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李伟10433027!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须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并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问题?請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魯班 2012年2月14日 (二) 14:00 (UTC)回复

《维基人》2013年5月 第6期 编辑

  • 本期特别策划——DIY一个核反应堆! 
  • 本期《维基人》推出特别核能专题,由中文维基百科编辑玛雅蓝策划。您还在为不断增长的电费所烦恼吗?你想自己造核反应堆发电,让电厂统统破产吗?本期《维基人》将手把手地教你!我的核电,我做主!让宰人的发电厂颤抖去吧!
  • 维基新事 中文维基百科首页全新改版,新的机器人方针即将实施。
  • 大千世界 奇怪的死法﹣笑死、中国大陆最畅销的史学读本、仅由65个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电影……
  • 维基讲堂 基本方针介绍——维基百科不接受原创研究。

下载简体版(2.7MB)下载繁体版(2.7MB) 速度太慢?新浪微盘通道下载:简体版繁体版

--《维基人》月刊代理邮递员 2013年5月19日 (日) 04:10 (UTC)回复

《维基人》2013年6月 第7期 编辑

  • 本期特别策划——离海最远的地方 
  • 本期《维基人》推出特别新疆地理专题,由中文维基百科管理员铁铁的火大了策划。新疆仅仅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简单吗?新疆的地貌其实也很丰富多彩!快来阅读本期《维基人》月刊,了解你不曾了解过的美丽新疆。
  • 维基新事 中文维基百科条目数突破70万,“附近”功能全新上线。
  • 大千世界 手摇30分钟就能变成巧克力球的饼干;成绩差到被建议烧掉的学校……
  • 维基讲堂 基本方针介绍——维基百科不进行内容审查。

下载简体版下载繁体版 速度太慢?新浪微盘通道下载 --Jimmy-bot留言2013年6月26日 (三) 12:42 (UTC)回复

《维基人》2013年9月 第9期 编辑

 
  • 本期概要
    • 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 
    • 维基媒体国际会议是维基爱好者们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盛会。全世界的维基百科编者们欢聚一堂,相互切磋经验、交流项目、合作探讨。它就像中国的“两会”,是维基百科等网站重要的风向标。在2013年8月7-11日,这个年度“狂欢会”来到了香港。在这里,人们学到的不仅是最新的技术,更是与人分享的开放思维、和人人平等合作的价值观。成百上千的青年开阔了眼界和知识,更学会以一个不平凡的角度看这个世界。


    点击下载(简体)點選下载(繁體)


  • 《维基人》月刊代理邮递员--RanyvAI留言2013年10月12日 (六) 13:45 (UTC)回复

    《维基人》2014年1月 第10期 编辑

     
  • 本期概要
    • 南京 
    • 欢迎!欢迎你来到南京——一座被冠以“博爱”之名的城市。
      自公元前472年范蠡在此筑越城以来,这座长江之畔的城邑一直在扮演着难以忽视的角色。
      这里的人乐于用“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这句话来囊括她璀璨的过去,时至今日就算已经褪去了都城的光环,南京依然凭借着这座城市独有的气质,吸引着各地的人来到这里……


    点击下载(简体)點選下载(繁體)

  • --《维基人》月刊代理邮递员 2014年1月18日 (六) 15:11 (UTC)回复

    《维基人》2014年4月 第11期 编辑

     
  • 本期概要
    • 带你领略从19世纪至今世界著名的摩天大楼! 

    •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栋摩天大楼只有42米高吗?

      你知道曾有一栋建筑因为高调的“装逼”而引火烧身,痛失“世界第一高楼”的宝座吗?在摩天大楼“大跃进”时代,全世界的高度竞赛如火如荼!从42米到828米,从被人屁股坐就碎的砖头到直冲云霄的强化钢铁,为了追求荣誉和财富,贪婪邪恶的人类正在将大楼越堆越高……


    点击下载(简体)點擊下載(繁體)

  • --《维基人》月刊代理邮递员 2014年5月10日 (六) 17:47 (UTC)回复

    《维基人》2014年7月 第12期 编辑

     
  • 本期概要
    • 从雾霾说起…… 

    • 许多人都说,经过了雾霾磨练的人的身体如金刚一般,百毒不侵。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享受雾霾带来的欢乐,但空气污染,岂止雾霾这么简单吗?在本期《维基人》,小编将带你了解一下,空气污染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点击下载(简体)點擊下載(繁體)

