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郊
下郊(台罗:Ē-kau[1]),又称为厦郊。下郊于台湾,是指台湾清治时期,居于台北艋舺地区之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市和金门县)移民的商会。
下郊 | |
表记 | |
---|---|
汉字 | 下郊 |
白话字 | Ē-kau |
台语罗马字 | Ē-kau |
另称 | |
汉字 | 廈郊 |
白话字 | Ē-kau |
台语罗马字 | Ē-kau |
简介
编辑由明郑时期至清治时期初年,台南乃台湾的首府,开发较盛,直到1709年,陈赖章垦号得以开垦大加腊之后,新至的福建移民多将未开垦的台北盆地,当成首要开发目标。
清朝18世纪中的乾隆、嘉庆之后,大量泉州汉族移民跨海沿着淡水河靠岸定居台北艋舺,并与当地平埔原住民通婚后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为兴盛,于是产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说法。其中,移民于艋舺八甲庄(今老松国小)的泉州同安商人因为以厦门交易为主,因此所设立的商业公会,亦称为厦郊,后来转音为下郊。
下郊商会因争夺码头的利益,与泉州三邑人组成的顶郊商会产生冲突,1853年三邑(晋江、南安、惠安)移民,由艋舺龙山寺发兵,越过沼泽,烧毁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清水祖师庙,偷袭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史称顶下郊拼。
艋舺的同安商人们败逃往北方的大龙峒,但不受当地同安移民接纳,只好再转到大稻埕,沿着淡水河建起毗邻店屋,形成街市,重建霞海城隍庙,利用淡水河来从事对渡贸易,形成以同安人为主的河港聚落区。
在顶下郊拼后,艋舺的下郊就此消失。
备注
编辑- ^ 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