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令zhì[注 1](1064年—1134年)[1]景贶[2],又字德麟[3]聊复翁[4],祖籍涿州保塞县(今河北省清苑区[5][6]宋朝宗室

生平 编辑

宋太祖次子燕王赵德昭玄孙,华原郡公赵世㬅三子[7]元祐六年(1091年)以承议郎签书颍州(今安徽阜阳)公事[8],时苏轼为颍州太守,两人交往频繁、关系密切,常在一起饮酒作对[9],令畤擅写,词以柔婉清丽见长[10]。次年五月五日(1092年6月18日)苏轼上举荐令畤[11]宣仁太后以“宗室聪明者岂少哉?顾德行何如耳?”为由,将苏轼的举荐给驳回[12]。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093年1月27日)再度上疏举荐[13]元祐八年五月四日(1093年6月6日)任光禄寺丞[14]崇宁四年(1105年)[15]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列为元祐党人[16],而被免官赋闲在家十年[17],后依附宦官谭稹宣和年间,被谭稹征聘为泗州幕僚[18]绍兴初年(1131年)官至右朝请大夫[19],主管大宗正司,宋高宗下旨将其调环卫官[20],改任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防御使,权知大宗正事[21]吕颐浩上奏说:“令畤读书能文,苏轼尝荐之,已不须易。”宋高宗则回说:“令畤昔事谭稹,为清议所薄。”[22]次年八月十九日(1132年10月6日)吏部礼部太常寺以令畤属近行尊合,依例接替再从兄弟令话[注 2]袭封安定郡王[24],迁洪州观察使宁远军承宣使[25]绍兴四年(1134年)去世,宋高宗下令辍朝三日[26]。同年十月,赠开府仪同三司[27]绍兴五年六月二日(1135年7月21日)由族兄弟武经大夫令玒[注 3]接替世袭安定郡王爵[29]

著作 编辑

著有《聊复集》一卷[30]、《侯鲭录》八卷[31]等。

注释 编辑

  1. ^ 畤有两种读音,一是ㄓˋ、zhì,为秦汉时祭祀天地五帝的祭坛。二是ㄔㄡˊ、chóu,通“畴”,意指田际、田界。令畤初字景贶,有天神恩赐之意。景德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008年12月27日)宋真宗梦神人降天书三篇。大中祥符四年六月六日(1011年7月9日)又梦神人再降天书,并将这天定为“天贶节”。传闻这天昊天上帝会开天门到人间巡视,昊天上帝则主要由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等五帝辅佐,故字曰景贶。苏轼又依汉武帝祭祀五帝时,喜获白麟的神话传说,为其更字曰德麟,所以应读作ㄓˋ、zhì,写作畤,不得读作ㄔㄡˊ、chóu,亦不得写作畴。
  2. ^ 同曾祖,不同祖父的同辈兄弟叫再从兄弟,令畤与令话的曾祖父皆为舒国公惟忠[23]
  3. ^ 同高祖,不同曾祖的同辈兄弟叫族兄弟,又叫三从兄弟,令畤与令玒的高祖父皆为永兴军节度使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燕王德昭[28]

