月24日),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攻破明都城墙,促使崇祯帝故宫后的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26]。多尔衮的汉人谋士洪承畴范文程闻讯,敦促亲王抓住此机遇,进攻落日西山的明朝,为自己的国家报仇雪恨,誓为清朝夺取天命[27]。而驻扎在长城东端山海关的明军总兵吴三桂,是多尔衮同北京之间的最后一个障碍[28]。他此时正被满人与李自成军间的武力夹得左右为难,吴三桂请求多尔衮帮助他驱逐土匪,恢复明朝[29]。当多尔衮要求吴三桂替清效力之时,吴三桂别无选择只能接受[30]。清兵因此得到了吴三桂的精兵的辅助,后同李自成军进行一片石之战,在多尔衮最终选择用骑兵介入此战斗前,吴三桂的精兵就已和起义军交战了数小时。四月廿二日(5月27日),清朝取得此战的决定性胜利[31]。战败的李军逃至北京并进行了几天的抢劫,直至他们在四月三十日(6月4日)携带着所能带走的财物离开[32]

定都 编辑

 
福临在顺治元年九月廿一日(1644年10月20日)于天坛圜丘进行祭祀,前者在此十天后(1644年10月30日)正式宣告自己为中国皇帝。这个仪式标志着清朝抓住了天命

五月初一(6月5日),被叛军之手虐待六周的北京市民,派出了一批士绅及官吏迎接他们将要来到的解放者[33]。可当他们见到的是骑着马、把前额头发剃光并自称摄政王的满人多尔衮,而不是明朝太子朱慈烺及其保护者平西伯吴三桂时,吃了一大惊[34]。在此场动乱之中,多尔衮将自己安置在武英殿,后者是李自成在四月廿九日(6月3日)火烧大内后,唯一未被损坏的建筑[35]。旗军们被命令不许抢劫;他们的纪律约束使统治过渡到清朝“出奇地顺利”[36]。然而在同时,多尔衮却声称他是为报复明朝而来。他下令将明朝皇族(包括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的后裔)及其拥护者全部处决[37]

五月初三(6月7日),进城仅两天的多尔衮向首都的官员发布谕告。该谕告向官员们保证,如果本地居民剃发易服并且接受归降,那么他们则可以官复旧职[38]。可是在此谕告发布三周后,北京爆发数场农民起义,威胁清朝控制首都地区。面对威胁,多尔衮不得不将此谕告废除[39]

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十九日(10月19日),多尔衮在北京大门迎接福临[40]。十月初一(10月30日),六岁的福临被带到北京南郊的天坛祭拜天地[41]。双十日(11月8日),福临的登基仪式正式举行。同日,年幼的皇帝将多尔衮的功绩同周公进行比较,后者为古时一个受人尊敬的摄政王[42]。在登基仪式上,多尔衮的官衔“摄政王”被提升为“叔父摄政王”。在满语中,“叔父”(ecike)表示高于亲王的一级身份[43]。三天后,多尔衮的辅政济尔哈朗的官衔“摄政王“被降低为“辅政叔王”[44]。最终,多尔衮在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元年)五月发布命令称,今后所有的公文均应以“皇叔父摄政王”提他。这使得多尔衮离皇位宝座的距离仅剩一步之遥[44]

 
北京的科举号房。清朝为了提高其在汉人精英心中的正统性,在顺治元年(1644年)刚攻占北京之时,便重建了科举考试

多尔衮进入清朝新首都后的最初的一个命令是,将北京北部全部腾出,然后把它分给旗人。两黄旗分得荣耀的宫殿北部,其次,东部为两白旗,西部为两红旗,南部为两蓝旗[45]。八旗的此种布局,是为了使京城同满族在征服中原前的故乡保持一致。此种布局“按照罗盘的指针指向,给颜色不同的旗人分配在一个固定的地理位置[46]。”尽管清朝为了加快过渡而减免税收,推迟大型建筑建造计划。但到了顺治五年(1648年),新来的旗人与共同生活的汉人百姓间仍有敌意[47]。而首都以外的农业用地则全部被清军圈占[48]。昔日的地主,现在却成了给外居旗人地主支付租金的佃户[48]。这种土地用途的转变导致了“数十年的中断和苦难[48]。”

在顺治三年(1646年),多尔衮还下令重建选任政府官员的科举考试。从那时起,他们效仿明朝,每三年定期举行一次科举。同年,清朝统治下的第一次殿试举行,大多数报考者为北方汉人,他们被提问如何使满同心合志[49]。顺治六年(1649年),考试询问“联满汉为一体,使之同心合力,欢然无间,何道而可[50]?”在顺治十七年(1660年)确定减少中额前,顺治朝下每届会试的考中人数的平均数为清朝最高(“得到了汉人更多的支持”)[51]

征服中国 编辑

 
的一幅描绘顺治二年四月(1645年5月)扬州十日的版画。多尔衮的弟弟多铎为镇慑南方不服的汉人而进行了这场大屠杀。十九世纪晚期,这场大屠杀被反清复明革命者用以激发汉族人群的反满情绪[52]

