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午(260年—300年),平阳郡襄陵县(今山西省襄汾县)人,西晋初期权臣贾充幼女,晋惠帝皇后贾南风的同母妹,母亲是郭槐韩寿的妻子,贾谧的母亲

生平

编辑

泰始七年(271年),贾充政敌任恺不欲贾充权重,遂趁羌乱之机成功劝导晋武帝任命贾充为使持节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出镇关中。贾充为了避免出镇,听从了荀勖的计策,在荀勖的引导下将贾充女儿嫁给太子司马衷为妃,让贾充藉太子成婚一事而留下来。起初太子妃人选是属意贾午,但当时贾午年纪太小,衣不称身,于是只好改由姐姐贾南风于翌年成婚[1][2]

不久,贾充升任司空,时司空掾韩寿仪容俊美,贾午从窗外看见他后十分喜欢他,就向人打听此人身份,有一个婢女自称昔日在韩寿家为婢,并道出韩寿姓字,贾午更是动心,日思夜想,婢女及后就去韩寿家代贾午表白,更称许贾午“光丽艳逸,端美绝伦”。韩寿闻言心动,亦请婢女代为转达,贾午知韩寿对其亦有意,就开始了与韩寿偷情,不但送很多礼品过去,更在日暮时叫韩寿到她那里。韩寿因为身手矫捷,每次都是攀墙而入,根本没有人知道二人之事,但贾充就看出贾午最近心情特别舒畅,直至有一次贾充僚属们和韩寿饮宴时发现韩寿有武帝所藏的西域奇香并报告贾充,贾充才知二人之事。原来武帝只曾把此香赐予贾充及大司马陈骞,贾午就从府中偷了此香送给韩寿。然而,贾充自以府中门禁深严,不知韩寿怎能与贾午私通,于是拷问了贾午的随从们,才真相大白。贾充最终都将这些事秘而不宣,并嫁贾午给韩寿[3]

贾午与韩寿生了韩谧,贾充于太康三年(282年)去世后,郭槐自作主张把韩谧过继给早死的贾充长子贾黎民,改姓贾,以继后嗣。按礼大宗无嗣当从贾氏旁支中选子弟入继,故郭槐此举在当时已经有争议,但郭槐更声称这是贾充生前所愿,晋武帝亦承认贾谧继嗣[4]。而在太子即位后,成为了皇后的贾南风除掉了外戚杨氏,掌控了朝权,贾南风并不喜欢非自己所生的太子司马遹。而郭槐则因贾南风没有儿子,希望她能善待司马遹,并希望能让司马遹与韩寿和贾午的女儿结婚,司马遹本人也极有迎娶韩氏的意愿,但贾南风与贾午皆拒绝这桩婚事,改为司马遹娶了王衍的次女王惠风,大大加深了贾后一党与太子之间的嫌隙。至郭槐临终前,仍再三叮咛贾南风务必将司马遹视如己出,并且一定要断绝与贾午和赵粲的往来,因为她们只会坏了她的大事而已。不过贾南风仍与贾午及赵粲谋害太子,贾南风还将韩寿子韩慰祖借来说是自己与惠帝在武帝丧期内所生的儿子,藉以实行废太子的计划。[5][6]

永康元年(300年),贾后假传诏命杀害已被废的太子司马遹,赵王司马伦以此为名推翻贾后,贾午和赵粲等都被送往暴室施杖拷问至死[7][8]