引用 编辑

  1. ^ 北宋李廌,《济南集》(卷3):
    “赵德麟中秋生日
    中秋月,风露凄清光倍洁。
    皓气澄霄万象沉,孤光散彩繁星灭。
    中秋潮,江海鲸波此日高。
    倒卷东溟荡平陆,逆撼九江翻怒涛。
    治平初年岁执徐,越王国邸生英儒。
    虎腰燕颔岩电目,凤准犀颅冰雪肤。
    九天月华为爽气,识照古今窥圣秘。
    胸中洞达不容尘,莹似太华无滓濊。
    浙江潮头为骏声,名满宇县高峥嵘。
    词源落笔波涛动,冯夷阳侯皆震惊。
    裕陵求人如不足,搜选群材起岩谷。
    网罗英雄至四海,晚获天麟在王族。
    除书令上芸香阁。中秘校雠专笔削。
    辞荣宁作卿寺僚,外迁肯入诸侯幕。
    人嗟官冷久淹回,我知解养王佐才。
    圣朝方欲相宗室,黑头作公坐三台。
    年年特班谢明主,宝床礼物来傍午。
    两军戏伎候掖门,马首迎归入公府。
    我虽无能世或取,尚可与君为诏语。”
  2. ^ 北宋·贺铸,《庆湖遗老诗集》(卷6):“送赵令畤之官陈州兼简周文清,赵字景贶,越懿王玄孙,时蔡仆射镇淮阳,丙寅十二月。”
  3. ^ 北宋·苏轼,《东坡全集》(卷92):“宋有天下百余年,所与分天工治民事者,皆取之疏远侧微,而不私其亲。故宗室之贤,未有以勋名闻者。神宗皇帝实始慨然,欲出其英才与天下共之,增立教养选举之法,所以封植而琢磨之者甚备。行之二十年,而文武之器,彬彬稍见焉。元祐六年,予自禁林出守汝南,始与越王之孙、华原公之子签书君令畤游。得其为人,博学而文,笃行而刚,信于为道,而敏于为政。予以为有杞梓之用,瑚琏之贵,将必显闻于天下,非特佳公子而已。昔汉武帝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以荐上帝,作《白麟之歌》,而司马迁、班固书曰‘获一角兽’,‘盖麟云’。‘盖’之为言疑之也。夫兽而一角,固麟矣,二子何疑焉?岂求之武帝而未见所以致麟者欤?汉有一汲黯,而武帝不能用,乃以白麟赤雁为祥,二子非疑之,盖陋之也。今先帝立法以出宗室之贤,而主上虚己尽下,求人如不及,四方之符瑞皆抑而不闻,此真获麟者也。麟固不求获,不幸而有是德与是形,此麟之所病也。今君学道观妙,淡泊自守,以福贵为浮云,而文章议论,载其令名而驰之,既有麟之病矣,又可得逃乎。敬字君德麟,而为之说。”
  4. ^ ·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53):“赵令畤字德麟,号聊复翁。东坡之友,袭封安定郡王。”
  5. ^ “宋太祖赵匡胤祖籍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宋史研究论丛 第5辑》2003年. [2020-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6. ^ 赵匡胤祖籍和祖陵确在保州(清苑)--《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020-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7. ^ ·脱脱等,《宋史》(卷215~218):“永兴军节度使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燕王德昭→舒国公惟忠→宣城侯从谨→华原郡公世㬅→东阳侯令率;赠右屯卫大将军令瑀;安定郡王、赠太师令畤。”
  8. ^ ·脱脱等,《宋史》(卷244):“令畤字德麟,燕懿王玄孙也,蚤以才敏闻。元祐六年,签书颍州公事。”
  9. ^ 《传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后赵令畤跋文考》,Francesca Leiper,2020年,总第837期,03期中,《美与时代》旬刊
  10. ^ 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2):“王荆公长短句不多,合绳墨处,自雍容奇特。晏元献公、欧阳文忠公,风流缊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或曰,长短句中诗也。为此论者,乃是遭柳永野狐涎之毒。诗与乐府同出,岂当分异。若从柳氏家法,正自不分异耳。晁无咎、黄鲁直皆学东坡,韵制得七八。黄晚年闲放于狭邪,故有少疏荡处。后来学东坡者,叶少蕴、蒲大受亦得六七,其才力比晁、黄差劣。苏在庭、石耆翁入东坡之门矣,短气步,不能进也。赵德麟、李方叔皆东坡客,其气味殊不近,赵婉而李俊,各有所长。”
  11. ^ 北宋·苏轼,《东坡文钞》(卷6):“元祐七年五月初五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颍州苏轼状奏。右臣闻之《诗》曰:‘怀德为宁,宗子维城。’宗室之有人,邦家之光,社稷之卫也。周之盛时,其卿士皆周、召、毛、原,非王之伯叔父,则其子弟也。逮至两汉,河间、东平之德,歆、向之文,天下以为口实。而唐之宗室,武略如道宗、孝恭,文章如白与贺者,不可以一二数;而以功名至宰相者,有九人焉。自建隆以来,累圣执谦,不私其亲,干国治民,不及宗子,虽有文武异才,终身不试。神宗皇帝实始慨然,欲出其英髦,与天下共之,故增立教养选举之法。行之二十年,出入中外,渐就器使,而未见有卓然显闻称先帝意者。岂无其人?盖朝廷未有以大耸劝之耳。臣伏见承议郎签书颍州节度判官厅公事令畤,事亲笃孝,内行纯备,博学经史,手不释卷,吏事通敏,文采俊丽,志节端亮,议论英发,体兼众器,无适不宜。臣尝见其所著述,笔力雅健,博贯子史,盖清庙之瑚琏,明堂之杞梓也。使其生于幽远,犹当擢用,而况近托肺腑,已蒙试用者乎?伏望圣慈特赐考察,召致馆阁,养其高才,而遂其远业,以风动宗室,劝示海内,成先帝之意。不以臣人微言轻而废其请也。若后不如所举,臣甘伏朝典。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12. ^ ·脱脱等,《宋史》(卷244):“宣仁太后曰:‘宗室聪明者岂少哉?顾德行何如耳?’竟不许。”