多尔衮被历史学家不同地称为“清朝征服的优秀的策划者”和“满族洪业的首席建筑师”,清朝在他的统治下,征服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并将“南明”的势力范围推到了遥远的中国西南地区[53]。顺治元年(1644年,永昌元年)五月,李自成从北京逃到西安,并在后者重建指挥部。多尔衮在同年夏、秋将河北山东抗清起义镇压后,派遣军队进入西安(陕西省)主要城市搜寻李自成[54]。顺治二年(1645年,永昌二年)正月,在清军的压力下,李自成被迫离开了西安。同年六月,他被杀了——无论是死于自己之手,还是被当地村民疑以为劫盗而误杀——顺治二年八月后,他在几个省份中消失了[55]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明福国国王朱由崧长江中下游以南的江南富饶的商农区建立了一个忠于明的政权。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元年)三月初,清朝从新占领的西安出发,准备向那里发起进攻[56],南明政权的党派之争和不计其数的逃叛,阻碍了其有效抵抗能力的增强[57]。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元年)五月初,数支清军席卷南方,随手夺取了徐州淮河以北的主要城市。此后不久,他们向南明北部防线的主要城市——扬州拥去[58]史可法面对包围,勇敢地反抗。四月廿五日(5月20日),遭受一周炮轰的扬州被满人攻破,史依旧拒绝投降[59]。多尔衮的弟弟多铎遂下令屠杀扬州全城人民[60]。作为预期,这场大屠杀恐吓江南其他城市降服于清[61]。而事实上南京在五月十二日(6月16日),即其最后的防卫者使多铎保证不会伤人后,不战而降[62]。清朝在不久俘获了明朝皇帝(他在翌年死于北京),夺取了江南包括苏州杭州的主要城市;至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元年)六月初,清朝与南明之间的边界被推到南方的钱塘江[63]

 
1900年左右旧金山唐人街的一名男子。汉人留辫的习惯来自多尔衮在顺治二年六月(1645年7月)发布的谕令:每个男人都剃去前额的头发,把头发按照满人的髡髮辫式编扎起来。

江南刚有了表面上的平静后,多尔衮便在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元年)六月十八日(7月21日)发布了一个最不合时宜的告示,他命令所有的成年男人剃去他们前额的头发,将他们的头发按照满人的髡髮辫式编扎起来[64]。不服从告示者将被处以死刑[65]。对于满人来讲,此象征着屈服的政策,有助于他们分清敌我[66]。不过,在汉人官员和文人看来,新发型是一种奇耻大辱(因为它有悖于孔门弟子关于保持身体完整的指导)。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剃发如同丧失他们的生殖能力英语virility[67]。由于剃发令逼使社会的各个阶层的汉人联合起来反抗清朝统治,所以极大地阻碍了清朝的征服[68]。在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元年)七月廿三日(8月24日)和八月廿二日(9月22日),明朝前将领李成栋分别对嘉定松江反抗的人民进行屠杀[69]。而江阴还同约一万名清军进行了八十三天的对抗。当城门最终在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元年)九月初九(10月9日)被攻破时,降清明兵刘良佐对全城人进行屠杀,这场屠杀造成了七万四千至十万不等的人的死亡[70]。这些大屠杀结束了长江中下游的反清武装抵抗[71]。有几个忠诚的勤王者成了隐士,并希望着清军败溃。虽然他们退出了世界,但至少象征着在继续反抗外族统治[71]

南京沦陷后,明代皇室的两支成员建立了新的南明政权:一个是以福建沿岸附近为中心的明唐国国王朱聿键——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的九世孙——而另一个是浙江附近的“监国”明鲁国国王朱以海[72]。但由于两支政权未能进行合作,使得他们已经很低的成功几率变得更低[73]。1646年7月,贝勒博洛领导的新的南方军事活动使鲁王的浙江朝廷陷入混乱状态,继而向隆武政权发起进攻[74]。朱聿键于10月6日在汀州(福建西部)被俘,即刻处死[75]。他的养子国姓爷郑成功则随他的船队逃往台湾岛[75]。11月,江西剩余的忠明抵抗中心崩溃,整个江西降清[76]

 
约翰·纽霍夫所绘帮助清军1650年从复明军手中重新占领广州尚可喜。尚可喜是帮助清朝征服和管理中国南部的汉将之一。他盘踞南方,最终于1673年参加反清起义三藩之乱

1646年末,广州出现了两个新的明代君主:一个是年号为绍武的朱聿键之弟唐王朱聿𨮁,另一个为年号为永历的桂王朱由榔[76]由于朝服不够,此后绍武政权所任命的官员不得不向本地伶人购买戏袍[76]。两支南明政权彼此残杀,直到1647年1月20日,李成栋率领的一支小规模清兵组成的先头部队开进广州,处死了朱聿𨮁 ,迫使逃往永历朝廷逃往广西南宁[77]。然而,李成栋于1648年5月起兵抗清,与江西的前明将领金声桓并发起义,帮助朱由榔夺回了中国南方的绝大部分地区[78]。但南明的复兴只是昙花一现。清军于1649年和1650年重新征服湖广中部(今河北湖南)、江西和广东[79]。朱由榔再度逃亡[79]。最后,1650年11月24日,尚可喜所统率的清军攻占广州,杀死七万多人[80]

