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Bluedecklibrary/列夫·朗道

列夫·朗道
Лев Ландау
出生(1908-01-22)1908年1月22日
俄羅斯帝國亞塞拜然共和國巴庫
逝世1968年4月1日(1968歲—04—01)(60歲)
蘇聯莫斯科
居住地蘇聯
公民权蘇聯
母校列寧格勒國立大學
列寧格勒物理技術學院
知名于超流體
超導體
奖项史達林獎 (1946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2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理論物理
机构巴庫國立大學
哈爾科夫大學
哈爾科夫理工學院
俄羅斯科學院物理問題研究所
莫斯科國立大學
博士生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
以薩克·馬科維克·哈拉尼科夫
其他著名學生葉夫根尼·利弗席茲

列夫·朗道(俄語:Лев Ланда́уLev Landau,1908年1月22日—1968年4月1日),前蘇聯知名物理學家凝聚态物理学的奠基人。在理論物理裡多個領域都有重大貢獻。

由於「關於凝聚態物質的開創性理論,特別是液氦」,他獲得196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1]

生平 编辑

 
朗道一家人。

朗道1908年1月22日出生于俄国里海边上的石油城巴库(今亞塞拜然共和国首都), 他的父亲是犹太人,為一名當地油田上的工程师,母親則是一名醫師。朗道小时候身体瘦弱,性格高傲倔强,而且表现出很高的數學天赋。13岁的时候中学毕业,被送到一所经济专科学校。但是他对经济并不感兴趣,第二年进入巴庫國立大學同時攻讀了兩個科系:數學和物理學系以及化學系,成为该校年龄最小的学生。 雖然後來逃避繼續學習化學,但仍一直維持對這門學科的興趣。 两年后朗道进入列寧格勒國立大學,在這兒他第一次認識到真正的理論物理,並且決定全心投入這方面的研究。 1927年從學校畢業後,他進入列寧格勒物理技術學院就讀並在21歲時取得博士學位。 在蘇聯政府和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下,朗道得以遊歷歐洲作研究。

1929年,朗道前往哥本哈根来到玻尔研究所,跟从著名物理学家尼爾斯·玻爾等人研究量子力學。在那里,朗道参加了玻尔主持的理论物理讨论班,初步展露出才华。玻尔在物理方面的直觉令朗道佩服不已,后来朗道时常提到自己是玻尔的学生,虽然他只在玻尔研究所工作了四个月。期间,朗道还访问了劍橋蘇黎世。 在劍橋時,參訪了歐尼斯特·拉塞福主持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在那里结识了另一位苏联物理学家彼得·卡皮查

1932年,朗道回到蘇聯,担任哈爾科夫理工學院的理论部主任,同时开始编写一套物理学教科书。1937年,朗道前往莫斯科,在卡皮查的物理问题研究所担任理论部主任。 在蘇聯肅反運動期間,朗道受到官方調查。 1938年4月28日,朗道和他的两位友人因「煽动反革命罪」被捕,囚禁在內務人民委員部的監獄。 為此卡皮查曾私底下寫信給史達林擔保朗道的行事作為。 在卡皮查等人的努力下,一年后朗道获释,不久后他又建立了液氦超流性的理论。

朗道曾经参与了苏联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在其中进行数值计算方面的工作,并因此两次获得史達林獎,还在1954年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1962年1月7日,朗道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车祸,震动了整个物理学界。众多苏联物理学家聚集到朗道的病房,在医院的长廊点上烛光为他祈祷。著名物理学家玻尔亲自安排了一流的医生前往莫斯科。车祸严重损害了朗道的身体健康。 在昏迷了大约两个月后,朗道醒来,但智力已经发生了严重的退化。 这年年底,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朗道,表彰他在液態超流體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由于健康原因,奖项破例由瑞典驻苏联大使在莫斯科代为颁发。

由於車禍後健康逐漸惡化,1968年4月1日,朗道去世,享年60歲。 死後其遺體下葬在莫斯科新處女公墓[2][3]

學術研究 编辑

朗道的数学功底非常扎实,喜欢用简单而深刻的物理模型说明问题,这种风格受到了玻尔的影响,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苏联物理学家。在固体物理学方面,朗道提出了著名的元激发,引入了声子的概念。1958年,为了庆祝朗道的50岁寿辰,苏联原子能研究所送给他两块青石板,上面仿照圣经中的摩西十诫,刻着朗道在物理学中作出的最重要的十项贡献,被称为“朗道十诫”:量子力学中的密度矩阵统计物理学(1927年);自由电子的抗磁性量子理论(1930年);二级相变的研究(1936~1937年);铁磁性磁畴理论和反铁磁性的理论解释(1935年);超导体的混合态理论(1934年);原子核的几率理论(1937年);氦Ⅱ超流性的量子理论(1940~1941年);基本粒子的电荷约束理论(1954年);费米液体的量子理论(1956年);弱相互作用CP不变性(1957年)。

他对学生的要求极其严格,他的学生要做大量的习题,毕业之前还要通过朗道难度极大的考试。他和利弗席茲编写的物理学教程深度和难度都很大,被奉为20世纪物理学的经典著作。朗道的学生在进行科研工作之前都要通读此书,学生戏称其为「朗道势垒」。