  • --Aoke1989-bot留言2014年7月17日 (四) 18:29 (UTC)回复

    有關長安條目的拆分模板 编辑

    您好:請問您為何將拆分模板掛回去?我移除模板的理由在編輯摘要及討論頁都寫得很清楚,不知您掛回去的理由是什麼?-Kolyma留言2014年10月14日 (二) 12:21 (UTC) 您好,我感覺拆分工作還沒有完成,“西安市”的頁面中并沒有把“長安”的相關歷史寫清楚,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史料也不夠齊全,需要相關人員再多編輯一下,如有問題可以繼續討論。謝謝!回复

    高陵撤县设区的来源 编辑

    高陵已确定撤县设区,消息准确可靠,来源如下:

    1.民政部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1],有更新;

    2.行政区划网[2];

    3.门户网站,比如新华网[3]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 编辑

      第十三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李伟10433027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计算机歐洲歷史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維基簡訊》2015年11月號 發佈 编辑

     

    維基簡訊》是一個向整個中文維基社群介紹最近所發生的與維基相關和維基人所關心事情的月報。包括中文維基百科及其維基媒體姊妹計劃各種消息,維基相關技術通知與分享,如MediaWiki軟硬件的更新、升級、維護,以及維基相關的專題報告。
    本期綜覽
    閱讀· 訂閱 · 參與單頁版本 維基簡訊由機器人傳送:Eagerbot留言),發布時間:2015年11月12日 (四) 10:37 (UTC)回复

    西安市 词条改进 编辑

    您好!我近期对西安市词条改进的理由如下,欢迎讨论:

    1. 西安拥有7000余年的文明史;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不计陪都) 改为: 西安拥有3000余年的文明史、建城史和900多年的建都史(不计封国和陪都)

    文明史应当从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产生开始算。中国的文明史从五帝尧舜时期开始算的话5000年左右,从夏朝开始算4000年左右。不存在7000年文明史之说。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两河流域才有不到6000年。(这个可以,不过按照国际学术界的研究夏朝历史不被认可,因为没有文字或古迹、文物做支撑!)

    陕西关中平原的文明从先周青铜文明算起,据周族传说,其部族起源于姜嫄,始祖为弃,号后稷,封于邰。自后稷至周文王共有十五王[a]。在商朝中期,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迁居豳(今陕西旬邑县),并且建立城邑,发展农业。公亶父[5]时,周族受薰育侵袭逼迫,迁居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自称“周”[b]。由于周原农耕条件优越,周国经济发展快速,成为西部一大势力,最后成为商朝的属国。公亶父去世后由幼子季历继位[c][4]。周国的拓展是从季历开始,他一方面臣服商王,另一方面与商朝之敌西落鬼戎(约今泾渭下游一带)、燕京之戎(约汾水上游一带)等夷族征战,持续向陕南、晋南发展。商王武乙三十四年,季历来朝见,武乙赏给了季历三十里土地和十只玉獴[11]。后来,季历又征服了余无之戎(今山西屯留),商王文丁封季历为牧师。在季历征服始呼、翳徒之戎后,文丁担心季历会对商朝构成威胁,便杀了他[12]。周商矛盾陡然加剧。季历子姬昌继位,时刻想着替父报仇,帝乙为了安抚他,便把妹妹嫁给他[13],并且封为西伯,即西伯昌(后来建周朝,称周文王)[4]。

    西安市的有据可查文明史从西伯昌攻下商朝在渭水黄河一带的友邦崇国[e],并且建立周国新都丰邑(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水西岸)算起,几年后文王受命。各方资料表明文王受命之年约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距今3000多年。(认可!)

    定都积年的计算,封国不应被记录在内,如果封国算入的话,中国将会有很多千年古都,东周列国每一个国家都有其固定的疆域和数个首都,且存在时间颇久。前256年东周灭亡前,封国首都属于割据首都,计算总定都年数和朝数时应排除。前256-前221秦灭六国前,各国首都应算做割据首都,时间和朝数则计算在内。(对于洛阳的描述请按照相同的依据来进行评判!)

    西安定都总朝数: 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一共13个朝代,其中前赵、前秦、后秦在传统史学中不是正统朝代,但现在学界开始正视五胡十六国的历史,姑且算作13个正统朝代。 西安定都总年数:西周275+秦50+西汉210+新15+东汉6+西晋2+前赵11+前秦33+后秦34+西魏22+北周25+隋24+唐273 = 980年(隋唐的首都一直是争论的焦点,隋炀帝没有正式下诏迁都,同时多年居住江都,按你说法扬州才是隋末的首都不是更合适,唐朝对于王世充在洛阳所立皇泰主也是不认可的,这点需要确认,同理武周时期武后在洛阳办公但并未废除长安的首都地位,最多算两京,哪有不算之理?)