同时,1646年10月,豪格(福临之兄,于1643年继承斗争中失去继承权)所统率的清军抵达四川,任务是摧毁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国[81]。1647年2月2日,张献忠与清军在川中西充附近作战时被杀[82]。1646年末抗清势力进一步向北蔓延,由一个穆斯林将领米喇印领导的武装力量反抗清对甘州甘肃)的统治。另一名穆斯林丁国栋很快加入了他的抗清运动[83]。他们以恢复明朝为号召,攻克了甘肃的数个城镇,其中包括省会兰州在内[83]。这些起义者愿意同非穆斯林的汉人进行合作,这表明他们不是仅仅被宗教所驱使[83]。1648年,米喇印和丁国栋双双被孟乔芳俘获并处决,至1650年,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的穆斯林起义运动被粉碎[84]

家族 编辑

 
孝庄文皇后在儿子清世祖和孙子清圣祖在位期间是个颇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

先祖 编辑

福临生在满清皇室爱新觉罗家族。[85]

 
孝庄文皇后的侄孙女孝惠章皇后在1654成为清世祖第二任皇后。

后妃 编辑

尽管宗人府撰写的爱新觉罗族谱中记载的清世祖后妃仅有十九位,但埋葬记录显示清世祖的后妃至少有三十二名。[89]有十一名后妃为清世祖生育,世祖在位时的两任皇后皆为世祖母亲皇太后的堂亲。1644年满清入主中原后,通常以后妃的封号和姓氏称呼她们。[90]

  • 第一任皇后废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女,孝庄文皇后侄女。[88]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册为皇后,但世祖很不喜欢她。十年(1653年)八月降后为静妃。[91]
  • 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死于1718年),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绰尔济女,孝庄文皇后侄孙女。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91]1661年圣祖即位,尊为皇太后,居慈仁宫。[88]
  • 孝康章皇后(1640–1663),佟氏,“尼堪”——满族对“汉人”的称呼——女真族人曾数代同汉族人居住,在明朝时受辽宁抚顺的汉族居民同化, 因此该族被满族视为汉人而被编入汉旗而不是满旗。[92]1661年圣祖即位,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慈和皇太后。后世习以孝康章皇后称呼她。[88]后佟氏族人向清请愿,想要归入满旗,1688年佟氏改为佟佳氏,从此被认为是满族。[93]
  • 皇贵妃董鄂氏(1639–1660),追赠孝献端敬皇后。世祖深深爱上了她,两人的儿子夭折后不久,董鄂妃就去世了,世祖为此伤心不已。[94]此后不久,他就死于天花。

子女 编辑

福临的妻妾共为其生育了十四个子女,[95]但只有四子(福全、玄烨、常宁、隆禧)一女(和硕恭懿长公主)活到婚龄。和之后的清朝皇帝不同,其皇子没有按辈分取名。[96]

 
清世祖福临第三子玄烨在他驾崩后即皇帝位,年号康熙(1662–1722).

编辑

  1. 牛钮(1651年12月13日 –1652年3月9日)。[97]庶妃巴氏出。[98]
  2. 福全(1653年9月8日 –1703年8月10日)。[99]宁悫妃董鄂氏董鄂氏出。[98]1667年受封裕亲王。[100]
  3. 玄烨(1654年5月4日 –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101]孝康章皇后出。[98]
  4. 皇四子(1657年11月12日 –1658年2月25日),命名前夭折。[102]皇贵妃董鄂氏出。[98]死后追封为荣亲王[103]
  5. 常宁(1657年12月8日 –1703年7月20日)。[104]庶妃陈氏出。[98]1671年受封恭亲王。[105]
  6. 奇授(1660年1月3日–?, 终年7岁)。[106]庶妃唐氏出。[98]
  7. 隆禧(1660年5月30日 –1679年8月20日)。[107]庶妃钮氏出。[98]1674年受封纯亲王;谥号为靖。[108]死后独子富尔祜伦袭爵,又一年后身故无子,纯亲王绝嗣,封爵废除。[109]
  8. 永幹(1661年2月23日–?终年8岁)。[110]庶妃穆克图氏出。[98]

编辑

清廷在1644年搬到北京之前,满族女性拥有个人的名字,但在1644年后这些名字“从家谱档案中消失了。”[90]只有皇室的女儿订婚后才能获得头衔的等级,她们到订婚后,这些为人所知的名字才开始用以称呼她们。[90]尽管清世祖的六个女儿中有五个幼年夭折,但她们在爱新觉罗宗谱上都有记载。[90]

养女 编辑

清世祖的三名养女均为满清皇室成员的次女,和顺、柔嘉、端敏分别为三人的封号,而非名字。[90]