朗道性格高傲,脾气暴躁,经常出言不逊,批评其同事和老一辈物理学家,辱骂学生,这使他一生树敌众多。[來源請求]

紀念 编辑

1965年朗道之前的學生與同事成立了郎道理論物理研究所,地點位於靠近莫斯科的切爾諾戈洛夫卡。 之後的三十年由以薩克·馬科維克·哈拉尼科夫主持研究所。

蘇聯天文學家柳德米拉·雀尼克烏克蘭語Людмила Іванівна Черних)在1972年發現的微型行星為紀念朗道命名作2142 朗道[4] 月球上的朗道环形山也是以之命名。

朗道的排名 编辑

朗道作了一張列了物理學家名字的列表。上頭以數值 0 到 5 作了排名。 排在最前面的是愛因斯坦為 0.5。 數值 1 則獻給了「歷史上的巨人」—— 艾薩克·牛頓尤金·維格納以及量子力學的奠基者 —— 尼爾斯·玻爾維爾納·海森堡保羅·狄拉克埃爾溫·薛丁格。 朗道將自己排在 2.5,但之後改成了 2。 [5][6]

著作 编辑

《理論物理學課程》朗道、利弗席茲著
  • L.D. Landau, E.M. Lifshitz. Mechanics Vol. 1 3rd. Butterworth-Heinemann. 1976. ISBN 978-0-750-62896-9. 
  • L.D. Landau, E.M. Lifshitz.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Fields Vol. 2 4th. Butterworth-Heinemann. 1975. ISBN 978-0-750-62768-9. 
  • L.D. Landau, E.M. Lifshitz. Quantum Mechanics: Non-Relativistic Theory Vol. 3 3rd. Pergamon Press. 1977. ISBN 978-0-080-20940-1. 
  • V.B. Berestetskii, E.M. Lifshitz, L.P. Pitaevskii.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Vol. 4 2nd. Butterworth-Heinemann. 1982. ISBN 978-0750633710. 
  • L.D. Landau, E.M. Lifshitz. Statistical Physics, Part 1 Vol. 5 3rd. Butterworth-Heinemann. 1980. ISBN 978-0-750-63372-7. 
  • L.D. Landau, E.M. Lifshitz. Fluid Mechanics Vol. 6 2nd. Butterworth-Heinemann. 1987. ISBN 978-0-080-33933-7. 
  • L.D. Landau, E.M. Lifshitz. Theory of Elasticity Vol. 7 3rd. Butterworth-Heinemann. 1986. ISBN 978-0-750-62633-0. 
  • L.D. Landau, E.M. Lifshitz, L.P. Pitaevskii. Electrodynamics of Continuous Media Vol. 8 1rst. Butterworth-Heinemann. 1984. ISBN 978-0-750-62634-7. 
  • L.P. Pitaevskii, E.M. Lifshitz. Statistical Physics, Part 2 Vol. 9 1rst. Butterworth-Heinemann. 1980. ISBN 978-0-750-62636-1. 
  • L.P. Pitaevskii, E.M. Lifshitz. Physical Kinetics. Vol. 10 1rst. Pergamon Press. 1981. ISBN 978-0-750-62635-4. 
其他著作
  • L.D. Landau, A.J. Akhiezer, E.M. Lifshitz. General Physics, Mechanics and Molecular Physics. Pergamon Press. 1967. ISBN 978-0-080-09106-8. 

参閱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62. 諾貝爾基金會. [2011-8-8]. 
  2. ^ www.findagrave.com
  3. ^ novodevichye.com
  4. ^ Lutz D. Schmadel. Dictionary of Minor Planet Names 5th. Springer Verlag. 2003: 174. ISBN 3540002383. 
  5. ^ Tony Hey. Einstein's Mirr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 ISBN 0-521-43532-3. 
  6. ^ Asoke Mitra; Ramlo, Susan; Dharamsi, Amin; Mitra, Asoke; Dolan, Richard; Smolin, Lee. New Einsteins Need Positive Environment, Independent Spirit. Physics Today. 2006, 59 (11): 10. Bibcode:2006PhT....59k..10H. doi:10.1063/1.2435630. 

[[Category: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L]] [[Category:俄羅斯/蘇聯諾貝爾獎獲得者]] [[Category:猶太諾貝爾獎獲得者|L]] [[分類:馬克斯·普朗克獎章獲得者|L]] [[Category:社會主義勞動英雄]] [[Category:紅旗勞動勳章獲得者]] [[Category:列寧勳章獲得者]] [[Category:斯大林獎獲得者]] [[Category:列寧獎獲得者]] [[Category: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Category:英國皇家學會院士|L]] [[Category: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L]] [[Category:苏联物理学家]] [[Category:理論物理學家]] [[Category:猶太科學家|L]] [[Category:蘇聯發明家]] [[Category:猶太發明家|L]] [[Category:莫斯科大學教授]] [[Category: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校友]] [[Category:蘇聯猶太人]] [[Category:阿塞拜疆猶太人|L]] [[Category:俄國犹太人]] [[Category:巴庫人]] [[Category:安葬於新處女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