  13. ^ 北宋·苏轼,《东坡先生奏议》(卷12):“元祐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守兵部尚书兼侍读苏轼札子奏。臣前任颖州日,曾论荐本州签判承议郎赵令畤,儒学吏术,皆有过人,恭俭笃行,若出寒素。意望朝廷特赐进擢,以风晓宗室,成先帝教育之志。至今未蒙施行。令畤今已得替在京,若依前与外任差遣,臣窃惜之。欲乞检会前奏,详酌施行。取进止。”
  14. ^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84):“起讫时间起哲宗元佑八年五月尽是年六月,五月……庚辰,承议郎、签书颍州节度判官事赵令畤为光禄寺丞。”
  15. ^ 《宋史》,P.409,陈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04月初版,ISBN 978-72-0804-444-9
  16. ^ 北宋·赵令畤,《侯鲭录》(卷2):“余崇宁中坐章疏,入籍为元祐党人。”
  17. ^ 北宋·张耒,《柯山集》(卷45):“苏公既谪岭外,其所厚善者往往得罪。德麟亦闲废且十年,其平生与公往还之迹,宜其深微而讳之矣。而德麟不然,宝藏其遗墨余稿,无少弃舍,此序其甲也。予问其意,德麟慨然曰:‘此文章之传者也,不可使后人致恨于我。’予曰:‘此正先生所谓笃行而刚信于为道者欤!’”
  18. ^ 南宋·周南,《山房集》(卷8):“按宣和年,以太尉遂宁军节起复稹宣抚河东、燕山,稹辟置议幕管句几九人,德麟时为泗州族倅辟置,盖其一也。”
  19. ^ ·邵经邦,《弘简录》(卷173)“绍兴初,官至右朝请大夫。”
  20. ^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7):“东坡于世家中得王定国,于宗室中得赵徳麟,奨许不容口,定国坐坡累,谪宾州,瘴烟窟里,五年面如红玉,尤为坡所敬服,然其后乃阶梁师成以进,而徳麟亦謟事谭稹。绍兴初,徳麟主管大宗正司,有㫖令易环卫官。”
  21. ^ ·邵经邦,《弘简录》(卷173)“改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防御使,权知大宗正事。”
  22. ^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7):“宰相吕颐浩奏曰:‘令畤读书能文,苏轼尝荐之,已不须易。’高宗曰:‘令畤昔事谭稹,为清议所薄。’”
  23. ^ ·脱脱等,《宋史》(卷215~221):“永兴军节度使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燕王德昭→舒国公惟忠→楚国公从信→少师、荣国公世阐→赠开府仪同三司令话。”
  24. ^ ·徐松,《宋会要辑稿》(册3):“绍兴二年八月十九日,吏;礼部、太常寺言宁州观察使安定郡王令话薨,伏见荣州防御使,权行在宗正司令畤时止切,属近行尊合,依例袭封。”
  25. ^ ·邵经邦,《弘简录》(卷173)“迁洪州观察使,终宁远军承宣使。”
  26. ^ ·徐松,《宋会要辑稿》(册33):“宁远军承宣使同知行在太宗正事安定郡王令畤,四年九月,辍三日。”
  27. ^ ·徐松,《宋会要辑稿》(册2):“宁远军承宣使同知行在大宗正事安定郡王令畤,四年十月,赠开府仪同三司。”
  28. ^ ·脱脱等,《宋史》(卷215~221):“永兴军节度使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燕王德昭→建宁军节度使魏王惟正→冯翊侯从谠→冯翊侯世潭→赠太保令玒。”
  29. ^ ·徐松,《宋会要辑稿》(册3):“五年六月二日,大宗正司奏安定郡王令畤薨,诏皇伯武经大夫令玒古邦切,可特授华州观察使、安定郡王。”
  30. ^ 胡士莹录吴梅《词选》油印本考述及辑校─兼谈《词学通论》的成书过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李保阳,2014年24卷,第3期,P.208,《中国文哲研究通讯》旬刊
  31. ^ 《两宋诗词文综论稿》,P.114,黄启方著,台大出版中心,2018年11月初版,ISBN 978-986-350-325-5

参考文献 编辑

  • 李廌,《济南集》
  • 贺铸,《庆湖遗老诗集》
  • 苏轼,《东坡全集》
  • 蒋一葵,《尧山堂外纪》
  • 丁建军、韩毅,《“宋太祖赵匡胤祖籍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 魏隽如、王少堂,《赵匡胤祖籍和祖陵确在保州(清苑)》
  • 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 Francesca Leiper,《传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后赵令畤跋文考》
  • 王灼,《碧鸡漫志》
  • 苏轼,《东坡文钞》
  • 苏轼,《东坡先生奏议》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 陈振,《宋史》
  • 赵令畤,《侯鲭录》
  • 张耒,《柯山集》
  • 周南,《山房集》
  • 邵经邦,《弘简录》
  • 罗大经,《鹤林玉露》
  • 徐松,《宋会要辑稿》
  • 李保阳,《胡士莹录吴梅《词选》油印本考述及辑校─兼谈《词学通论》的成书过程》
  • 黄启方,《两宋诗词文综论稿》
前任者:
再从兄弟赵令话
宋安定郡王
1132年-1134年
继任者:
族兄弟赵令玒