引证 编辑

  1. ^ 魏斐德 1985,第34頁。
  2. ^ 陆西华 2002,第25–26頁。
  3. ^ 陆西华 2002,第29–30頁(女真统一战争)和第40页(夺取专利)。
  4. ^ 陆西华 2002,第34頁。
  5. ^ 陆西华 2002,第36頁。
  6. ^ 陆西华 2002,第28頁。
  7. ^ 陆西华 2002,第37頁。
  8. ^ 陆西华 2002,第42頁。
  9. ^ 陆西华 2002,第46頁。
  10. ^ 陆西华 2002,第51頁。
  11. ^ 欧立德 2001,第63頁。
  12. ^ 陆西华 2002,第29–30頁。
  13. ^ 陆西华 2002,第63頁。
  14. ^ 欧立德 2001,第64頁(准备攻明);史景迁 1999,第21–24頁(晚明的崩溃)。
  15. ^ 安熙龙 1975(第38页)、魏斐德 1985(第297页)和宫宝利 2010(第51页)中的皇太极的逝世日期均为9月21日(崇德八年八月初九)。邓尔麟 2002(第74页)给出的日期是9月8日。
  16. ^ 罗友枝 1998,第98頁。
  17. ^ 罗友枝 1998,第99頁(关于白旗和黄旗);邓尔麟 2002,第79頁(宗室亲王年龄及其所掌旗表)。
  18. ^ 邓尔麟 2002,第77頁(召集会议审议讨论皇太极的继承人问题);贺凯 1985,第266頁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前期最具影响力的决策机构”);白彬菊 1991,第1頁(军机处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权力扩大,“几近为整个清朝中央政府的霸主”)。
  19. ^ 19.0 19.1 邓尔麟 2002,第78頁。
  20. ^ 房兆楹 1943a,第255頁。
  21. ^ 邓尔麟 2002,第73頁。
  22. ^ 魏斐德 1985,第299頁。
  23. ^ 魏斐德 1985,第300頁,注释231。
  24. ^ 邓尔麟 2002,第79頁。
  25. ^ 陆西华 2002,第71頁。
  26. ^ 牟复礼 1999,第809頁。
  27. ^ 魏斐德 1985,第304頁;邓尔麟 2002,第81頁。
  28. ^ 魏斐德 1985,第290頁。
  29. ^ 魏斐德 1985,第304頁。
  30. ^ 魏斐德 1985,第308頁。
  31. ^ 魏斐德 1985,第311–12頁。
  32. ^ 魏斐德 1985,第313頁;牟复礼 1999,第817頁。
  33. ^ 魏斐德 1985,第313頁。
  34. ^ 魏斐德 1985,第314頁(他们都以为等的人是吴三桂和太子)和第315页(见到意料之外的多尔衮时的反应)。
  35. ^ 魏斐德 1985,第315頁。
  36. ^ 韩书瑞 2000,第289頁。
  37. ^ 牟复礼 1999,第818頁。
  38. ^ 魏斐德 1985,第416頁;牟复礼 1999,第828頁。
  39. ^ 魏斐德 1985,第420–22页(说明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称多尔衮在6月25日发布公告废除了此谕告)。宫宝利 2010,第84頁给出的日期是6月28日。
  40. ^ 魏斐德 1985,第857頁。
  41. ^ 魏斐德 1985,第858頁。
  42. ^ 魏斐德 1985,第858页和第860页(“根据起草制诰的人——可能是范文程——的说法,多尔衮的功劳甚至超过了可敬的周公。因为:叔父又帅领大军入山海关,破贼兵二十万,遂取燕京,抚定中夏。迎朕来京,膺受大宝......”)。
  43. ^ 魏斐德 1985,第860–61页和第861页,注释31。
  44. ^ 44.0 44.1 魏斐德 1985,第861頁。
  45. ^ 参见韩书瑞 2000,第356頁和欧立德 2001,第103页地图。
  46. ^ 安熙龙 1975,第170頁。
  47. ^ 韩书瑞 2000,第289–91頁。
  48. ^ 48.0 48.1 48.2 韩书瑞 2000,第291頁。
  49. ^ 艾尔曼 2002,第389頁。
  50. ^ 引自艾尔曼 2002,第389–90頁。
  51. ^ 文朵莲 2004,第7頁,表1.1(清朝每届会试中额);魏斐德 1985,第954頁(高中额的原因);艾尔曼 2001,第169頁(1660年减少中额)。
  52. ^ 沙培德 2004a,各处。
  53. ^ 戴莹琮 2009,第15頁。
  54. ^ 魏斐德 1985,第483页(李自成在西安重建指挥部)和第501页(河北、山东起义以及反李自成新运动)。
  55. ^ 魏斐德 1985,第501–7頁。
  56. ^ 4月1日,多铎接到圣旨去指挥南征(魏斐德 1985,第521頁)。他在同一天向西安出发(司徒琳 1988,第657頁)。福王在1644年6月19日加冕魏斐德 1985,第346頁;司徒琳 1988,第644頁)。