    2. 隋唐大运河的起点是涿郡和余杭,以洛阳为中心。长安虽然从大运河中获益,但并不是大运河的起点。隋文帝583年开广通渠并不是隋唐大运河的一部分,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包含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没有洛阳以西的遗产点。

    3. 西安并不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久、朝代最多的王朝。随着当代考古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洛阳被主流学界认为是夏商的首都,夏商的首都虽多次迁徙,但定都今洛阳市境内也有夏中晚期+商前期共约三四百年的定都史。西周的首都传统认为是镐京,成周只是陪都,但随着西周青铜器的不断出土,考古学认为依据铭文,宗周和成周是平等的两京制,在历史文献相对缺乏的周朝,铭文提供的信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样一来洛阳的总建都年数超过1000年,是中国建都时间最久的古都。从朝代数量上来看,西安和洛阳的正统朝代分别都是13个,并且西安计算了东汉末期的6年,洛阳并没有算西汉初年高祖都洛,西安计算了五胡十六国的政权,而洛阳计算的朝代在当时都是毫无疑义的正统,除北魏是南北对峙,但北魏下启隋唐,且已汉化,没有不是正统的道理,当然南京那时也是正统。计算割据势力洛阳也并不比西安少,陪都也是一样。无论怎么计算都看不出西安在朝代数量上有更多优势,只能说西安洛阳都是13朝古都,没有第一第二之分。(夏朝本来就不能算,原因不再赘述!)

    我对西安这座伟大的城市及其辉煌历史怀有敬意,从尊重事实的角度,改写为: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大一统王朝建都最多的古都,在西安定都的,代表了中国封建时期开放、外向、尚武、繁荣的顶峰。觉得更为客观。

    4. 去掉蓝田猿人和黄帝建都。因为那句话是叙述文明,蓝田猿人虽是西安的遗产之一,但是几百万年前的猿人跟我们祖先智人没有联系,不然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云南将成中华文明发源地。黄帝建都西安没有依据,目前主流说法是有熊国在河南新郑,虽然也没有证实,但是毕竟西安在黄帝建都这件事上没有话语优势。改写为从半坡到西周,从大秦到汉唐,个人觉得已经概括了西安历史的黄金期了。

    5. 西安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200多年,改写为:西安曾经在两千年的时间跨度中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200年不知从何得出,改写之后的意思是,从周初到唐末,2000年时间范围,西安多次成为中心。个人认为更为准确,也似更多褒扬。

    6. 西安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 这句去掉,上文说过,最早的城市文明在两河流域,而且差的不是一点时间,没办法之一。即使在中国西安都不能算最早的城市,而且也没法之一。这么说也只能骗骗没读过书的老百姓了。

    7. 杨官寨是中国目前发现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遗址。 这句更没有依据,我国幅员辽阔,从北到南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等,发现的城址不计其数,6000-7000年前的有规模的城市也相当的多。维基百科是开放的公众平台,有时会起到科普的效果,不合适用这些简单粗暴的最早最多,有迷惑大众之嫌。

    8. 按照中国史学泰斗史念海谭其壤的计算标准,西安是中国的建都时间最久,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 改写为 在传统史学的背景下,按照中国史学泰斗史念海谭其骧的计算标准,西安是中国的建都时间最久,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不过随着当代考古学的发展,尤其是对夏、商、西周三代都城的研究不断深入,上述说法逐渐开始值得商榷。

    首先改掉错别字,是谭其骧不是壤。最久最多之争上已说过。如果谭老现在还在,说不定会修正他的提法。民众的认知主要来自于教科书、小说、影视剧等材料,长安有关的故事因为多盛世,多被改编,令民众熟知,但不代表所有的光环就可以无限制的加在头上。据我看到大部分时候去抱着最早、最多、最久字眼不放的是西安而不是洛阳,西安是周秦汉隋唐几个大朝代的首都,这是其他城市不可复制的财富,优势在于强,如果非要去争最早、最多、最久,说实话上不过周下不过唐其实没什么好争的,洛阳上有夏商、下有五代,以及宋代陪都,生命周期和西安不可同日而语。即便周汉隋唐,洛阳也各有一半,只不过秦是陕西独有的,洛阳也有魏晋和北魏是独有的。即使只算首都不算陪都,西安也没有绝对优势称四大古都之首,四大古都没有谁是首,只能说各有特色。