参考文献

编辑
  • 晋书·后妃传》
  • 《晋书·贾充传》
  1. ^ 《晋书·贾充传》:“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等刚直守正,咸共疾之。又以充女为齐王妃,惧后益盛。及氐羌反叛,时帝深以为虑,恺因进说,请充镇关中。……充既外出,自以为失职,深衔任恺,计无所从。将之镇,百僚饯于夕阳亭,荀勖私焉。充以忧告,勖曰:‘公,国之宰辅,而为一夫所制,不亦鄙乎!然是行也,辞之实难。独有结婚太子,不顿驾而自留矣。”充曰:‘然。孰可寄怀?’对曰:‘勖请言之。’俄而侍宴,论太子婚姻事,勖因言充女才质令淑,宜配储宫。而杨皇后及荀𫖮亦并称之。帝纳其言。会京师大雪,平地二尺,军不得发。既而皇储当婚,遂不西行。”
  2. ^ 《晋书·后妃上·惠贾皇后》:“始欲聘后妹午,午年十二,小太子一岁,短小未胜衣。更娶南风,时年十五,大太子二岁。”
  3. ^ 《晋书·贾充传》:“父韩寿,字德真,南阳堵阳人,魏司徒暨曾孙。美姿貌,善容止,贾充辟为司空掾。充每䜩宾僚,其女辄于青璅中窥之,见寿而悦焉。问其左右识此人不,有一婢说寿姓字,云是故主人。女大感想,发于寤寐。婢后往寿家,具说女意,并言其女光丽艳逸,端美绝伦。寿闻而心动,便令为通殷勤。婢以白女,女遂潜修音好,厚相赠结,呼寿夕入。寿劲捷过人,逾垣而至,家中莫知,惟充觉其女悦畅异于常日。时西域有贡奇香,一着人则经月不歇,帝甚贵之,惟以赐充及大司马陈骞。其女密盗以遗寿,充僚属与寿燕处,闻其芬馥,称之于充。自是充意知女与寿通,而其门阁严峻,不知所由得入。乃夜中阳惊,托言有盗,因使循墙以观其变。左右白曰:‘无余异,惟东北角如狐狸行处。’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充秘之,遂以女妻寿。”
  4. ^ 《晋书·贾充传》:“及薨,槐辄以外孙韩谧为黎民子,奉充后。郎中令韩咸、中尉曹轸谏槐曰:‘礼,大宗无后,以小宗支子后之,无异姓为后之文。无令先公怀腆后土,良史书过,岂不痛心。’槐不从。咸等上书求改立嗣,事寝不报。槐遂表陈是充遗意。帝乃诏曰:‘太宰、鲁公充,崇德立勋,勤劳佐命,背世殂陨,每用悼心。又胤子早终,世嗣未立。古者列国无嗣,取始封支庶,以绍其统,而近代更除其国。至于周之公旦,汉之萧何,或豫建元子,或封爵元妃,盖尊显勋庸,不同常例。太宰素取外孙韩谧为世子黎民后。吾退而断之,外孙骨肉至近,推恩计情,合于人心。其以谧为鲁公世孙,以嗣其国。自非功如太宰,始封无后如太宰,所取必以己自出不如太宰,皆不得以为比。’”
  5. ^ 《晋书·愍怀太子传》:“初,贾后母郭槐欲以韩寿女为太子妃,太子亦欲婚韩氏以自固。而寿妻贾午及后皆不听,而为太子聘王衍小女惠风。太子闻衍长女美,而贾后为谧聘之,心不能平,颇以为言。”
  6. ^ 《晋书·后妃上·惠贾皇后》:“初,后诈有身,内稿物为产具,遂取妹夫韩寿子慰祖养之,托谅暗所生,故弗显。遂谋废太子,以所养代立。……后母广城君以后无子,甚敬重愍怀,每劝厉后,使加慈爱。贾谧恃贵骄纵,不能推崇太子,广城君恒切责之。及广城君病笃,占术谓不宜封广城,乃改封宜城。后出侍疾十余日,太子常往宜城第,将医出入,恂恂尽礼。宜城临终执后手,令尽意于太子,言甚切至。又曰:‘赵粲及午必乱汝事,我死后,勿复听入,深忆吾言。’后不能遵之,遂专制天下,威服内外。更与粲、午专为奸谋,诬害太子,众恶彰著。”
  7. ^ 《晋书·司马伦传》:“遂废贾后为庶人,幽之于建始殿。收吴太妃、赵粲及韩寿妻贾午等,付暴室考竟。”
  8. ^ 《晋书·贾充传》:“及是,谧死于锺下,贾后服金酒而死,贾午考竟用大杖,终皆如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