  57. ^ 关于党政削弱弘光朝廷的实例,参见魏斐德 1985,第523–43頁。数件叛变之事见魏斐德 1985,第543–45頁所述。
  58. ^ 魏斐德 1985,第522頁(夺取徐州);司徒琳 1988,第657頁(聚集扬州)。
  59. ^ 司徒琳 1988,第657頁。
  60. ^ 安东篱 1993,第131頁。
  61. ^ 司徒琳 1988,第657頁(大屠杀的目的是为了恐吓江南);沙培德 2004a,各处(扬州十日为晚清所使用的名称)。
  62. ^ 司徒琳 1988,第660頁。
  63. ^ 司徒琳 1988,第660頁(1645年7月上旬攻占苏杭;新边界);魏斐德 1985,第580頁 (6月17日左右俘获皇帝,后者后来逝于北京)。
  64. ^ 魏斐德 1985,第647頁; 司徒琳 1988,第662頁;邓尔麟 2002,第87頁(其称此告示是“多尔衮一生中颁布地最不合时宜”的告示)。
  65. ^ 孔飞力 1990,第12頁.
  66. ^ 魏斐德 1985,第647頁(“根据满人的看法,‘留发不留头’的命令不仅能使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外表相同,而且也提供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忠诚考验。”)。
  67. ^ 魏斐德 1985,第648–49页(官员和文人)和第650页(普通人)。在《孝经》中,孔子引用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清代以前,成年男性汉人通常没有削发,而是把头发盘一个顶髻。
  68. ^ 司徒琳 1988,第662–63頁(“打破了清军征服的势头”);魏斐德 1975,第56頁(“剃发令异于平常的那些法令,它引起了1645年的江南反抗活动”);魏斐德 1985,第650頁(“统治者使满汉融为一体的努力,首先就使中国中部和南部的社会上下层阶级在反对外来者上融为一体。”)。
  69. ^ 魏斐德 1975,第78頁。
  70. ^ 魏斐德 1975,第83頁。
  71. ^ 71.0 71.1 魏斐德 1985,第674頁.
  72. ^ 司徒琳 1988,第665页(唐王活动着的情况)和第666页(鲁王活动着的情况)。
  73. ^ 司徒琳 1988, 第667–69页(合作失败),第669-74页(内部问题和战略问题)。
  74. ^ 司徒琳 1988,第675頁。
  75. ^ 75.0 75.1 司徒琳 1988,第676頁。
  76. ^ 76.0 76.1 76.2 魏斐德 1985,第737頁.
  77. ^ 魏斐德 1985,第738頁。
  78. ^ 魏斐德 1985,第765–66頁。
  79. ^ 79.0 79.1 魏斐德 1985,第767頁。
  80. ^ 魏斐德 1985,第767–68頁。
  81. ^ 戴映丛 2009,第17頁
  82. ^ 戴映丛 2009,第17–18页
  83. ^ 83.0 83.1 83.2 罗沙比 1979,第191頁。
  84. ^ 拉尔森 & 努马塔 1943,第572頁(孟乔芳,反叛领袖之死);罗沙比 1979,第192頁。
  85. ^ 85.0 85.1 Rawski 1998,第113頁.
  86. ^ Dennerline 2002,第75頁(早清爱新觉罗家族男性成员表及福临为皇太极第九子).
  87. ^ Rawski 1998,第135頁(其本名布木布泰、父名、尊为皇太后的日期及谥号).
  88. ^ 88.0 88.1 88.2 88.3 《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
  89. ^ 参见Rawski 1998,第141表.
  90. ^ 90.0 90.1 90.2 90.3 90.4 Rawski 1998,第129頁.
  91. ^ 91.0 91.1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Gates Fang 300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92. ^ Crossley 1999,第56頁.
  93. ^ Elliott 2001,第87頁.
  94.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Wu 15-16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95. ^ 参见Rawski 1998,第142表.
  96. ^ 参见Rawski 1998,第112表頁.