    最近是在编辑洛阳词条,顺便看了一下西安,发现写的不是很客观,有给自己贴金之嫌。洛阳并没有去抢周汉隋唐,也承认西周、东汉(献帝)、隋(文帝)、唐(除武周和唐末)时候西安是首都。但西安总是拿两京制就是陪都不算数来打压洛阳。从相关的断代史和通鉴内容来看,洛阳在隋炀帝、唐高宗至玄宗时期就是名副其实的首都,无论是帝王日常起居,还是国事活动、祭祀活动,都是西安也可洛阳也可的。举个例子,武则天死后,李显在洛阳继位,过了近一年才下诏还西京,那在这一年里唐朝的首都是哪里?既没宣布迁都,哪来的还都?较真就输了,唐朝安史之乱前就是默认洛阳和长安都是首都的。两京制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安史之乱以后唐帝不再去东都,东都也沦为了贬谪的地方,洛阳那段时期就不能算首都了。丝路起点上抱着唯一性不放的是西安,不承认洛阳是起点,无视班超再通西域和东汉与罗马帝国直接交往的历史。洛阳的丝路起点之一都不被西安人接受。维基百科里又看到把没有任何关系的大运河贴在自己身上。丝路和大运河申遗范围就说明了这两个历史概念的范围,觉得修改没有错误。

    我会以客观的态度完善洛阳词条,也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能够帮忙完善西安词条,两地之间应该互相协作,为弘扬中华文明,普及中国历史做贡献。

    关于您在俄罗斯帝国的版本53064003版本的回退编辑 编辑

    您好,祝您新年愉快。关于您对我于俄罗斯帝国条目导言的删节编辑的回退,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 本句“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表述不符合维基百科历史条目的写作风格,“时代的步伐”属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立场;
    2. 将俄国一战前夕的经济落后单纯概括为没有实行工业革命;而并未详尽叙述俄国的经济概况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成果;
    3. 事实上本句是我本人在5年前(或者更早)添加于导言的;而在表述“19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中,“工业革命”一词竟然被加上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链,实属谬误。

    我目前正在重写当前的导言,也希望在编辑完成后,能得到您的改进见解。

    再次祝您编辑愉快。--Y814756748--留言 2019年2月4日 (一) 08:30 (UTC)回复

    (~)補充:导言已经重写完成,欢迎您参与改进。--Y814756748--留言 2019年2月4日 (一) 10:47 (UTC)回复

    維基人》復刊公告 编辑

    《維基人》復刊啦!

     

    由于原主编无暇等种种原因,《维基人》一度停刊五、六年之久,但我们从未放棄打造自由維基社群刊物的理想。在許多人的努力下,即日起,《维基人》正式复刊,与各位朋友们再相見;最新一期的站内版本已经上线,而PDF版本預定将于今年5月1日釋出。此回,我们不仅致力于在促进读者对于维基的了解中展拓参与维基的群体,更着眼于打造一本对维基人来说可读、可用、可亲的刊物。我们不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亦伫候大家的投稿。我们也希望在诸位维基人的才智的浇灌中,《维基人》能夠名書竹帛,垂範百世。

    点击阅览站内版本 調整訂閱
    本期概要
     
    《維基人》復活啦!

    經過數年的沉寂,《維基人》雜誌復活啦!在新一期《維基人》中,我們為大家提供了全新的體驗。從介紹期貨的專題科普型文章,到有深度的維基論述探討型文章,再到站內優秀內容的摘錄,各方面內容都呈現在本期內容中。《維基人》的復活,離不開大家的努力。在此,道一句:「謝謝大家!」

    点击下载(简体) 点击下载(繁體) 
    点击阅览站内版本 向《維基人》投稿

    維基人》2021年3月 第十四期 编辑

    維基人》2022年1月 第十五期 编辑

    維基人第十六期(2024年3月) 编辑

    1. ^ http://202.108.98.30/defaultQuery?shengji=%D5%E3%BD%AD%CA%A1%28%D5%E3%29&diji=%CC%A8%D6%DD%CA%D0&xianji=-1
    2. ^ http://www.xzqh.org/html/
    3. ^ http://www.sn.xinhuanet.com/2014-12/25/c_1113780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