  97. ^ 出生日期:《清史稿》卷五:“(顺治)八年......十一月乙亥朔,皇第一子牛钮生。”死亡日期:“(顺治)九年春正月......壬寅,皇第一子牛钮薨。”
  98. ^ 98.0 98.1 98.2 98.3 98.4 98.5 98.6 98.7 诸皇子生母名见《清史稿》卷二百一十九
  99. ^ 出生日期:《清史稿》卷五:“(顺治十年)秋七月......庚戌,皇第二子福全生。”死亡日期:《清史稿》卷八:“(康熙四十二年)六月......壬寅,裕亲王福全薨,上闻之,兼程回京。”
  100. ^ 《清史稿》卷六:“(康熙)六年丁未春正月己丑(1667年2月6日),封世祖第二子福全为裕亲王。”
  101.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QSG 8908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02. ^ 出生日期:《清史稿》卷五:“(顺治十四年)冬十月......丙子,皇第四子生。”死亡日期:《清史稿》卷五:“(顺治)十五年春正月......辛酉,祀太庙社稷,以太后疾愈故。皇第四子薨。”死而无名:《清史稿》卷一百六十三
  103. ^ Li 2003,第594–95頁.
  104. ^ 出生日期:《清史稿》卷五:“(顺治十四年)十一月壬寅,幸南苑。皇第五子常宁生。”死亡日期:《清史稿》卷八:“(康熙四十二年)六月辛巳,恭亲王常宁薨,命皇子每日齐集,赐银一万两,遣官造坟立碑。”
  105. ^ 《清史稿》卷六:“(康熙)十年辛亥春正月......癸酉(1671年3月1日),封世祖第五子常宁为恭亲王。”
  106. ^ 出生日期:《清史稿》卷五:“(顺治)十一月......戊寅,皇第六子奇授生。”死亡:《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唐氏,子一,奇授,七岁殇;“
  107. ^ 出生日期:《清史稿》卷五:“(顺治十七年)夏四月......丙午,皇第七子隆禧生。”死亡日期:《清史稿》卷六:“(康熙十八年)秋七月......丁未,上视纯亲王隆禧疾。隆禧薨。”
  108. ^ 受封亲王日期:《清史稿》卷六:“(康熙)十三年甲寅春......庚寅(1674年2月2日),封世祖第七子隆禧为纯亲王。”谥号来源:《清史稿》卷二百十九:“纯靖亲王隆禧,世祖第七子。”
  109.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Fang 258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10. ^ 出生日期:《清史稿》卷五“(顺治)十二月......甲辰,皇第八子永幹生。”死亡:《清史稿》二百十四
  111. ^ 111.0 111.1 111.2 111.3 《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六:“庶妃陈氏生,未封。顺治九年三月生,十年十月殇”
  112. ^ 112.0 112.1 出生日期:《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六:“庶妃杨氏生,初封和硕公主。康熙间,晋封恭悫长公主。顺治十年十二月生(1654年1月18日至1654年2月16日之间),康熙二十四年十月薨,年三十三岁。”
  113. ^ Rawski 1998,第148頁(年份);《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六:“康熙六年二月,下嫁给讷尔杜。纳尔杜,瓜尔佳氏,官领侍卫内大臣加少傅。以从父太师、辅政大臣鳌拜得罪,坐夺官。寻复起。康熙十五年加太子少师,卒”
  114. ^ 114.0 114.1 《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六:“庶妃乌苏氏生,未封。顺治十一年十二月(1665年1月8日至2月5日之间)生。十八年三月(1662年1月20日至2月17日之间)殇。”
  115. ^ 115.0 115.1 115.2 115.3 《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六
  116. ^ 《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六:“庶妃王氏生,未封。顺治十一年十二月(1665年1月8日至2月5日之间)生,十七年十二月(1661年1月1日至29日之间)殇。”
  117. ^ 《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六:“和硕公主。顺治五年生,康熙三十年十一月(1691年12月至1692年1月之间)薨,年四十四。”
  118. ^ 118.0 118.1 《清史稿》:“和硕柔嘉公主。顺治九年五月生,十二年七月薨,年二十二。康熙二年十一月,下嫁耿聚忠。耿聚忠,靖南王耿继茂子,附其祖仲明传。”

主要研究 编辑

其他研究 编辑

  • 白彬菊, Beatrice S. Bartlett, 君与臣:清朝中期(1723~1820年)的军机处 Monarchs and Ministers: The Grand Council in Mid-Ch'ing China, 1723–1820, 伯克利-洛杉矶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ISBN 0-520-08645-7 .
  • 伯纳德, Elisabeth Benard, 清高宗与藏传佛教 The Qianlong emperor and Tibetan Buddhism, 米华健 James A. Millward等 (编), 新清帝国史:承德与内亚帝国的形成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 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伦敦-纽约 London and New York: 劳特利奇出版社 RoutledgeCurzon: 第123–35页, 2004, ISBN 0-415-32006-2 .
  • 白瑞霞, Patricia Berger, 虚静帝国:清代中国的佛教艺术和政治权威 Empire of Emptiness: Buddhist Art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in Qing China, 檀香山 Honolulu: 夏威夷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ISBN 0-8248-2563-2 .
  • 查耶特, Anne Chayet, 建筑风格仙境:一个幻想的帝国 Architectural wonderland: an empire of fictions, 米华健 James A. Millward等 (编), 新清帝国史:承德与内亚帝国的形成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 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伦敦-纽约 London and New York: 劳特利奇出版社 RoutledgeCurzon: 第33–52页, 2004, ISBN 0-415-32006-2 .
  • 张嘉凤, 疾病对政治、外交、军事的冲击:满洲1613—1795年的天花病例 Disease and its Impact on Politics, Diplomacy, and the Military: The Case of Smallpox and the Manchus (1613–1795), 医学与相关科学史杂志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Allied Sciences, 2002, 57 (2): 第177–97页, PMID 11995595, doi:10.1093/jhmas/57.2.177 .
  • 张勉治, Michael G. Chang, 马背上的朝廷:1680—1785年清帝南巡与清朝统治的构建 A Court on Horseback: Imperial Tour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Qing Rule, 1680–1785, 剑桥镇-伦敦 Cambridge (Mass.) and London: 哈佛亚洲研究中心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7, ISBN 978-0-674-02454-0 .
  • 柯娇燕, Pamela Kyle Crossley, 昧晦之鉴:清帝国理念中的历史与认同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伯克利-洛杉矶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ISBN 0-520-21566-4 .
  • 戴莹琮, Yingcong Dai, 西藏与四川边疆:早清帝国战略 The Sichuan Frontier and Tibet: Imperial Strategy in the Early Qing, 西雅图-伦敦 Seattle and London: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9, ISBN 978-0-295-98952-5 .
  • 欧立德, Mark C. Elliott, 满洲之道:八旗与晚期中华帝国的族群认同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斯坦福 Stanford: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8047-4684-2 .
  • 艾尔曼, Benjamin A. Elman, 中华帝国后期的科举考试文化史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伯克利-洛杉矶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ISBN 0-520-21509-5 .
  • 艾尔曼, Benjamin A. Elman, 清中叶初文人的社会角色 The Social Roles of Literati in Early to Mid-Ch'ing, 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上)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9, Part 1: The Ch'ing Dynasty to 1800, 剑桥 Cambridge: 剑桥大学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360–427页, 2002, ISBN 0-521-24334-3  Edit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 房兆楹, 沙尔虎达 Šarhûda, 恒慕义 Arthur W. Hummel等 (编), 清代名人传略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 华盛顿 Washington: 美国政府印刷办公室英语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第632页, 1943b .
  • 安东篱, Antonia Finnane, 说扬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国城市 Yangzhou: A Central Place in the Qing Empire, 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 Cities of Jiangna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纽约奥尔巴尼 Albany, NY: SUNY Press: 州立大学出版 SUNY Press: 第117–50页, 1993, ISBN 0-7914-1423-X  Edit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 盖茨, M. Jean Gates; 房兆楹, 孝庄文皇后 Hsiao-chuang Wên Huang-hou, 恒慕义 Arthur W. Hummel等 (编), 清代名人传略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 Washington: 美国政府印刷办公室英语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300–1, 1943 .
  • 宫宝利, 顺治事典, 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134-0018-3 .
  • 何炳棣, 明清社会史论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纽约 New York: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ISBN 0-231-05161-1 .
  • 贺凯, Charles O. Hucker, 中国古代官名辞典 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es in Imperial China, 斯坦福 Stanford: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ISBN 0-8047-1193-3 .
  • 肯尼迪, George A. Kennedy, 明安达礼 Minggadari, 恒慕义 Arthur W. Hummel等 (编), 清代名人传略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 华盛顿 Washington: 美国政府印刷办公室英语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第576页, 1943 .
  • 凯思乐, Lawrence D. Kessler, 康熙与清朝统治的稳固(1661年-1684年) K'ang-hsi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Ch'ing Rule, 1661–1684, 芝加哥-伦敦 Chicago and London: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ISBN 0-226-43203-3 .
  • 金光民, Kwangmin Kim, 圣商:印度教徒同东亚的贸易合作(1696年-1814年) Saintly brokers: Uyghur Muslims, trade, and the making of Central Asia, 1696–1814,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博士论文, 2008, ISBN 9781109101263 .
  • 孔飞力, Philip A. Kuhn,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剑桥镇 Cambridge, Mass.: 哈佛大学出版社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0-674-82152-1 .
  • 拉赫, Donald F. Lach; 范克雷, Edwin J. van Kley, 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第三卷发展的世纪第四册东亚 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 Volume III, A Century of Advance, Book Four, East Asia, 芝加哥 Chicago: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ISBN 978-0-226-46734-4 .
  • 拉森, E. S. Larsen; 沼田友南, Tomoo Numata, 孟乔芳 Mêng Ch'iao-fang, 恒慕义 Arthur W. Hummel等 (编), 清代名人传略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 华盛顿 Washington: 美国政府印刷办公室英语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第572页, 1943 .
  • 李惠仪, 清初到1723年 Early Qing to 1723, 张孙康怡和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等 (编), 剑桥中国文学史下卷(1375-1949)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ume II: From 1375, 剑桥 Cambridge: 剑桥大学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152–244页, 2010, ISBN 978-0-521-11677-0  (2-volume set).
  • 李治亭, 清朝通史: 順治分卷, 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2003, ISBN 7-80047-380-5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 梅维恒, Victor H. Mair, 〈圣谕〉通俗写本的语言和意识形态 Language and Ideology in the Written Popularization of the Sacred Edict, 大卫·约翰森 David Johnson等 (编), 中华帝国晚期的大众文化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伯克利-洛杉矶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第325–59页, 1985, ISBN 0-520-06172-1 .
  • 文朵莲, Iona D. Man-Cheong, 1761年会试:18世纪中国之科举与国家及精英 The Class of 1761: Examinations, State, and Elite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斯坦福 Stanford: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8047-4146-8 .
  • 牟复礼, Frederick W. Mote, 帝制中国:900-1800 Imperial China, 900–1800, 剑桥镇 Cambridge, Mass.: 哈佛大学出版社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674-44515-5 .
  • 韩书瑞, Susan Naquin, 北京:1400-1900年间的寺庙与城市生活 Peking: Temples and City Life, 1400–1900, 伯克利-洛杉矶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ISBN 0-520-21991-0 .
  • 安熙龙, Robert B. Oxnam, 马背上之统治:鳌拜摄政时期(1661—1669年)的满族政治统治 Ruling from Horseback: Manchu Politics in the Oboi Regency, 1661–1669, 芝加哥-伦敦 Chicago and London: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 ISBN 0-226-64244-5 .
  • 濮德培, Peter C. Perdue, 西征:大清帝国对中亚的征服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剑桥镇-伦敦-英格兰 Cambridge, Mass., and London, England: 哈佛大学贝尔纳普出版社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674-01684-X .
  • 伯戴克, Luciano Petech, 沙·贾汗的使臣可能到达了中国 La pretesa ambasciata di Shah Jahan alla Cina, 东方研究综述 Rivista degli studi orientali, 1951, XXVI: 第124–27页 .(意大利文)
  • 赵尔巽等. 《清史稿》. 中华书局. 1977. ISBN 9787101007503. 
  • 罗友枝, Evelyn S. Rawski, 最后的皇族:清代宫廷社会史 The Last Emperors: 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伯克利-洛杉矶-伦敦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ISBN 0-520-22837-5 .
  • 罗沙比, Morris Rossabi, 穆斯林与中亚叛乱 Muslim and Central Asian Revolts, 史景迁 Jonathan D. Spence; 魏思韩 John E. Wills, Jr. (编), 从明至清:十七世纪中国行政区的继续 From Ming 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纽黑文-伦敦 New Haven and London: 耶鲁大学出版社 Yale University Press: 第167–99页, 1979, ISBN 0-300-02672-2 .
  • 陆西华, Gertraude Roth Li, 1644年后的官式建筑 State Building Before 1644, 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上)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9, Part 1:The Ch'ing Dynasty to 1800, 剑桥 Cambridge: 剑桥大学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9–72页, 2002, ISBN 0-521-24334-3  Edit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 史景迁, Jonathan D. Spence, 改变中国 To Change China: Western Advisors in China, 1620–1960, 波士顿 Boston: 利特尔和布朗出版社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69, ISBN 0-14-005528-2 .
  • 史景迁, Jonathan D. Spence, 追寻现代中国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纽约 New York: 美国诺顿出版集团 W. W. Norton & Company, 1999, ISBN 0-393-97351-4 .
  • 史景迁, Jonathan D. Spence, 康熙统治时期 The K'ang-hsi Reign, 毕德生 Willard J. Peterson等 (编), 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上)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9, Part 1: The Ch'ing Dynasty to 1800, 剑桥 Cambridge: 剑桥大学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120–82页, 2002, ISBN 0-521-24334-3 .
  • 钟鸣旦, Nicolas Standaert, 礼仪的交织: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的丧葬礼 The Interweaving of Rituals: Funerals in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西雅图 Seattle: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8, ISBN 978-0-295-98810-8 .
  • 图拉耶夫, О ХАРАКТЕРЕ КУПЮР В ПУБЛИКАЦИЯХ ДОКУМЕНТОВ РУССКИХ ЗЕМЛЕПРОХОДЦЕВ XVII, 阿尔捷米耶夫 A.R. Artemyev等 (编), Русские первопроходцы на Дальнем Востоке в XVII — XIX вв. (Историко-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volume 2, 海参崴 Hǎishēnwǎi: Rossiĭskaia akademiia nauk, Dalʹnevostochnoe otd-nie, 1995, ISBN 5744204024  已忽略文本“Вадим Тураев” (帮助).
  • 魏斐德, Frederic Wakeman, 地方主义与清征服江南时期的效忠思想:江阴的悲剧 Localism and Loyalism During the Ch'ing Conquest of Kiangnan: The Tragedy of Chiang-yin, 魏斐德 Frederic Wakeman, Jr., 卡罗林 格兰特 Carolyn Grant等 (编), 中国帝制晚期的冲突与控制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伯克利 Berkeley: 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Center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第43–85页, 1975, ISBN 0-520-02597-0 .
  • 魏斐德, Frederic Wakeman, 十七世纪的浪漫派、节义派与殉道派 Romantics, Stoics, and Martyrs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亚洲研究杂志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84, 43 (4): 第631–65页, doi:10.2307/2057148 .
  • 卫思韩, Frederic Wakeman, 外交和幻觉:荷兰和葡萄牙的康熙使者,1666年—1687年 Embassies and Illusions: Dutch and Portuguese Envoys to K'ang-hsi, 1666–1687, 剑桥镇-伦敦 Cambridge (Mass.) and London: 哈佛大学出版社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ISBN 0-674-24776-0 .
  • 吴秀良, Silas H. L. Wu, 康熙朝储位斗争记实 Passage to Power: K'ang-hsi and His Heir Apparent, 1661–1722, 剑桥镇 Cambridge, Mass.: 哈佛大学出版社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ISBN 0-674-65625-3 .
  • 沙培德, Peter Zarrow, 历史创伤:回忆晚清反满暴行 Historical Trauma: Anti-Manchuism and Memories of Atrocity in Late Qing China, 历史与记忆 History and Memory, 2004a, 16 (2): 第67–107页 .
  • 沙培德, Peter Zarrow, 清高宗:须弥福寿之庙碑记 Qianlong's inscription on the founding of the Temple of the Happiness and Longevity of Mt Sumeru (Xumifushou miao), 米华健 James A. Millward等 (编), 新清帝国史:承德与内亚帝国的形成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 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伦敦-纽约 London and New York: 劳特利奇出版社 RoutledgeCurzon: 第185–87页, 2004b, ISBN 0-415-32006-2 .
  • 周汝昌, 曹雪芹新传,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71-34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